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特征分析

2015-06-06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单杠名次体操

王 勇

(大连海事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6)

第29、30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特征分析

王 勇

(大连海事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6)

中国男子体操队虽然在近两届奥运会上都摘得团体赛的皇冠,但是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跟随其后,我们要想保持强制恒强的不败地位就必须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近两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6名参赛数据进行系统归类分析,提取男团体操统计学意义上的战术特征包括:选手年龄、身高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制胜判别特征。认为我国男子团体操总体成绩与选手年龄和单项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建议战术上遵循判别函数;比赛人选上要选择经验丰富且有超高技术和稳定性强的老运动员去参加国际大型比赛;旨在为我男团在连续两届卫冕的优势下继续全面深入探索参赛制胜规律提供参考。

奥运会;男子;运动员;团体操;战术

中国体操队连续两届成功卫冕男子体操团体冠军,捍卫了体操的强国地位。与此同时,日本体操队同样连续两届紧随其后,其夺魁决心从未消减。伦敦奥运会之后中国面临新一轮体操男团将士新老更替,团体体操高度协同配合作战和对“零失误”的残酷要求不容在下一奥运周期中稍有懈怠。古人云“打江山难,保江山更难”。因此,如何在保持领先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制胜的内在规律刻不容缓。规律的探索要么源于实践观察的总结,要么源于专业理论的再创造。笔者正是基于前者对近两届奥运会决赛的顶级对决中列强表现出的统计数据进行细微分析,力图寻找源于数据的统计学战术规律,为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国家队更好地完成高质量训练和参赛提供支持。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第29、30届奥运会上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6名,共计66人次决赛数据,即中国队、日本队、英国队、美国队、德国队、韩国队、俄国队、乌克兰队运动员决赛运动成绩及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了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第29、30届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成绩官方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分析)、专家访谈法和系统分析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笔者将凡是能为参赛获胜获取信息的行为和计策都称之为战术[1]。因此,包括赛场外和赛场内所采取的安排和预设都可以归为战术范畴,不同于对抗性项群中常规性的阵型战术、小组战术、体力战术等,以参数数据统计结果为导向的战术设计一定程度上对难美性项群团体项目的战术内容进行了补充。曾有同类研究[2-3]提出团体体操战术内容为选手年龄、身高分布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因子特征。因此,笔者借鉴前期同类研究,以两届奥运会男子团体体操决赛各参赛国家队所表现出的统计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专家访谈法对第29届和第30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特征进行充分探讨,从影响成绩表现的诸多内在因素入手,从参奥选手的年龄、身高、项数参数布局等方面进行剖析。

2.1 选手年龄、身高特征

2000年的一项研究表明[4],我国男子体操世界冠军运动员从(9.3±2.7)岁开始参加训练,在(19.6 ±1.9)岁时首次成为世界冠军,训练年限为(10.3± 2.5)年。根据体操运动成才规律,奥运会男子体操参赛运动员起训年龄都相近,其各国参加奥运会选手的年龄对于运动员个体而言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运动员训练年限、比赛经验,而就团体而言则反映了整个参赛队伍的年龄结构。此外,有人也提出体操运动员身高是选材的标准之一[1-2]。基于此,对近两届奥运会前6名共66项权威数据的男子团体体操的决赛选手年龄、身高进行分析见表1、表2、图1。

表1 前6名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选手年龄、身高与名次的Pearson相关分析

表1中对两届奥运会身高、年龄与最终排名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名次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425(双侧为0.000,<0.01),可见年龄与名次显著相关。而名次与身高相关性的(双侧为0.376,>0.01),表明二者不显著。由此可以认为,运动员年龄是男子体操团体决赛战术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进一步对年龄和身高数据进行描述统计(表2)。

表2 前6名的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选手年龄、身高描述统计

表2的数据显示近两届奥运会上男子体操团体决赛运动员的平均身高和标准差为(165.4±5.7)cm,身高波动较大但对最终名次没有显著影响。平均年龄与标准差是(23.1±3.2)岁。最小年龄为15.8岁,远远小于2000年之前研究数据,说明当前男子体操首次获得世界冠军年龄出现减小的趋势。但大小年龄几乎相差2倍,最大年龄和平均年龄与此前研究的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相比大幅增加,可见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对运动员通过多年训练、比赛形成稳定的技术,比赛经验积累造就的大赛临场发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剖析两届奥运会体操项目男运动员的年龄结构,探究年龄与成绩之间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因此对近两届奥运会男子体操运动员的资料进行统计,制定出年龄与名次之间的量表图,可以更为直观分析我国男子体操运动员的年龄与成绩之间的关系(图1)。

图1 两届奥运会前6名与年龄分布

解读图1发现,近两届奥运会金、银牌获得者与年龄几乎呈正比,平均年龄最大的两支队伍分获金、银牌,且均在前6名队伍的平均年龄之上;最小的获第6名,且远远低于平均年龄。前6名基本呈现名次越靠前年龄越大的特征。这一特征继续证明了晋级前6名决赛的男子体操团体各国家队选手的年龄结构与名次有高度的相关性,应尽量选拔参赛经验丰富的老运动员参与男团争夺。就中国队而言,两届奥运会平均年龄均最大(25.5岁和24.9岁),分别高于平均年龄1.6岁和3.1岁。

