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0例急诊输液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分析

2015-06-08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输液抗生素我院

闫 燕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河南 南阳 473000)

在临床医学中,应用正常剂量药物进行疾病诊治,却出现有害反应,这种现象被称为药物不良反应。急诊科是我院重要科室之一,每天聚集大量危重患者,因此输液任务繁重、风险较高。为进一步分析急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并探讨相应护理对策,提升我科用药安全性,本文选择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150例急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3年9月150例急诊输液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9例,女71例,年龄5~79岁,平均年龄53.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药物不良反应相关临床特征[1],轻度不良反应122例,中度不良反应25例,重度不良反应3例。采用描述性方法对150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者性别、年龄、自身情况、用药情况、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并统计。

1.2 主要观察项目

1.2.1 药品种类。以患者机体几大系统作为衡量标准,按照系统将造成不良反应药物分类,并统计每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人数和占比。

1.2.2 临床表现。通过患者主诉来确定不良反应症状所属系统,注意≥2种症状时,应按照显著症状(或严重症状)划分,统计不良反应人数。

1.3 统计学方法:将护理组和对照组实验数据录入到SPSS 18.0统计软件中,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检验标准为α=0.05,当P<α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药物种类:根据《新编药物学》[2]相关分类标准,150例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共涉及药物213例次,其中抗生素药物127例次(84.7%)、营养药8例次(5.3%),生物制剂5例次(3.3%),中药注射液6例次(4.0%),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药2例次(1.3%),解热镇痛药2例次(1.3%);抗生素药物127例次中,头孢菌素类58例次(45.7%),青霉素类44例次(34.6%),甲硝唑类6例次(4.7%),其他抗生素类19例次(15.0%)。

2.2 临床症状: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规定,对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涉及器官(系统)进行分类和统计。其中,皮肤及注射部位不良反应最多(67例),其次是全身性损害和消化系统,分别为22例和15例,详见表1。从临床症状表现来看,通常患者在停药(或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能逐渐自行缓解。

表1 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

3 讨 论

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可能会脏器造成损伤,延长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严重时可能对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3]。本文分析表明,150例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中,共涉及药物不良反应213例次,其中抗生素药物127例次,高达84.7%,说明抗生素用药安全尤为重要,提示护理人员应重点对抗生素类药物临床使用进行规范。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以下几点原因是导致急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①机体原因。急诊输液室聚集大量病情危急患者,患者自身年龄、体质、日常营养状况、基础病、等都可能对身体各项功能带来影响,因此自身机体原因导致药物不良反应不可忽视。②给药途径。静脉滴注是临床重要的给药方式,急诊科每天收治大量输液患者,输液任务重、涉及药物种类多,属于药物不良反应高发区域。主要是由于静脉给药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药效深入。同时考虑液体配药过程中,容易受到操作和环境因素影响[4]。

基于以上几点主要原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护理干预。①用药教育和心理疏导。针对某类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药物,在用药前应以恰当合理沟通方式告知患者和家属,避免医疗纠纷。产生药物不良后,护理人员应根据药物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进行对症处理。做到及时主动与家属沟通,并做好患者心理辅导工作,尽最大努力取得理解;②评估用药安全性。提升护理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认知度和重视程度,在给药前充分掌握用药目标,了解患者病史、病情发展情况,具备辨别用药高危人群能力[5]。本文统计表明,高危药物为抗生素类药物、营养药和中药注射液,提示医护人员应将这些患者作为重点观察对象,用药前充分询问患者全面身体情况,有无过敏史等,尽量将用药不合理降到最低;③加强用药管理。由于个体差异不同,药物代谢功能有限,往往会产生不同药物敏感性和药物耐受性[4]。一旦药物剂量不合理,就会导致患者体内出现药物蓄积,造成血尿浓度上升。因此,应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加强医护人员对用药知识的理解,定期开展药物使用培训。在开展临床治疗和护理时,注意联用药物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也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同时做好不良反应登记,主要记录内容包括患者年龄、姓名、性别、不良反应日期、应用药物、主要临床症状以及对症处理措施等,填写不良反应报告单,汇报给药剂科做相应处理;④及早发现、对症处理。对于重点用药监护患者,护理人员密切监视其时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局部、全身状况。询问患者,聆听患者主诉。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患者皮肤、神经、消化道系统不适,若出现问题,立即采取对应措施。例如,患者在用药后出现皮肤搔痒、丘疹等,通常是过敏性休克先兆症状,提示医护人员应立即停止用药,或进行相应处理,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

急诊科临床服务质量是衡量整个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准,也是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护理工作正是急诊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用药监控和护理干预是工作重点。护理人员在开展急诊输液时,应先了解患者自身情况,并对所用药物进行全面评估,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做到不慌不乱,并果断采取措施,或换药、或停药。若患者产生过敏反应,应立即执行医嘱,进行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同时做好心理安抚工作,进一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争取得到患者和家属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可靠性,也能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对塑造我院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1] 曹媛.3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当代医学,2012,20(7): 121-122.

[2] 赵文.门诊输液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J].当代护士,2012,5(13):24-25.

[3] 龚佩茹.急诊输液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3,11(2):64-65.

[4] 周敏.急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J].现代预防医学,2012,10(6):114-115.

[5] 龚佩茹.门诊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2(8):182-183.

[6] 章萍,廖应熙.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6):116-117.

猜你喜欢

输液抗生素我院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故事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注射用曲札芪苷与常用输液配伍稳定性研究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抗生素的使用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