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2015-06-05阎伟红姜旭霞姜小丽
阎伟红 姜旭霞 姜小丽
摘要: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连接学生就业和学习生涯的桥梁,不仅关乎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成长,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关乎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所在。因此,打造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优良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从实训基地外迁、委托企业管理的层面,探讨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实训教学 实训基地建设 企业化管理 模式突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82-01
实训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1 校内实训基地外迁的必要性及现实原因
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实习教育,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学习场所。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与将来就业环境相一致的实习场地。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初期,其不但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优秀技术人才,并且其也是技术革新的试验场。一大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校内实训场地,为技术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普遍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及本世纪早期的实训基地呈现出老化的态势。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具有领先优势的机器设备及理念已经逐步淡出一线的生产实践。在此条件下,如果推进实训基地设备大规模更新换代,一方面其投资数额巨大,技术前景并不明确;另一方面,基地建设无法做到与现实技术的发展同步。如果依然按照此前的发展模式来安排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的技术素质及职业素养,这对学校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从当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处境来看,其运行状态是处于非盈利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利用率。作为设备完备,技术场地成熟的基地,其在资源配置整合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但是,这些优势不能应用于市场,其运行、保养的费用不但影响学校引进新设备的进程,其造成的负担亦会转嫁到学生身上,从而增加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外迁及实现其市场化转型,是实现职业院校自我突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另外,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学校实训基地“走出去”也有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抵达校外的实训基地去学习工作,而不会因为距离感和不适应环境等原因无法到校外去参加培训。
2 实训基地工厂化与委托企业管理的模式创新
既满足学生实训需求又符合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突出自研自建与购置相结合,既培养师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又丰富专业内涵的工厂化实训基地,是培养未来技术工人的摇篮。目前,大多数实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并非是真正的工厂化基地。
实现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要积极拓展学生的实习渠道和就业渠道。在考虑实训基地外迁之后,将实训基地直接开进工厂,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训教学的一大创新所在。学校与工厂的合作基础在于资源优势的互补,学校具有理论基础扎实、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学生,而工厂则具有一流的设备和组织严密的生产流程,但是缺乏稳定的优秀职业工人。两者之间的互补,使得两者之间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而实现实训基地工厂化,不仅实现了学校与工厂的双赢,也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道路。其不仅实现了学生技术能力与生产一线的接轨,也拓展了就业渠道,使得自己能够有机会进入到技术一流、设备先进的大型现代企业当中。结合社会培训机构成功的经验,推进“三个相结合”,即课堂、实验实训场所、企业环境相结合,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努力摸索出符合我院实践教学的方法。实践教学人员要按照各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规范,积极承担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实践教学任务。
另外,在实训教学模式创新的另一重要环节,作为推进实训基地市场化的委托企业管理,是将实训基地推向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实现了科研、经济功能并举的专业实体,走产、教结合之路,坚持企业式运营、统一化管理。在技术院校当中,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尴尬现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学校在设备引进、技术革新等领域的投入会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如何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将技术优势转化为资金优势,对于缓解学校资金紧张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训基地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但是,作为学校,其主要活动是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来实现人才培养及社会教育等功能。进行市场经营并非学校的长项,因此,将具有资源优势的学校实训基地委托给相关企业进行市场化运作是最优的选择。在市场化运作过程当中,学校以分红的形式来获得收益,从而激活资金链条实现学校整体资金链条的良性发展与互动。
3 结语
实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就业、企业满意用人的目的。而为达到这一要求,学校应在实训教学模式上进行管理创新,通过对学校实训基地的外迁、打造厂学合作的实训基地,以招标的形式积极引入企业管理,为学生打造一流的实训基地,实现职业教育实训由形式到内容的基础性转变。积极探索实训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实现职业教学的发展与突破。
参考文献:
[1]黄华欢,李贵敏,程叔重,扬军.如何建设好实训基地并发挥好它的功能[J].职教论坛,2003,23:14-18.
[2]杜学森.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1,08:3-7.
[3]王献.成人高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职业,2014,33:115-117.
[4]蒙忠,何斯远.电力高职虚拟化“校中厂”实训基地建设与思考[J].高教论坛,2012,07:121-123+127.
作者简介:阎伟红(1976年-),女,硕士,冀中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
姜旭霞(1975年-),女,硕士,冀中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副教授。
姜小丽(1980年-),女,硕士,冀中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