2.2 单项排名布局特征

团体操决赛规则为633,即每队共6名选手(人员固定),每一个项目3人上场比赛,3人得分均计入最后队伍得分。对上场比赛选手总分在本单项得分的最终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6名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单项名次与总名次的Pearson相关分析

由表3发现,总名次与鞍马排名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555(双侧0.051,<0.05),与单杠排名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718(双侧0.008,<0.01)。由此可以发现在保证其他4个单项排名稳定的前提下,应着重提高单杠和鞍马在排名战术上的布局与争夺,在二者之间单杠排名与名次相关性更为显著。此外,对于所有单项在排名的统计学特征对排名布局给予建议,见表4。

表4 前6名单项名次描述统计

由表4描述统计可知,前3名单项名次均值与最终排名一致,且波动性较小。中值和众数与最终排名也基本一致,且中值和众数越小且越接近越好。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第8名至第1名之间。夺取奖牌的与众数特征趋于吻合,而中值须小于5,且中值和众数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单项排名与总名次之间表现出来的统计学特征为国际大赛参赛选手的遴选标准、大赛中面临发挥失常和以赛促练培养新秀等情形时都可以作为及时应对的战略部署和战术调整的参考。

2.3 项数参与布局制胜特征

根据男子体操团体决赛633规则的要求,固定6名选手中,每一单项3人上场各自得分算入总分,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实力和高成功率,尤其在没有全能选手的优势下,个体队员的参与项数应给予慎重布局安排,并在日常训练中就有意识打造一个特色取长补短的体操团队,提高团体协作的战斗力。近两届奥运会前6名国家队项数参与特征见表5。

表5 前6名参与项数分布

表5显示,不同排名在参与项目数量上有一定差别,参赛选手只具备一项特长的情况不足以在类似奥运会的大赛上成为主力[5]。据百分比分布可知,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选手参与比赛的项目数为2项和4项的各占26%>3项的24%>5项的15%>1项和6项。可见,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中的选手至少具备2、3、4个单项的高超技术和稳定性参赛能力成为当前国际大赛的大势所趋。从近两届奥运会中国男团的综合表现可知,参与5项的选手共有3人次,占近三分之一,换言之,固定的6名选手中最少有一位具备5项接近全能的男子体操能手。而且,近两届前3名国家队中,第2、第3名均出现一位六项全能选手,这也预示着未来提高高强对抗和竞争下体操团体战斗力的前提是尽可能培养一名全能选手,某种程度上,全能选手可以为其他选手的参与项目数量和种类争取有利的布局,从而更容易掌握主动。相比之下,我国选手近两届奥运会上还未出现全能型参赛选手,这可以作为下一奥运周期予以战略规划和战术调整的一项参考,并尝试贯彻到训练和参赛中去。

2.4 单项得分制胜判别特征

对第29届、30届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金牌(第1名),奖牌(第2、3名),前8名(第4-8名)各选手参与的6个不同单项得分使用了卡方检验,用ANOVA检验进行组间比较[6]。用逐步判别分析甄别出区分不同排名(金牌、奖牌、前8名)的最优单项得分指标[7],具体采用fisher判别法。指标入选判别方程的显著性水平为P=0.10,剔除为P=0.05。

表6显示各名次单项得分描述统计和组间比较,3组之间除自由体操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余数据都显示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它们有鞍马得分、吊环得分、跳马得分、双杠得分、单杠得分,符合判别分析使用条件。表7所示的就是金牌、奖牌、前8名3组对单项得分的逐步判别分析方程,经逐步判别分析[8],最终进人判别方程的测验指标有鞍马得分、双杠得分和单杠得分。

表6 各名次单项得分描述统计及组间比较

根据表7中的判别分析结果,可直接由fisher判别系数写出函数方程:

金牌 Y1=-973.893+29.047*鞍马得分+50.267*双杠得分+45.070*单分

奖牌 Y2=-922.594+28.397*鞍马得分+48.47*双杠得分+44.247*单杠得分

前8名 Y3=-884.259+27.796*鞍马得分+47.998*双杠得分+42.825*单杠得分

对于一名未知最终名次的男子体操团体选手,根据其过往表现或现场得分大致评估和预测其参赛实力和获奖可能。具体方法:1)选取鞍马得分、双杠得分、单杠得分,本方程中各单项的得分是单项得分或单项平均得分;2)将单项得分数据代入上述判别方程;3)比较3个函数值,哪个函数值大[9],该运动员就有可能获得相应的排名。

表7 各单项得分与不同名次之间的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比如某男子体操团体运动员的平均得分为:鞍马14.6分,双杠16.1分,单杠15.1分。将它们分别代入Y1的值为945.823,Y2的值为272.37,Y3的值为940.533,比较3个数值,Y1为最大的函数值即大致可以预示该运动员在类似奥运会的大赛中的最终名次为金牌,依此类推。最后,对根据该方程进行名次判别的准确性是否可信的检验,见表8。

