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争与合作: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冲突研究

2015-06-05董传升任海鹰张麟寰李罗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冲突成员领导

董传升,任海鹰,张麟寰,杜 江,李罗季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02)

◄博士论坛

竞争与合作: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冲突研究

董传升,任海鹰,张麟寰,杜 江,李罗季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辽宁 沈阳 110102)

在全面审视日益凸显的中国体育团队冲突加剧问题的基础上,在中国情境下以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为案例,以理论阐述为基本路径,运用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系统地阐述了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成长过程,论证了体育团队结构演变、人际关系模型演变与团队冲突的相关性,特别讨论了人际关系(Guanxi)对团队冲突及其转化的影响,以及不同人际关系模式下团队冲突对绩效提升的影响。以构建中国情境下团队冲突管理理论为目标,力争产出具有鲜明中国情境特色的体育团队冲突管理理论,以期能够在国际组织行为学领域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体育团队;团队结构;任务冲突;关系冲突;人际关系

团队作为更有效果和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式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组织当中。然而,普遍存在的团队冲突成为制约高效团队建设的一个关键因素。近些年来,中国体育团队管理问题日益突出,破坏性冲突事件越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马家军教练和队员冲突导致的解体事件、中国跳水团队的退队风波及主教练与领队的冲突、中国短道速滑队的殴打领队事件等冲突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负效应。

我国体育团队具有鲜明的三元结构特点,即团队是由技术结构(教练等)、行政结构(领队)和执行结构(队员)构成的。由于这种类型的团队在经典的组织行为学理论中几乎没有论述,因此三元结构团队是怎样形成的,三元结构的团队与二元结构团队是否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在三元结构中,技术权威领导与行政权威领导是否构成了特殊的“二元领导模型”,团队的三元结构和二元领导模型是否会因为复杂性的增加更容易引发冲突,这些问题值得研究。

1 团队冲突研究回顾

人们对团队冲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对团队的初期研究几乎都是基于“冲突都是破坏性的”[1]这样的假设进行的。随后,学者们认识到团队冲突类型对团队绩效的干预作用,逐步开始尝试对团队冲突进行合理的分类。

Deutsch[2]认为,可以使用认知冲突和情感冲突这一框架来分析团队冲突问题。随后,学者研究了冲突的来源,并将冲突分为利益冲突、价值冲突、意见冲突[3-4];Jehn[5]系统地梳理了团队冲突的基本形态,将团队冲突分为基于团队成员个体之间关系变化导致的冲突和基于成员对任务理解的不一致性而产生的冲突这两种类型,即关系冲突和任务冲突。我国学者曾德明等[6]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团队冲突:关系冲突、任务冲突和过程冲突,从而丰富了团队冲突的理论。

进一步研究表明,冲突可以是建设性的,适当的冲突对于某些任务来说有利于提高团队的绩效,使组织产生巨大的效益[7];也可以是破坏性的,冲突将影响团队士气,导致生产率降低,对团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8]。或者说,任务冲突是建设性的,而关系冲突对团队绩效的提升有百害而无一利[9-10]。更进一步讲,不同类型的团队冲突往往会导致不同的过程和结果[11]。这是因为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总是相伴而生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12],存在着潜在的转化关系[13]。

2 研究方法

作为理论阐述的文章,主要是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案例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来完成论文的论证过程,即主要使用了资料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来完成本文的研究过程。本文注重对两类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一是收集了我国体育团队冲突的具体案例。在对我国体育团队冲突相关资料的收集中,以竞争合作和合作竞争为基本主线,分类收集和整理了:1)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冲突案例,如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团队、速度滑冰团队、跳水团队、单板团队等冲突的案例;2)合作竞争型体育团队冲突案例,如篮球团队、足球团队、板球团队等。对这些团队冲突案例的整理,形成了对体育结构的深刻认识,以及结构变化对团队冲突的影响。

二是收集了组织行为学中关于团队类型、团队过程管理、团队绩效评估、组织冲突与团队冲突等理论或研究成果。其中,较为系统地梳理了关于团队结构研究和团队冲突研究的相关文献,特别是异质性结构团队管理(高管团队、团队领队)问题和中国情境下(集体社会、关系社会、面子社会)团队管理的研究文献,为探讨团队结构变化对团队冲突影响这一问题提供了较为完整的线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体育团队管理以及冲突干预等问题的研究成果,特别注重对中国情境这一变量作用的解释,克服西方理论对中国情境下团队冲突解释存在的文化冲突问题,以此作为分析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冲突问题的理论基础。

