APP下载

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5-06-09张双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沙门沙门氏菌消化道

张双梅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 云南 昆明 650301)

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的临床研究

张双梅

(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 云南 昆明 650301)

目的:对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临床特征进行探讨和分析,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腹痛、腹泻等,对患者血液、骨髓和粪便进行沙门氏菌培养,并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结果:沙门氏菌主要发生于CD4T淋巴细胞少于200个/ul的患者当中,经沙门氏菌的培养,患者的血液、骨髓或大便的沙门氏菌培养均为阳性,血液及骨髓培养出沙门氏菌共14例,占70%,粪便培养出沙门氏菌6例,占30%,患者经过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结论: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菌血症,需要依靠细菌培养才能确诊,患者一旦感染沙门氏菌,必须尽早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

艾滋病;沙门氏菌;临床研究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HIV会借助CD4T受体结合到CD4T淋巴细胞表面,进入人体后,会不断复制病菌,使正常的淋巴细胞死亡,在临床上,艾滋病患者的小肠和直肠黏膜固存层CD4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而引起各类疾病[1]。患者因免疫系统的缺陷,会并发细菌感染,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患者死亡。消化道疾病是艾滋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消化道也是艾滋病并发机会性感染时常见受累部位之一,约90% 以上的HIV感染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2],临床表现主要有腹泻、发热、恶心、呕吐等;在感染病原菌中,沙门氏菌感染便是其中的一种,这主要是由于沙门氏菌的传染性较强,是通过粪-口传播性疾病。当前,对于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的研究和报道不多,不利于对合并沙门氏菌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诊治。基于这一情况,本次研究特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现就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0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小的18岁,年龄最大的64岁,平均年龄(34.21±1.38)岁,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伴有发热、腹痛、腹泻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艾滋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患者的血液、骨髓和粪便进行培养,细菌培养用沙门氏-志贺(SS)琼脂及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微生物培养仪;鉴定系统为Vitek 2Com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最终鉴定:沙门菌属血清学。针对患者药敏结果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结果

2.1 患者的检查结果

经沙门氏菌的培养,患者的血液、骨髓或大便的沙门氏菌培养均为阳性,血液、骨髓培养出沙门氏菌共14例,占70%,包括伤寒沙门氏菌3例(占15%),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3例(占15%),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2例(占10%),丙伤寒沙门氏菌4例(占20%),猪霍乱沙门氏菌2例(占10%),粪便培养出沙门氏菌6例,占30%。在对患者的粪便进行常规检查时发现,有粘液便5例,占25%,水样便10例,占50%,脓血便1例,占2%,正常便4例,占20%;患者经过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病情好转。

2.2 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

20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发热,合并腹泻16例,占80%;另伴有呕吐6例,占30%;无消化道症状4例;占20%;经免疫学检查,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少于200个/ul。

2.3 患者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

采用纸片扩散法对患者的药物敏感进行实验,并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09年操作指南操作并读取结果,其中,患者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的药物敏感实验结果[n=(例)%]

3.讨论

当前,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呈上升趋势,每年都有很多人感染HIV,而合并沙门氏菌的患者更不在少数。沙门氏菌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可以通过污染食品或水源等途径感染人类,成为人类的条件致病菌,如伤寒沙门氏菌、甲、乙、丙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此外,沙门氏菌还具有很强的侵袭力、内毒素和肠毒素,严重感染患者表现为持续高热、腹泻、肝脾大、皮疹和全身中毒症状,在临床上,通常将其分为主要分为胃肠炎型、伤寒型、败血症型及肠道外局灶性感染等[3]。本文结果显示,艾滋病患者血液、骨髓沙门菌感染以伤寒沙门菌检出率较高,但其他沙门菌也能在艾滋病患者的血液标本中检出,如猪霍乱沙门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沙门菌等,表明艾滋病患者合并沙门菌感染的多样性。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的缺陷会使沙门菌穿过肠道黏膜,进入血流并感染其他器官;;引起的败血症。往往发病急,持续性高热,如不及时治疗,易造成死亡。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均少于200个/ul,绝大多数患者伴有发热,在对患者药物敏感实验时,其结果表明,沙门氏菌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哌拉西林等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因此,患者在治疗时,应尽可能减少该类药物的使用,避免患者产生耐药。

综上所述,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艾滋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多为菌血症,需要依靠血、骨髓细菌培养才能确诊,患者一旦感染沙门氏菌,必须尽早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

[1]兰玲鲜.37例艾滋病患者合并沙门氏菌感染情况分析[J].内科,2012,2(12):143-144.

[2]魏文甫.17例艾滋病患者的消化道表现与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1):193.

[3]孙钰,吴桂贤,刘丽英,等 .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诱导鸡盲肠及脾脏TLR基因差异表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6(10):161-167.

R512.91

B

1009-6019(2015)08-0111-02

张双梅(1972年9月-)云南省石屏县,主治医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感染病工作。

猜你喜欢

沙门沙门氏菌消化道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瑞安市腹泻患者沙门菌耐药性和分子分型研究
驴常见消化道疾病的特点及治疗
欧盟拟制定与爬行动物肉中沙门氏菌相关
饮食和服务行业健康人群携带沙门菌调查
2013-2017年北京市顺义区腹泻病例中沙门菌流行特征
Dieulafoy病变致消化道大出血的急救及护理
MSL抗菌肽对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的预防作用
四种方法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的比较
商品肉鸭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