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运会旅游的开发模式研究*
2015-06-05黄春梅汤莉莉
凌 静 黄春梅 汤莉莉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以下简称新疆民运会)作为新疆最具民族特色的大型综合性体育赛事,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八届。随着民运会越来越被重视,其对旅游的影响力也日益凸显。本研究借助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新疆民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效应进行量化分析,以探究民运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关系,为第八届新疆民运会旅游效应的充分释放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新疆民运会发展情况
在民运会举办早期,由于自身影响力有限,经济效应不明显,新疆各地、州、市对民运会的承办权并不看好,承办热情不高,前四届举办权由自治区政府直接委派,对体育基础设施投资也不多。从2002年第六届民运会开始,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使更多的城市看好民运会,承办权开始通过竞争产生,对民运会的投资额也逐步增大 (具体见表1)。
表1 历届新疆民运会发展情况一览表
由表1可知,从1985~1998年前四届民运会的举办权由自治区政府直接委派到地方城市举办,投资额从第三届的80万元升至2006年最高的5 044万元。随着民运会经济效益的凸显,举办权由最初的政府委派产生演变为城市竞选获取。观众人数也由第一届的3 000人增至200 000人。对于扩大举办地的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新疆民运会对旅游业的影响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要得到良好的开发,吸引更多的客源,就要做到协调好各个支持要素的关系,尽量使各个要素合理化。以少数民族体育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依托,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逐步向商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利用少数民族和国家的规定节日进行表演和宣传,在旅游点和旅游旺季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宣传活动,以提高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知名度,使之成为新疆地方经济发展和西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民运会对举办地旅游业影响的定量分析
庞丽、王铮、刘清春 (2006)研究发现,入境游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对于地处西部边疆的地方城市如哈密市、博乐市、库尔勒市等,旅游业产值在当地第三产业产值中占据重要地位,民运会的举办对提升当地知名度、推动旅游业发展作用明显,为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编制出表2。由于数据获取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选取第六届和第七届民运会举办城市博乐和哈密为研究对象,列出举办前后两年两市入境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并作了具体的定量分析。
表2 新疆民运会对举办地旅游业影响的定量性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举办民运会的2006年和2010年,博乐市和哈密市当年接待国内外游客数量均出现大幅度增长,其中博乐市接待游客数由2005年的29.5万人增长到35.9万人,净增加6.4万人,远超过相邻的2004、2005、2007和2008年;哈密市2010年接待游客127.05万人,超出2009年28.35万人。与举办民运会前两年相比,两城市的旅游收入增长率也十分显著,分别达到46.88%和33.33%,博乐市超出前一年15.55个百分点,哈密市超出前一年26.7个百分点。民运会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显而易见。
2.民运会对举办地旅游业的影响因子分析
根据新疆民运会特点,其影响旅游开发的相关因素可概括为旅游资源价值、景点规模和旅游开发条件三个方面。旅游资源价值可从观赏价值、康体娱乐和文化价值三方面去考察;景点规模评价则从景点地域组合和旅游环境容量进行考察;旅游开发条件着重于交通通讯、饮食、旅游商品、导游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
(1)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影响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的因素很多,在综合评价中通过调查研究,选择主要的、对旅游地整体开发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根据其内在结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的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O层为总目标层;C层为评价综合层;F层为评价项目层;S层为评价因子层。其中C层分旅游资源价值、景点规模、旅游规模3个指标,F层分10个指标,S层分16个指标。
图1 新疆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评价模型
(2)评价因子权重值的确定。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评价的合理性。此方法的第二步是在确立评价模型树的基础上,邀请专家以填表方式按重要、稍重要、明显重要等评判级别,分别以1、3、5、7、9或其倒数作为量化标准,对同一层次的各因素间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某项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评判,提出意见。本调查相关专家对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所确定的评价因子的权重,结合新疆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拟定新疆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给出评价综合层C层三个要素的分值。并向社会各界发出调查问卷,在调查问卷中以填表的方式,将三个C层因子的满分分别定为1分,权重值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请被调查人对F层、S层中各个因子评分,作为量化的标准。笔者共发出调查问卷50份,收到48份,回收率为90%,调查对象主要有从事旅游和体育专业的专家及研究生。得到的有效数据通过整理、计算、综合、检验,排出最后的结果 (见表3)。
表3 评价因子权重值表
三、新疆民运会旅游开发的模式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创造了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具魅力的具有地方色彩的传统体育项目。纵观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具有参与性、民族性、地方性、文化性和康体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少数民族体育可与各民族传统的民族文化,古朴的风土人情,各具特色的衣食住行,节日庆典,服饰装束,工艺特产,风味佳肴,民族歌舞,娱乐禁忌等共同构成具有鲜明少数民族特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具有观赏表演、康体娱乐、康疗健身、文化传播、宗教活动、民族艺术、民族专项旅游产品等功能的民族体育旅游产品。可以按照少数民族表演类、少数民族竞技类、宗教活动类、少数民族节庆类、少数民族项目考察、少数民族艺术类、少数民族体育博物馆、少数民族文化村等方式进行开发。开发新疆少数民族体育旅游的主题可分为特色文化、乡土风情、文化交流、艺术享受、少数民族考察、休闲娱乐等 (见图2)。
图2 新疆民运会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图
总之,每一届民运会对于举办城市来说都是黄金旅游时期,借助民运会呈现的民族风情和特色文化,通过有效手段去推销主办城市的旅游资源,开拓会展商务旅游市场,既可实现巨大的经济收益,又可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向国内外展示新疆绚丽多姿的体育旅游文化,让前来观看比赛的观众或游玩的客人流连忘返。通过民运会与旅游业的互动在更多更广的层面上寻求合作与发展,形成多元化旅游市场格局,实现新疆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
庞丽、王铮、刘清春:《我国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关系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3期。
闫瑜:《对我国旅游城市发展会展旅游的初步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第9期。
宋书楠:《试议体育赛事的旅游开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华钢、楼嘉军:《基于逐步回归法探讨城市会展业对旅游业的影响——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第12期。
王欢、武杰:《新疆民运会的经济效益分析》,《体育科研》2007年第2期。
黄力群:《新疆体育节事旅游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