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2015-06-09翟红岩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合格率防范措施无菌

翟红岩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河南周口 466700)

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

翟红岩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河南周口 466700)

目的:探究分析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院供应室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临床记录和254例医护人员考核情况作为试验组资料,选取同期我市某一基层医院急诊科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临床记录和179例医护人员考核情况作为对照组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资料中消毒隔离与灭菌单项指标合格情况及医护人员考核情况。结果:试验组医护人员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考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日常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中,室内空气合格率、无菌用品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及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82.68%、91.34%、94.09%、94.88%)均较对照组(56.42%、67.04%、53.63%、58.10%)普遍偏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医疗环境中严格的消毒隔离和灭菌是保证临床操作无交叉感染的重要环节,针对临床上出现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常见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院内污染的发生率,提高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保护至关重要,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消毒;隔离;灭菌;防范措施

供应室是医院内各种无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是整个医院集中消毒医疗用品的部门,也是整个医院污染最为集中、交叉感染发生率最高的科室[1-3]。现代医院供应品种繁多,涉及科室广,使用周转快,每项工作均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的质量。如果供应室对医用无菌用品消毒、灭菌不彻底会引起全院性的感染,供应物品的不完善还可影响各科室的诊断与治疗,因此确保供应室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的安全无缝隙十分重要[4-5]。供应室布局合理,符合供应流程,职责分明,制度完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操作得当等手段,是确保供应质量的前提。我院探究分析本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临床记录和254例医护人员考核情况作为试验组资料,选取同期我市某一基层医院急诊科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临床记录和179例医护人员考核情况作为对照组资料。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统计资料中消毒隔离与灭菌单项指标合格情况及医护人员考核情况,探讨供应室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针对各项问题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

1.2 常见问题1)部分医护人员对消毒隔离、灭菌知识的认识不足,供应室内部人员结构不合理,与其他科室的衔接存在缝隙,无菌观念及消毒意识淡薄的导致供应室工作人员责任心普遍偏低,自主学习意识较差;2)上级对供应室工作性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对无菌工作的重视不够,导致相关供应室人力、物力及财力投入不足,从而使供应室缺乏相应的器材与设备,不能满足临床诊治的数量和质量要求;3)供应室环境卫生差,医疗器械的保护意识差,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存放柜内有灰尘,外科的诊断床上和地上的血迹不能及时清理,清洁工人在清洁过程中使用清洁剂代替本应使用的消毒剂,敞开、随意放置各临床科室使用的器械和物品,工作人员运送过程中常用同一副手套实施关门、搬运、拿取器械等;4)消毒隔离及灭菌工作的监测管理存在缺陷,压力蒸汽灭菌器监测记录不全面,消毒液未按规定配制,个别的无菌物品无灭菌标志,无菌容器使用后无打开日期与时间,无菌有效期为7 d的物品天数算错等。

1.3 防范措施1)从根本上提高对医院供应室的重视,将医院供应室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的基础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加快医院消毒中心和供应室的建设,从人力、物力、设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2)加大对医护人员消毒隔离及灭菌知识的培训力度,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医护人员进行针对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加强责任心,定期进行考核,增强其自主学习意识;3)建立和完善医院感供应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提出整改措施,将质量与绩效挂钩;4)加大监测力度,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定期或随机进行抽样监测,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更换,保证有效的消毒灭菌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医护人员考核情况比较表1结果显示,试验组医护人员消毒灭菌知识、基本操作、日常工作质量及综合评分等考核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医护人员考核情况比较

2.2 两组消毒、灭菌合格率情况比较

表2结果显示,试验组室内空气合格率、无菌用品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及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分别为82.68%、91.34%、94.09%、94.88%,均明显优于对照组(56.42%、67.04%、53.63%、58.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消毒、灭菌合格率情况比较[例(%)]

3.讨论

作为医院交叉感染易发科室,供应室在医用器械、无菌用品等的消毒、隔离、灭菌、配置以及供应上举足轻重。正视无菌观念的重要性,对于降低院内交叉感染,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减少不必要感染的发生,以及提高对医护人员的保护具有积极作用[6]。临床上对于出现的消毒隔离及灭菌工作的常见问题与不足,应及时提出并制定相关措施予以防范。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及《传染病管理法》等法规严格规定,院内使用的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相关物品与操作必须达到灭菌水平。医护人员应正确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措施、标准预防和消毒隔离方法,同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制度、手卫生规范。对于按照规定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应严格消毒和灭菌,相关工作区域应行每日湿式清扫,拖布专用,标识明确,分类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以保障院内低感染。我院研究数据提示,我院供应室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存在有一定不足,但医护人员考核情况相较于基层医院仍具有明显优势,且室内空气合格率、无菌用品合格率、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及医疗用品消毒合格率(82.68%、91.34%、94.09%、94.88%)均较对照组(56.42%、67.04%、53.63%、58.10%)普遍偏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院内工作严格遵守消毒、灭菌相关防范措施,完善基层消毒隔离设施和人力储备,对于提高院内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1]孙雪莹,王岩,邱素红,等.沿海消毒供应中心建筑设计与感染控制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1):4855-4856.

[2]徐艳波.浅析消毒供应室与院内感染控制的几个环节[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4):242-243.

[3]曾燕.医院供应室消毒隔离工作的管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4):884.

[4]贾爱增,杨俊萍.基层医院消毒隔离与灭菌工作存在的问题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09,7(13):1194,1195.

[5]吕红英.社区卫生服务站消毒隔离与灭菌中存在的问题[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420.

[6]罗晓明,林淑辉,吴小凌,等.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消毒灭菌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6):517-518.

R187

B

1009-6019(2015)01-0283-01

翟红岩(1987-),女,河南人,汉族,护师,本科。

猜你喜欢

合格率防范措施无菌
无菌空气在烤酸奶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