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5-06-05许夏香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兴趣数学

许夏香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活动实践创造的产物。

关键词:因材施教;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00-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数学不仅是一门知识,更是人类活动实践创造的产物。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全面适应新课程的数学教学已是当务之急。

一、关注行为习惯的培养,注重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已经不单单是一种数学教学的手段,而且是数学教学的目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一种良好的习惯都是学习和训练的结果,在童年期最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生受益,具有广泛的迁移价值。数学思想方法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所表现出的思想方法,它反映人类智慧发展中形成的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基本观点和基本规律,既包括形式逻辑的思想方法,又包括辩证逻辑的思想方法。与小学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思想主要包括集合思想、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统计思想和空间观念等。与小学数学学习有关的数学思想主要有观察与操作、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分类与化归、归纳与类比、联系与转化等。

二、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

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水平,不同特点,找到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材施教,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与提高。每个人都具有祈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天性。不让一个学生淘汰,使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适应进一步学习需要,能够达到基本要求,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教师要研究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观察、记忆和思维的特点,坚持在全体学生操作、探究时,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要发挥优等生的特长,全班教学、小组讨论和个别引导时,鼓励他们在帮助同学的过程中,得到自我发展,达到“帮学相长”的目的。 同时,课堂教学的低起点、小坡度、快节奏,使大家都能跟上学习的步伐。每一个小节、每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要及时过关,及时补救,做到“章章清”。在练习的设计上,包括准备阶段的练习,课堂中的练习,以及课后的巩固练习,要形式多样,提高训练的目的性。一是切实抓好基本练习,帮助全体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达到教材的基本要求;二是重视变式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三是加强综合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深刻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四是指导用好弹性内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三、转变教师角色,强化主体意识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数学课程的一切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就要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构建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模式。教要为学服务,教师不但要研究教材结构特征,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一种民主、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奋发向上,使学生“乐学”;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强化主体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让学生主动探究,教师注重启发

启发式教学并不是指某种单一的教学方法,而是指符合儿童认识活动规律性的教学过程。凡是那种能够全面调动儿童智力活动积极性的,使它们依靠自己的已知,来主动地探索、扩展新知识和解决某种问题的教学过程都是启发式教学。教学中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地探究学习;要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思维,教给方法,善于引导而不包办代替;在教学中要以教材为教、辅、学的主要依据,充分发挥教材的综合功能。

2、全体参与,活跃课堂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我们的教学活动是让少数人参与还是让全体学生参与,是在同一层次上参与,是被动参与还是主动参与。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杜绝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听,少数学生学习,多数学生陪座的倾向,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3、培养学生科学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既是人际交住的需要,又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需要。对于学习迁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多数学生的“说理”能力还是相当弱的,需要我们下大力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述能力要坚持不懈,一要精心设计,二要反复训练,三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语言要科学准确,浅显易懂。在信息交往的方式上,提倡多渠道的信息交往方式,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都有表答自己意见的机会。要有指名说,同桌互听互说;也有小组讨论,自言自语。注意启发表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意见。

4、重视过程教学,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结论为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

学生被动的接受现成的结论,然后应用这些结论去机械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还是主动的获取数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中体现了两种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教师要适应控制无关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重复数学家做过的工作,在儿童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主动的形成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营造必要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四、利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课堂,除投影幻灯外,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软件的设计,富有儿童情趣,形象直观,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动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计算机进入课堂,已不是梦寐以求的幻想。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兴趣数学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