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2015-06-09金民赫
金民赫
(吉林省集安市医院麻醉科 吉林 集安 134200)
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金民赫
(吉林省集安市医院麻醉科 吉林 集安 134200)
目的: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臂丛麻醉和连续臂丛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术中情况、术后镇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平均加药量少于对照组,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采取连续臂丛麻醉安全性高、可控性强、麻醉效果显著。
连续臂丛麻醉;上肢手术;术后镇痛;临床效果
在临床上,一般行上肢手术后最为疼痛的时间是在48小时内,剧烈的疼痛会引起肾素-血管紧张素、茶酚胺、醛固酮和释放内源性递质,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心律失常、心动过速。内源性儿茶酚胺会导致外周伤害感觉末梢更为敏感,疼痛感加剧时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导致患者陷入持续疼痛状态,形成恶性循环[1]。本研究主要探讨与观察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的镇痛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4月-2014年3月行上肢手术患者90例,其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年龄为(51.4±10.5)岁;手术方式包括手部关节外伤缝合术22例、上肢前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45例、断肢断指再植手术14例、上肢血管吻合术4例、肌腱和神经损伤5例;所有患者ASA分级为I一Ⅱ级,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各4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对比无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先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SpO2)进行监测,并建立静脉通道,结合检查结果确认无手术禁忌症和麻醉禁忌症。
1.2.1 连续臂丛麻醉
临床上对于臂丛麻醉的入路常用肌间沟法、锁骨上法、腋路法等。对上臂、肩部手术患者常采用肌间沟法。臂丛麻醉常用麻醉药物为1%利多卡因20ml、0.5%布比卡因15~20ml,麻药中常规加用肾上腺素0.1mg。
①肌间沟法:病人取仰卧位,头转向对侧,肩部下垂,患肢贴向躯体,嘱咐病人不能任意转动头部。找到患者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处即为穿刺点,操作时用左手食指指尖按住肌间沟,右手持注射针,刺过皮肤后向对侧腋窝顶的方向缓缓刺入约1~2cm,询问病人是否有异感,若感觉有异感时可停止进针而注入麻药,穿刺过程中感觉触及到骨质可少许退针,稍改变针的方向或在进针寻找异感。药物注射完毕后,观察局部无肿胀即可,否则表示注药部位不正确。最后退出针芯后用敷贴固定好进行连续麻醉。
②锁骨上法:体位同肌间沟法,穿刺前认真摸清锁骨下动脉的搏动点,在此点外侧0.5cm、上1cm处为穿刺点,若在此穿刺点有颈外静脉通过,可将穿刺点稍稍向外移。操作时术者左手食指按住锁骨下动脉,右手持针缓缓刺入皮肤,刺入方向相当于指向第三胸椎椎体的位置,针刺中出现异感表示针尖触及到臂丛神经,固定好针头,抽吸无血或无气后缓缓注入麻药,注药后5-20分钟内,如果病人出现皮肤温度升高、患肢麻感、痛觉明显减退、表浅静脉扩张等,表示麻醉成功,若20分钟后未出现上述征象,表示麻醉失败。
③腋路法:病人仰卧位,患侧肩下垫薄枕,患肢外展并外旋90°,前臂90°屈曲。穿刺点在胸大肌肱骨端止点的下缘,探触腋动脉的搏动,并向腋窝顶方向追踪到搏动接近消失。操作者先用左手食指固定腋动脉,右手持针在腋动脉的上缘缓缓刺入,当感到针尖已刺透腋鞘(有戳破纸样的阻力骤减感),此时病人可能出现异感,同时可见针头随腋动脉搏动而明显摆动。固定好针头,抽吸证实无血后即可注入麻药。
1.2.2 常规臂丛麻醉
对照组采取常规臂丛麻醉,操作方法与观察组相同,穿刺成功后注入麻药,观察组是连续麻醉,对照组的常规麻醉中是一次性缓慢注入总剂量为15-25ml麻药。
1.3 观察指标
麻醉效果分为优、良、差,从术中神经阻滞情况、是否追加麻醉药、术后疼痛等方面进行判断;观察和记录首次给药剂量及时间,追加局麻药的剂量、次数及时间、运动和感觉神经阻滞起效及完善时间、术后镇痛Ramsay评分[2]。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为差异显著性,表示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从麻醉优良率对比显示,对照组优良率(77.78%)明显低于观察组优良率(88.89%),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2.2 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镇痛Ramsay评分对比
术中观察组平均加药量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加药次数及运动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气胸、臂丛神经损伤及膈神经阻滞等并发症。观察组Ramsay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镇痛Ramsay评分对比
3.讨论
臂丛神经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麻醉方法之一,是通过臂丛麻醉中常用肌间沟法、锁骨上法、腋路法等三种不同入路方式将麻药注入臂丛神经干周围及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从而产生神经传导阻滞,起到麻醉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连续臂丛麻醉应用于上肢手术与其术后镇痛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采取连续臂丛麻醉的观察组优良率(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平均加药量(7.3±3.6)ml小于对照组(17.5±2.8)ml,术后镇痛Ramsay评分(2.84±0.62)优于对照组(2.03±0.51),其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臂丛麻醉和连续臂丛麻醉相比,常规臂丛麻醉中因局麻药是一次性注入,而且限制药物的总剂量,手术时间也相应的因为麻醉的效果而受到限制。而连续臂丛麻醉中采用连续麻醉的方式,如果手术时间过长,也可通过追加麻药以获得稳定的麻醉效果,基本不受手术时间的限制。同时连续臂丛麻醉也避免了因单次大剂量给药导致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总之,连续臂丛麻醉安全性和有效性高,术后镇痛效果显著,显著优于常规臂丛麻醉,值得临床推广。
[1] 浦鹏飞,谢玉波 .连续臂丛麻醉用于上肢手术及其术后镇痛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21:39-40+43.
[2] 卢玲 .连续臂丛麻醉方法应用于上肢手术中的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6:1307-1308.
R614.3
B
1009-6019(2015)07-00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