3 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的冲突

3.1 竞争与合作:一个团队冲突的分析框架

作为有高度差异化、互相依赖的成员构成的、有效完成工作任务的组织方式[14],团队普遍应用于各种组织中。由于团队冲突对组织绩效具有突出的影响力[15],所以建设高效团队,就必须有效解决团队冲突管理的问题。

对团队管理进行研究,首先要解决团队类型划分这一问题,然后才能针对不同类型团队进行有效的管理活动。有学者[16]从团队自治性的角度,根据团队自治性的强度水平将团队划分为低度自治团队、中度自治团队和高度自治团队3种;Eric等[17]根据团队任务性质区分了4种团队类型:参谋团队、执行团队(如体育团队)、项目团队和生产团队;这个分析框架后来被用于研究荷兰足球几起几落的团队管理问题上[18],并产生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根据合作与竞争理论[19]提出图1的分析框架。

图1 体育团队研究框架

根据这个框架图,可以将团队划分为竞争型合作、松散型、合作竞争型和开放型4种类型。其中,竞争合作型和合作竞争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团队。这是因为合作竞争型团队是基于团队成员功能嵌入式结构而形成的,例如篮球队、板球队等体育团队;而竞争合作型团队则是基于团队成员平行性关系结构而建立起来的,例如冰雪队、跳水队等。

实践证明,不同类型的体育团队结构变化与团队绩效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对于合作竞争型体育团队来说,团队任务需要多名成员的密切合作才有可能完成。例如,足球团队成员在团队活动中往往形成一个较为稳固的共享心智模型,从而推动团队成员采取统一行动,共同完成团队任务[20]。这就意味着合作竞争型团队需要更多、更好的成员合作关系才能完成团队设定的目标,即团队成员合作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团队绩效的获得水平。

另一项研究表明,在任务相对独立、相互作用较少的体育团队中,团队成员往往基于个体努力就能够实现团队的目标。例如,在跳水团队、冰雪团队中,个体成员获得奥运会冠军,就意味着团队目标的达成。因此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的异质性因素往往对团队绩效产生较大的影响,或提升团队绩效,或降低团队绩效[21]。这同样意味着,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目标的实现可以由个体成员来完成,而不完全依赖团队成员的合作状态,即竞争合作型体育团队往往更需要团队成员个体能力的提升,而对成员之间通过合作来完成团队任务、实现团队目标的需求强度不高。

鉴于上述分析,认为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模式可以成为研究体育团队管理问题、团队绩效提升问题特别是团队冲突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

3.2 体育团队结构演变与冲突

中国体育团队具有鲜明的从二元结构团队向三元结构团队演变的基本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体育团队结构的变化是否可以引发团队冲突的问题值得重点关注。我国体育团队具有特殊性三元结构模型,即团队由教练员—技术结构、领队—行政结构和队员—执行结构三元结构组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二元领导模型—教练技术权威领导和领队行政权威领导,并有可能因为优秀运动员的特殊地位而形成隐形的第三元领导权威—运动员执行权威领导(如王濛在冰雪团队中、姚明在中国篮球队中的特殊地位和对团队决策、发展的巨大影响)。

