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材演绎生动课堂
2015-06-05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小学孙淑云
◎福建省安溪县虎邱中心小学 孙淑云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否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乐于体验,自觉吸纳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离不开鲜活而富有吸引力的语文学习材料。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教材,使语文教材更好地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活用教材,演绎课堂,让语文课更多彩呢?
一、化静为动,激活教材,演绎“灵动的课堂”
语文课本上的课文魅力无穷: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对学生而言,能启心智,长见识,陶冶情操,诱发不尽的遐想。但很多时候,语言文字是抽象的、静止的。要想让教材变成一节节生动的课,让教材成为学生易于和乐于接受的信息,使课堂教学步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轨道,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对教材进行教学法的再加工,采用活泼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动、灵活、开放的方式呈现教材,使教学得以有效地开展。在教学《一分钟》这篇课文时,课前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算术题:1分钟=20分钟,学生马上就笑了,凭经验他们知道这是错的。我煞有介事地说:“同学们,你们可别不相信,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一分钟等于二十分钟的故事,想知道为什么吗?”我话音刚落,学生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本。这样课伊始,情已萌,趣已生,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踏上了阅读之旅。又如引导学生组词时,我总是声情并茂地说:“同学们,生字宝宝很孤单,你们能帮它找朋友吗?”乐于助人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同情心被激发了,于是一个个词语从孩子的口中汩汩而出。另外,多媒体具有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等功能为一体的优势,更是语文教学中常常可以用到的教学手段。教学《赠刘景文》这首诗时,说实在的,要让二年级的孩子从字面上了解到诗歌所表现的秋天的盎然生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教学素材生动地展现出来:深秋季节虽已荷败菊残,但那橙子的金黄与橘子的青绿却格外显眼,更有那菊花的花枝傲霜挺立,于是色彩鲜明而富有生机的深秋美景图便呈现在了孩子们的面前,孩子很快且较好地理解了这所古诗,突破了教学难点。试想,教材的呈现如此立体生动,语言文字灵动如童话中的“小精灵”,孩子们怎能不喜欢呢?
二、厚积薄发,扎根教材,演绎“本体的课堂”
教材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本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凭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的规律。因此,语文课堂教学要抓住“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让语文教学的根深深地扎在语言中,通过组织学生和文本不断地对话,把语文学习的过程变成学生在文本的字词句中穿行的过程,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厚积薄发,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品味词句,积淀语感。品味词句是学习语文的精细功夫,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美国作家桑伯格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有这样的体会:在我写作时,句子栩栩如生,动词翩翩起舞,名词色彩闪烁,余音缭绕。这种对语言特殊的敏锐感来源于他毕生对言语的研究,在他80岁高龄时,“仍在研究动词以及任何衔接名词的奥妙”。可见,个体敏锐的语感是靠长期积累来丰富的。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孩子品味词句,让孩子的心灵沉浮于语文的字里行间,浸染着墨韵书香,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在教学《我们成功了》一文中“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一句时,我引导学生静心揣摩句中的重点词,有学生说:“不约而同说明人们的心情都是一样的,很开心,很激动。”有学生说:“‘涌’字本来是写海水的,用在这里表现出了人们像潮水一样快速涌向街头的动人场景,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激动。”更有学生说:“欢乐的海洋,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儿女深深的爱国情怀。”就这样,抓住了关键词句,咀嚼出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咀嚼出了词句的温度、词句的感情,更咀嚼出了词句的神韵,从而有效地积淀了语感。
2.学以致用,夯实基础。语文的本体,就是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我们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停在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上,还要凭借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欣赏作者布局谋篇、谴词造句的精巧,更要学以致用,使学生能听、能说、还能作文。在学了新词“不约而同”时,我让学生观察同学下课时的场景,用上不约而同说句子,这样创设了语境,让学生把新词内化为自身的财富。在教学《秋天的图画》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拟人加排比的写法写《春天的图画》,达到了读课文、练技能的目的。
3.润物无声,陶冶情操。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感情的功能。选入教材的课文大多语言意蕴深厚,无穷的内涵寓于平实的词句中,这些深厚的意蕴能对读者的思想起潜移默化、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作用,使其人格得到升华,获得精神上的审美感受,这就是意蕴的浸润功能,润物无声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在教学《假如》这一课时,我抓住结束句中的省略号,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用它画什么?”学生的想象无不表达着自己的心声:“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妹妹画一个可爱的布娃娃,让她在家里不会觉得无聊。”“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画一双手套送给妈妈,让妈妈洗碗筷时手不会油腻腻的,冬天洗衣服时不觉得冷。”我引导学生联系到五月份发生的大地震进行说话,有学生说:“我要给灾区人民画好多好吃的东西。”“我要给灾区人民画许多许多的新房子,让他们不会无家可归。”“我要给灾区的孩子画一所漂亮的新学堂。”这样,一种对人类的博爱便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扎根了。
三、节外生枝,丰实教材,演绎“开放的课堂”
“节外生枝”教语文,是通过对教材深度和广度的挖掘,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使课文学习与拓展教学在整合中彼此促进,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开放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不断积淀,逐步提升。当然,拓展须适时适度,方能见成效。
1.课前,于学生“隔岸观火”时“生枝”。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通用的、共性的,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知识经验差别。比如《我们成功了》这一课,对于身处农村且刚刚二年级的小孩子来说,申办奥运会还是比较陌生的,让学生直接进入文本,学生对教材会有一种隔岸观火的距离感。为了在课文与学生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教学前,我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中国申办奥运会历程的相关资料,并用多媒体课件再现了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的动人场面,把学生带入到那令人难忘的时刻,拨响了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便能身临其境地进入到课文情境之中。
2.课中,于学生“浅尝辄止”时“生枝”。教材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自己扛”,细致入微地娓娓道来,它存在着许多学生看不见的空间和留白。教师在教学中要做个有心人,万不可让学生的学习完全停留在表面的词语肌理上,更不能在学生会读会背、理解字面意思后,就浅尝辄止了。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能激发学生思维活点的内容,积极开展拓展活动,把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在教学《小熊住山洞》这篇课文时,小熊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山洞里,课文没有细说,我就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写话活动。有学生写道:“小熊住的山洞阴暗潮湿。”有学生写道:“小熊住的山洞冬天冷,夏天热。”还有学生写道:“小熊住的山洞里有很多很多蚊子,下大雨时,还会进水呢!”经过这样的想象,学生更加意识到小熊“舍不得砍树”这种行为的难能可贵,从内心深处愈加敬佩小熊了。更有学生由此发出了感慨:“小熊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还懂得要保护森林,我们人类有什么理由乱砍滥伐树木呢?”
3.课后,于学生“意犹未尽”时“生枝”。学生在学完《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下课后仍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津津乐道,我顺势向学生推荐了《三国演义》,引导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使课文学习与拓展学习共生共长。
总之,教师应把握好教材这根“魔杖”,用它去演绎百花齐放的课堂,让语文课更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