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中医辩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

2015-06-08李晓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17期
关键词:后遗症活血肢体

李晓红

(陕西省西安市户县中医医院,陕西 西安 710300)

脑梗死是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发的一种疾病,发生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种,它会对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从而最终造成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致残率非常高,是当前对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的一个因素,其临床治疗的相关研究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为了观察和分析中医辩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本文特选择120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和中医辩证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随机选择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2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了解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均为非急性期患者,处在恢复期或者后遗症期;同期未接受其他治疗。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例35,女性患者25例,年龄52~75岁,平均年龄(55.34±11.2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例34,女性患者26例,年龄51~76岁,平均年龄(56.10±10.97)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各方面比较均有P>0.05,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入院后,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和微循环改善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辩证法进行治疗,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采用益气化瘀法,用药为黄芪30~60 g,当归12 g、地龙12 g、桃仁12 g、赤芍12 g、川芎12 g、红花9 g。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随症加减。对于具有上肢疲软无力症状的患者增加灵仙和桑枝;对于具有言语不利症状的患者增加半夏、郁金和菖蒲;对于具有下肢疲软无力症状的患者增加川断和杜仲;对于具有口眼歪斜症状的患者增加牵正散。8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等症状进行观察,评价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以《1983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诊断疗效判定》为依据[1]。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肢体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或恢复至4级以上为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有了非常显著的改善,并且还能够在外力支持下步行,肢体肌力恢复显著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改善,肢体肌力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为好转;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及肢体肌力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对本次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5.0%,观察组治愈36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比较

3 结 论

脑梗死后遗症是指在脑梗死发病一年后存在半身不遂或者语言障碍或口眼歪斜等症状的一种中老年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且与恢复期相比,恢复速度及程度较慢。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高血压以及各类动脉粥样硬化病例在不断的增多,这都对脑动脉管腔狭窄和局部血栓的形成产生了促进作用,最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神经功能也随之出现障碍,从而出现偏瘫、肢体障碍等相应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临床上可以采用药物对脑梗死后遗症进行治疗,主要可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两种方式给药,以促进血管扩张和微循环的改善。但是在西药治疗中往往会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并且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都需要长期进行服药,也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近年来,随着中医的发展,不少医学研究者开始尝试将中医疗法应用于脑梗死后遗症的治疗中。脑梗死后遗症医辩证属气虚血瘀证,认为中风病机不外虚、风火、气、瘀、痰六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犯脑,通俗一点也就是说由于久病体虚,情长期迁延而导致气血亏虚,出现络脉淤滞,经络阻塞,最终导致各种气虚瘀滞之象[2]。临床最多见气虚血瘀型,主证为言语阻涩或失语、半身不遂、感觉减退或消失以及口舌歪斜等,次证为脉沉细、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气促乏力自汗以及血色苍白等。因此在治疗中主要以益气化瘀为基本,以活血和扶正除邪为原则进行治疗。其中黄芪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能够促进气血生化、供血行;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地龙具有清热止痉的功效;赤芍具有活血祛淤、清热凉血的功效;桃仁具有破血祛淤的功效;而红花则具有活血祛淤的功效,这些药联合使用能够达到较好的益气活血效果,既补气升阳,又通筋活络,攻补兼施,动静结合,可以说是一剂祛邪而不伤正,补虚而不留邪的良药[3-4]。另外,还要视患者的具体情况,随证加减治疗。例如半夏和菖蒲具有利湿化痰的功效,郁金具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可应用于言语不利患者的治疗中[5]。在本组治疗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85.0%。

由此可见,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脑梗死后遗症,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各种临床症状,同时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具有确切疗效。总的来说,中医辩证法应用于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刘广志,章德本,董彦君,等.中医辩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体会[J].医学信息,2014,11(9):204-204.

[2] 郭香云.中医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5(9):737-737,738.

[3] 何宝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182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75-76.

[4] 金秀丽.中风1号方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观察60例[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9):156.

[5] 吴昕,罗冬珍.临床中医辩证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效果观察[J].医药前沿,2014,13(10):373-374.

猜你喜欢

后遗症活血肢体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肢体语言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肢体写作漫谈
肢体语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UPLC-MS/MS法同时测定降脂活血片中5种成分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