可以说,中国体育团队具有特殊的三元结构和二元领导模型的特点(图2)。

图2 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三元结构与二元领导模型

3.2.1 体育团队结构变化与冲突 团队结构变化是否可以引发团队冲突?尽管在众多学者对团队冲突管理的研究中,这一问题被明显地忽视了,但是一些研究也间接表明了团队结构的变化可能对团队冲突的影响[22]。在研究团队异质性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时发现,团队异质性结构特征与团队冲突、组织绩效高度相关。这是因为:1)团队异质性结构特征如果经常导致团队出现任务冲突时,团队绩效提升明显;2)团队异质性结构如果导致团队成员之间关系冲突的话,团队绩效呈现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体育团队结构变化与团队冲突至少保持了一种较高的相关性,即团队结构的形成,往往会导致团队内部界线的形成,形成小群体结构。小群体结构一经形成,明确了身份认同的小群体与其他小群体之间往往会因此而形成团队断裂带。Jehn和Bezrukova[23]通过构念法从情境评价和内容分析两个角度测量了人口统计学因素对团队断裂带的影响。可以说,团队成员来源及其个体特征的多样性决定着团队内部总是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的存在使得团队分裂成相对同质的子群[24]:1)运动员和教练员可能因为组织边界的客观存在而产生因为身份认同导致的冲突;2)运动员之间也可能在团队内部产生子群体结构,形成所谓的“派系”结构,如主力队员与替补队员[25];3)作为团队第三方结构的领队同样可能因为鲜明的身份差异而形成与教练员对等的身份地位,教练和领队之间关系不协调成为引发运动员和教练员冲突的关键因素[26];4)教练员也可能成为领队与运动员之间发生冲突的关键因素;5)运动员也可能成为引发教练员和领队之间冲突的关键因素。

这样,团队内部沟通往往因为存在小群体界线不仅要增加沟通的难度,而且更增加了沟通的层级:运动员与领队、运动员与教练等层级之间沟通变得困难,运动员内部形成的亚层级之间(核心队员与一般队员)沟通同样变得越加复杂。换言之,团队结构变化往往导致较为普遍的子群现象,子群体成员会对内群成员表现出较强的认同感,并尽可能地找出群体内与群体外的显著差异[27]。当体育团队中子群身份归属特征鲜明,子群成员“圈内人”感觉强烈,对非子群的其他人员排斥性高,团队沟通障碍明显,团队冲突往往加剧[28]。因此,日益复杂的团队结构使得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变得越来越困难,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引发了团队运行的不确定性[29],从而直接导致团队冲突[30]。

由此可见,体育团队内部结构的出现明确了团队内部的边界,形成了由子群体构成的复杂性团队结构,从而导致了团队冲突。这就意味着三元结构团队中任何一元结构都可能成为其他二元结构冲突的干预变量;增加一元结构,可能导致团队结构分化加剧,从而产生更多的冲突;团队结构越复杂,团队结构维度越多,团队冲突就越多,因此增加团队维度,必然增加团队沟通的成本。

3.2.2 体育团队二元领导结构模型与冲突 二元领导模型是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特有的一种结构。体育团队的二元领导是指教练员—技术结构和领队—行政结构构成的双重领导模型。中国体育团队几乎都是采用家长式领导方式[31]。一方面教练员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管理运动员,另一方面运动员也希望教练员能“象父母一样关心我”[32]这一特殊的团队管理方式决定着中国体育团队领导影响的特殊性。因此,对于团队的二元领导来说如何协调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换言之,领导类型的不同必然会深刻影响团队二元领导管理的基本策略,即教练员与领队在威权领导、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上的组合不同对管理提出的要求客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尽管体育团队建设上有明确的制度设计上的分工,教练员负责训练与比赛工作,领队主要负责团队的日常管理工作,但是二者之间的冲突仍然不可避免:1)团队的日常活动总是与训练和比赛不可分割,因此教练员与领队总会在某些工作领域中重叠出现,这就使得实际上的工作重叠形成了职能上的现实冲突;2)二元领导都是以运动员为核心开展工作,领队对象的同质化往往混淆二者之间原本清晰的界限,造成功能上的冲突;3)当具有某些技术权威的人员成为领队时往往混淆领队与教练员的界限而出现越位现象,从而造成领导之间的冲突;4)领导类型组合的合理性与否将直接决定着二元领导是否能够积极配合,协同有效的工作。

在中国情境下,一方面体育团队领导往往具有较高的权威,另一方面团队领导的仁慈行为和德行行为能够促进合作性冲突处理方式,因此:1)积极发挥团队领导的引导和调解作用,使团队冲突成为建设性的因素[33];2)建立结构合理的二元领导模型,可以有效降低团队冲突的可能性,进而改善团队绩效[34-35]。