表8 回代验证分类结果

从表8的回代判别结果看,初始分组案例中为81.25%的回代符合率;交叉验证分组案例中为83.3%的回代符合率。可见,其准确率在81%以上,认为可以将此判别方程作为预测男子体操团体决赛的最终名次的一种参考。通过不同名次的单项得分的判别分析所得出的判别函数在一定程度上为男子体操团体在备战大型国际比赛的选材、训练和参赛上都给予了一定的理论导向。在此过程中可以对鞍马、双杠、单杠3个项目给予一定的特别关注,并将其认定为男子体操团体决赛的战术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男子体操团体决赛选手的年龄与名次有着密切联系。研究发现相关系数为-0.425(双侧为0.000,<0.01)。因此,名次与身高没有显著相关性。男子团体体操决赛对运动员多年训练稳定技术、比赛经验稳定发挥提出更高要求。近两届奥运会金、银牌获得者与年龄几乎呈正比,平均年龄最大的两支队伍分获金、银牌,且均在前6名队伍的平均年龄之上。

2)单项水平决定总成绩的排名。总名次与鞍马排名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555(双侧0.051,<0.05),与单杠排名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系数为0.718(双侧0.008,<0.01)。在保证其他4个单项排名稳定的前提下,应着重提高单杠和鞍马的排名战术上的布局与争夺,在二者之间单杠排名与名次相关性更显著。此外,前3名单项名次均值与最终排名一致,且波动性较小。中值和众数与最终排名也基本一致,且中值和众数越小且越接近越好。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为第8名至第1名之间。夺取奖牌的与众数特征趋于吻合,而中值须小于5,且中值和众数的差值小于或等于1.5。

3.2 建议

1)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参加大型国际比赛时,在单项得分与最终排名的战术安排上应遵循判别函数,即:金牌 Y1=-973.893+29.047*鞍马得分+50.267*双杠得分+45.070*单杠得分;奖牌 Y2=-922.594+28.397*鞍马得分+48.47*双杠得分+44.247*单杠得分;前8名 Y3=-884.259+27.796*鞍马得分+47.998*双杠得分+42.825*单杠得分。

2)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中的选手至少具备2、3、4个单项的高超技术和稳定性参赛能力成为当前国际大赛的大势所趋。未来提高高强对抗和竞争下体操团体战斗力的前提是尽可能培养1名全能选手。建议我国男子体操团体选择参赛选手时,应尽量挑选参赛经验丰富且有超高技术和稳定性强的老运动员参加国际大型比赛。

[1]张晓莹,赵轩立.博弈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完成核心竞争因素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4(12):77-79.

[2]王昺乾.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南宁缘[J].广西城镇建设,2014(9):46-50.

[3]李晓通.难度视阈下竞技体操的审美趋向阐析[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1):112-117.

[4]王文生,张喆.东京世锦赛走向伦敦奥运会——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述[J].运动,2012(1):2-9.

[5]刘浩,张晓莹.世界竞技健美操锦标赛参赛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1):53-60.

[6]崔性赫,吴阳.我国竞技实力分析及竞技体育发展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12):90-96.

[7]闫亭亭,吝博,高留红.从第45届体操世锦赛分析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和个人全能成绩[J].运动,2014(12):34-41.

[8]宛彪.竞技体操创新研究的现状[J].科技与企业,2014(11):29-33.

[9]董建国,马海涛,何炬.2013—2016年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变化对体操技战术影响探析——以30届伦敦奥运会体操比赛为例[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6):66-73.

责任编辑:刘红霞

Tactics Winning Characteristics of Men’s Gymnastics Artistic Team Final in the 29th and 30th Olympic Games

WANG Yong
(Department of P.E.,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Dalian 116026,Liaoning,China)

Although the Chinese men’s gymnastics team won the team competition in nearly two games of the crown,but other countries are not to be outdone while they followed in succession,so we must continue to make an in-depth study in order to maintain a strong force constant unbeaten status.By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ally classified analysis of final six contestants data of the last two Olympic Games men’s gymnastics teams,and extracted the demographic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men’s gymnastics team,includ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yers’age,height,the individual ranking layout,item number layout,winning discriminant of single scoring.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Chinese men’s gymnastics grades have a close relation with age and single player level.It recommends following discriminant function in tactics and choosing the old athletes who are experienced and have high technology and strong st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team to continue to fully explore the winning rule under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two-time defending.

the Olympic Games;man;athletes;group gymnastics;tactics

G832

A

1004-0560(2015)03-0111-04

2015-03-11;

2015-04-15

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2014BTY059)。

王 勇(1967—),男,副教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竞技体育。

猜你喜欢

单杠名次体操
世界男子单杠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特征分析
排名次
单杠上的大爷们
吊单杠可以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吗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把所有名次都考上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头脑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