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2015-06-09赵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急症病患输液

赵阳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北区成人输液大厅 河南驻马店 463000)

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常见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

赵阳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北区成人输液大厅 河南驻马店 463000)

目的:探讨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输液的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294例,针对本组病例均开展不良反应情况的统计,并针对不良反应表现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患者输液期间不良反应共发生59例(20.1%),主要包括药物不良反应26例(8.8%),静脉炎及静脉渗漏19例(6.5%),循环负荷过重10例(3.4%),热源反应4例(1.4%)。结论: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在保障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还需给予预防干预,以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不良反应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病患的损伤程度。

高血压;输液;老年;不良反应;护理

输液治疗是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也是多种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措施[1],对患者的良好给药以及病情改善均存在重要意义。但以往输液过程中病患经常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其中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更为显著[2],不但影响到实际治疗效果,甚至会引发医疗事故,存在诸多临床安全隐患。本次研究中针对本院所收治的29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不良反应具体情况,并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中294例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均为本院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所收治,所有病例均采用输液治疗方式。其中男性171例,女性123例,年龄60~87岁,平均(73.2±6.7)岁,平均舒张压(182.4±11.2) mmHg,平均收缩压(102.2±2.7)mmHg。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浴医嘱要求给予盐酸拉贝洛尔静脉输液,单次应用剂量分别为25~100mg,首先应用20~40mL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采用静脉注射方式给药。如患者血压改善效果不明显,则在注射15min后再次用药,以确保病患血压水平得到缓解。

2.结果

本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共发生59例不良反应事件,其发生率为20.1%。具体不良反应类型见表1。

表1 本组患者不良反应类型(n=294)

3.讨论

3.1 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3.1.1 药物性不良反应护理对策

药物不良反应症状较轻微者通过输注速度减慢来进行缓解,存在配伍禁忌液体换液中采用过渡液体对输液管进行冲洗,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形成不良反应。症状表现较为严重者立即暂停输液,并根据医师要求进行止吐处理[3]。暂停输液后给予食物摄入,然后再根据改善情况判断是否继续输液。存在胸闷、头晕等严重不良表现者,给予平躺并提供吸氧设备,检测其生命体征,并严密观察不良反应改善状况,完全好转后才可离院。

3.1.2 静脉炎及输液渗漏护理对策

针对开展输液一侧的上肢进行妥善固定处理,将药物充分稀释后再行大静脉输液。输液时积极观察病患的局部表现,一旦存在红肿、苍白等征象立即将输液肢体进行更换[4]。

3.1.3 循环负荷过重护理对策

①首次输液病患需着重加强宣教,要求患者避免自行输液速度调节,存在异常感受及时与临床护士联络。②要求病患采用端坐姿势,将两侧下肢下垂,缓解静脉回流障碍,避免对心肌负荷形成影响。辅助开展高流量氧气吸入操作,提升肺内压,调节机体气体交换,避免缺氧情况。③依据医嘱采用强心、利尿等相关药物,减轻心肌血管压力,促进机体内液体排除,严重者应用止血带对其肢体进行轮扎。④密切观察药物输注速率,加强巡视工作[5],在病患自我表述异常时及时给予输液速率的调整。

3.1.4 热源反应护理对策

①检查输液相关药物与器械,避免由于质量问题而引发的不良反应。②输液时,存在寒战表现立即暂停输液,将剩余药物与相关用品均开展热源检测。具有畏冷表现者给予合理的保暖措施,应用抗过敏类药物,视实际情况增用肾上腺素注射,要求患者在彻底退热后再离院。③保证输液操作的无菌原则,应用无菌物品覆盖穿刺点,减少穿刺点的感染情况,针对自身抵抗能力低下者给予更严密的关注程度。

3.2 本研究结果分析

本组患者在输液期间存在不良反应者共59例(20.1%),其中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是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类型。该种不良反应情况主要由于药物因素及输液速率所引发,在处理时应核查药物配伍禁忌状况,并进行密切的临床关注。静脉炎与静脉渗漏的发生率为6.5%,患者多存在局部肿痛、血管硬化、静脉炎等相关表现,该类型不良反应发生后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往往较低,需要临床医师通过密切的临床巡视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循环负荷过重相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4%,多以呼吸困难或心跳加速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护理干预时需保证其机体血运循环的畅通,避免继发严重不良事件。由于当前临床医疗条件的改善,热原反应已广泛得到控制,本组中仅1.4%的患者发生该种情况。护理时应着重防寒保暖措施,提高输液操作的无菌性,避免引发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高血压急症老年患者在临床输液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较高,临床护理人员在保障基础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还需给予预防干预,以抑制不良事件的发生,存在不良反应者需根据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措施,减轻病患的损伤程度。

[1]周川芬.输液泵静脉滴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44例的护理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1):72.

[2]王琼华.30例静脉输液反应的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1,17 (27):131.

[3]林丽艳.74例急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23(13):122.

[4]罗崇彬,李丽萍,方健,等.202例静脉给药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今日药学,2014,19(5):370-372.

[5]单明英,何敏,金儒敏,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43-144.

R473.5

B

1009-6019(2015)01-0190-02

猜你喜欢

急症病患输液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夜间急症多 千万别忽视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甚者独行理论在急症救治中的应用探析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