3.3 体育团队人际关系与冲突

相对于西方而言,中国情境充满着特殊性。总体来讲,中国人习惯讲人情,更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护,喜欢在维护“关系”的基础上做事[36]。这就使得主要由中国人构成的团队具有鲜明的中国情境特征:一方面团队成员之间喜欢讲面子、讲和谐[37],并将避免冲突作为维护个体之间的一种重要的策略。有研究表明,基于社会网络的身份识别往往使人们面对冲突时采用不同的策略[38],这一点在中国人解决冲突问题时表现得更为明显。在涉及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中国人会采取一种委婉的策略在激烈的争吵中认真听取不同观点并试图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39]。由于中国人将避免冲突视为强化自身利益并且避免潜在人际关系问题一种有效的手段[40],所以中国人对待和处理冲突的态度是与西方人不同的[41]。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注重对人际关系的维护,因此在处理团队任务的过程中,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将团队任务执行情况与执行者身份联系起来,从而使得团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因素成为深刻影响团队运行的潜在的关键因素,即团队成员对其他成员的认知和情感关系特征深刻影响着团队任务的执行。这就意味着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受到人际关系状态的深刻影响,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程度与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高度相关,并直接影响着团队的冲突[42]。

当然,中国体育团队注重集体利益的特点往往又会使团队运行过程中出现令人意外的结果,即当集体利益目标鲜明并且成为指导体育团队运行的目标的时候,体育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就会凸现出来了[43],从而使得团队成员人际之间的关系变得次要起来。在中国,体育团队精神是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准则,表现为个人利益服从于集体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上的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结合[44]。如果通过让团队发挥集体作用,共同认同团队整体的目标,使运动员成为管理“明星”而不是参与者[45],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团队凝聚力。

在中国情境下,特殊的人际关系模式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同时存在使得体育团队管理问题充满了不确定性。一方面,在团队目标得到全体成员一致性认可的前提下,集体主义价值观将会发挥巨大的作用(良性人际关系)。此时的团队成员之间观点的碰撞会使团队多样性发挥积极作用[46],由此形成的认知冲突可以提高团队成员间的思维交流的效果,有助于形成创造性思想[47-48],进而提升团队绩效;另一方面,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状态下(恶性人际关系),团队成员之间必然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就使得团队成员的知识分享、观点碰撞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49],并有可能会形成团队断裂带[50]。这样的问题在一些现有的体育团队的研究中很少顾及。一项针对主力队员和替补队员之间冲突的研究表明[51],对体育团队的关注多是从分析团队技战术配合、团队凝聚力等因素对团队绩效影响展开的,关注团队凝聚力对领导行为、角色投入与团队成绩满意度、团队一致性满意度等方面的中介作用[52],因此对团队氛围对团队冲突的影响作用认识不够深刻。

尽管有学者[53]认为,以任务冲突为主导比例所取得的绩效要好于以关系冲突为主导比例的冲突,因此提升任务冲突比例,并使成员清晰地认识到团队中客观存在的大量冲突,可以有效地缓解冲突对组织绩效产生的负效应,但是中国情境使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之间存在着潜在的转化关系的这一特殊现象往往意味着任务冲突与关系冲突可以现实转化。

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认为,作为人际关系主导型的中国体育团队,人际关系往往诱发团队冲突,即关系(Guanxi)成为深刻影响体育团队冲突的前提性变量。中国情境下体育团队成员主要依据人际关系(Guanxi)特点采取行动时,不良的人际关系特征将产生更多的冲突,无论是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还是关系冲突转化为任务冲突,都对团队绩效的提升不利。

4 结论与建议

以西方社会情境为背景的组织行为学无法很好地解释中国体育团队冲突问题,特别是基于关系(Guanxi)基础而形成的体育团队的冲突问题。一方面,体育团队结构变化与团队冲突呈现出高度相关的特性,团队结构常常因为会引发团队成员关系的紧张程度而引发团队冲突;另一方面,人际关系模式特征不仅使中国体育团队冲突转化成为现实,更重要的是无论任务冲突转化为关系冲突还是关系冲突转化为任务冲突,基于不同人际关系(Guanxi)模式会产生近乎截然不同的结果: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或集体主义价值观基础条件下,团队冲突及其转化往往产生积极的正向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团队绩效;恶性的人际关系基础条件下,团队冲突及其转化都会产生不利于组织绩效提升的负向作用。

[1]Pondy L.Organizational conflict:Concepts and model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67,12(2):296-320.

[2]Deutsch,M.Sixty years of conflic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1990(3):237-263.

[3]M.Afzalur Rahim.Empirical studies on managing conflict[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0,11(1):5-8.

[4]Druckman,D.An Analytical Agenda for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D.J.D.Sandole and Hvander Merwe,eds.[M].New York: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3:25-42.

[5]Jehn,K.A.A multimethod examin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intraingroup conflic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5,40(2):256-282.

[6]曾德明,周青,秦吉波.高新技术企业R&D团队柔性冲突管理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05(2):24-28.

[7]Eric Molleman.Diversity in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abilities and personality traits:Do faultlines affect team functioning[J].Group Decision and Negotiation,2005,14(3):173-193.

[8]Karen A.Jehn,Gregory B.North Craft,Margaret A.Neale.Why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conflict,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9,44(4):741-763.

[9]Jehn,K.A.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Conflict Types and Dimensions in Organizational Groups[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3):530-557.

[10]Jehn,K.A.,K.Bezrukova.A Field Study of Group Diversity,Workgroup Context,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2004,25(6):703-729.

[11]Chen G.Q.,Liu C.H.,Tjosvold D.Conflictmanagement for effective top management teams and innovation in China[J].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2005,42(2):278-300.

[12]Simons,T.L.,R.S.Peterson.Task conflict and relationship conflict in top management teams:The pivotal role of intergroup trust[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0,85(1):102-111.

[13]陈晓红,赵可.团队冲突、冲突管理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5):31-35.

[14]Orasanu,J.,Salas,E.Team decision mak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s.In G.A.Klein,J.Orasanu,R.Calderwood,C.E.Zsambok(Eds.).Decision making in action:Models and methods Norwood[M].NJ:Ablex Publishing Corp,1993:327-345.

[15]Amason.A.C.Distinguishing the effects of functional and dysfunctional conflict on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Resolving a paradox for top management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6,39(1):123-148.

[16]Gulowsen,J.A Measure ofWork-group Autonomy.In L.E.Davis&J.C.Taylor(Eds.)Design of jobs(2nd ed.)[M].Santa Monica:Goodyear,1979:206-218.

[17]Eric Sundstrom,Kenneth De Meuse,David Futrell.Work teams:Applications and effectiveness[J].American Psychology,1990,45(2):120-133.

[18]Winner D.Brilliant orange:The neurotic genius of Dutch football[M].London:Bloomsbury,2001.

[19]Zhen-Jiao Chen,Xin Qin,Douglas Vogel.Is cooperation a panacea?The effect of cooperative response to task conflict on team performance[J].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12,29:163 -178.

[20]周莹,吕健力,白新文,等.足球3人组对抗的共享心智模型发展及与团队绩效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6(10):49-53.

[21]Timmerman T.A.Racal diversity,age diversity,interdependence and team performance[J].Small Group Research,2000,31(5): 592-606.

[22]Amason Allen C.,Shrader Rodney C.,Tompson George H.Newness and novelty:Relation top management team composition to new venture performanc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1):125-148.

[23]Jehn,KA,and Bezrukova,K.The faultline activation process and the effects of activated faultlines on coalition formation,conflict,and group outcome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2010,112(1):24-42.

[24]Bezrukova,K,Jehn,KA,Zanutoo,EL,et al.2009.Do workgroupfaultlines help or hurt?A moderatedmodel of faultlines,team identification and group performance[J].Organization Science,20(1): 35-50.

[25]薛明陆,高健,李新红,等.优秀运动对管理中的内部冲突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2):20-23.

[26]王凯珍,雷厉,潘志琛,等.国家队管理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297-1300.

[27]A.S.Tsui,T.D.Egan,C.A.Opreilly,Being differet:Relational demography and organizational attachment[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2,37(4):547-579.

[28]J.T.Polzer,C.B.Crisp,S.L.Jarvenpaa,et al.Extending the faultlinemodel to geographically dispersed teams:How collocated subgroup can impair group functioning[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6,49(4):679-692.

[29]Blatt R.Tough Love:How communal schemas and contracting practices build relational capital in entrepreneurial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9,34(3):533-551.

[30]Liao J.w.,Li J,GartnerW.B.The effectsof founding team diversity and social similarity on venture form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10(2):1-17.

[31]郑伯埙,周立芳,范景立.家长式领导量表:三元模式的构建与测量[J].本土心理学研究,2000(14):3-64.

[32]陆璐.国家对思想政治工作途径与方法的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33-335.

[33]Tjosvold D.,Sun H.Effects of influence tactics and social contexts in conflict:An experimenton relationship in China[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1,12(3):239-258.

[34]张新安,何惠,顾峰.家长式领导行为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团队冲突管理方式的中介作用[J].管理世界,2009(3):121-133.

[35]陈璐,杨百寅,井润田,等.家长式领导、冲突与高管团队战略决策效果的关系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5):4-11.

[36]丁华.解析“面子”:一个社会学的视角[J].社会,2002(10):16 -19.

[37]Ann Chunyan Peng,Dean Tjosvold.Social face concerns and conflict avoidance of Chinese employeeswith their Western or Chinese managers[J].Human Relations,2011,64(8):1031-1050.

[38]Edward Bishop Smith,Tanya Menon,Leigh Thompson.Status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activation of social networks[J].Organization Science,2012,23(1):67-82.

[39]Tjosvold D.,Sun H.Social face in conflict:Effectsof affronts to person and position in China.Group Dynamics:Theory[J].Research and Practice,2000,4(3):259-271.

[40]Hwang L.L.Conflict and interpersonal harmony among Chinese people:Theoretical constructs and empirical studies[D].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1996.

[41]Hofstede G.Cultural Constraints in Management Theor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1993,7(1):81-94.

[42]Liao J.w.,Li J,GartnerW.B.The effects of founding team diversity and social similarity on venture form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9,10(2):1-17.

[43]刘一民.论体育团队精神[J].体育科学,2003(3):58-63.

[44]张东军,王斌.我国当代运动员核心价值观的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1):81-85.

[45]David Winner.Brilliant orange:The neurotic genius of Dutch football[M].London:Bloomsbury,2001:73-74.

[46]Simons T.L.,Pelled L.H.,Smith K.A.Making use of difference: Diversity,debate and decision Comprehensiveness in top management teams[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6): 662-673.

[47]Kurtzberg T.R.,Muller J.S.The inference of daily conflict on perception of creativity:A longitudinal study[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management,2005,16(4):335-353.

[48]DE Dreu C.K.W.,Weingart L.R.Task versus relationship conflict team performance and team member satisfaction:A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03,88(4):741-749.

[49]Smith K.G.,Smith K.D.,Olain J.D.Top management teams demography and process:The role of social inte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4,39:412-438.

[50]王端旭,薛会娟.多样化团队中的断裂带:形成、演化和效应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122-128.

[51]马红宇,王二平.凝聚力对教练员领导行为、运动员角色投入和运动员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体育科学,2006(3):64-69.

[52]Jehn K.A.,Jennifer A.Chatman.The influence of proportional and perceptual conflict composition on team performance[J].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flict Management,2000,11(1):56-73.

[53]W lazlo E.Interpersonal relations in women basketball teams[J].Human Movement,2007,8(1):32-38.

责任编辑:乔艳春

Com petition and Collaboration:Conflicts of Sports Team s in Chinese Context

DONG Chuansheng,REN Haiying,ZHANG Linhuan,DU Jiang,LILuoji
(Sport Social Science Center,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W ith the increasing aggravation of China’s sports team conflicts,this study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case study of competitive and collaborative sports teams in China and theory analysis as the basic way.The data are analyzed using document analysis and case study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titive and collaborative sports teams,to discov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eam conflicts and the changes of the factors including the evolution of sports teams structur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mode to build the team conflict-interventionmodel,and to demonstrate the strategies of efficiently resolving the team conflict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theories of team conflict management in China(team management theories and team conflictmanagement theories in China’s circumstances)and to successfully intervene the team conflicts,aiming at having positive impact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ports team;team construction;task conflict;relation conflict;Guanxi

G80-051

A

1004-0560(2015)04-0001-06

2015-05-12;

2015-06-02

201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情境下竞争合作性体育团队的冲突与干预(71273180)。

董传升(1969—),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与科技、体育组织管理。

猜你喜欢

冲突成员领导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机冲突解脱算法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冲突水平的变化诱发冲突适应*
回避冲突不如直面冲突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