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的冬天

2015-06-03张旗

大理文化 2015年1期
关键词:果农故乡

故乡的冬天,那是些让人怀念的日子。

霜降前后,“九月涟涟十八天”,几仗连阴雨过去了,收雨水了。随着这一年雨季的结束,不觉间就站在冬天的大门口了。

记忆往往是从色彩、味道和声音开始的。在记忆中,故乡泥土和草木的芳香,环境的变化,心版的印像,呈现出它全部的情感和意蕴。

天气是特别地晴好,不刮大风,也难得再有下雨的日子。刚刚过去的雨季,把天空、大地和山峦洗得明净朗润。早晨,总有淡淡的山岚裹着四围青山,氤氲的水气从田野上冉冉升起,凝聚成轻纱似的薄雾。坝子里的村庄、果园和树林竹丛,在一匹匹缥缈的雾幛里若隐若现。太阳出山,素淡柔和的雾霭慢慢消散,晴空湛蓝澄澈,深邃而透明,没有一丝云影。空气分外清新,带着丝丝凉意扑面而来。冬阳笑盈盈的,像个皮色微微发黄的红橘,高悬在这金沙江干热河谷盆地之上,温煦地暖洋洋地照耀着,一改夏秋间灼灼逼人的气焰。

晴空丽日下,深绿或嫩青的大色块,交错斑驳,宛若一块崭新的绣花大绒毯,斑斓绚丽,展铺在滇西千山万壑中这个大摇篮似的坝子里。自然,宁静,水彩画般地温馨着。帽山青苍苍的,昂首南天,犹如摇篮的靠背:东西两面,奔腾起伏的群山逶迤绵延,则是摇篮两侧的扶手,向北直达金沙江南岸。这一座座苍翠葱郁的大山,环抱着这块狭长的河谷盆地,挡住了西伯利亚每年冬季袭来的寒潮,呵护着这块被誉为“天然温室”,不是大棚、胜似大棚的万顷沃野。收获后的一个个葡萄园、石榴园和枣园,正静静地冬眠。连片种植稻谷、烤烟的田地,秋收一结束,随即被旋耕机翻犁起来,仿佛变戏法似的,一夜之间,小葱、大蒜、油菜、蚕豆、豌豆、香叶天竺葵,反季的西红柿,还有另外一些蔬菜,又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了。这是一茬被滇人称之为“小春”的庄稼。“小春”,这个极富诗意的字眼,描写故乡的冬天真是太贴切了。

时至立冬,柑橘、甘蔗的采收和销售刚刚开始。丰收不是秋天的专利,在冬天依然一路高歌前行,这是果农们一年收成的压轴戏。宾川的冬天,是一个收获与播种并举的季节,是一个个节日喜庆般的日子。

在这样的日子里,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阳光如黄绸,轻抚着你的脸颊、脖颈、手臂和手掌,温柔地把你裹挟,与你缠绵。沿途一个个柑橘园,果实累累,万绿丛中点点红,像天上的繁星:山坡上一片片甘蔗林,连绵起伏,绿风吹过,激起层层绿浪。与任何地方任何季节都迥然不同,空气像陈年佳酿,带着成熟的柑橘、甘蔗的甜香,带着香叶天竺葵的芬芳,混合着满田坝小春作物的青味,黏滞,湿润,腥甜,灼烈而清醇,沁人心脾。享受着这样的阳光、这样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偏爱和慷慨赐予,心情像头顶上寥廓的蓝天,明净高远,格外开朗。

近旁,掩映在柑橘园、葡萄园深处的村庄里,传来一声声年猪的锐声长嚎,声嘶力竭。有人家宰年猪了。宰年猪的人家不止一户,也不止一村。这粗犷的多声部轮唱,此起彼伏,尾音拖得很长很长,让人觉得,似乎有夸张油水肥厚的意味。远处,大路上,有人群车队熙熙攘攘地走过。一曲活泼欢快的唢呐迎亲古调,高亢,嘹亮,悠扬婉转,从蚕豆花、油菜花灿如云霞的田野上飘过来。这时候,路旁村庄深深的村巷里,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夹杂着人们的欢笑声爆发开来,直冲冬日清冽的晴空。那是有儿女结婚的人家鸣放礼炮迎接新人,或者就是有浇灌的小洋楼刚刚落成的人家,亲友们赶来庆贺的庆典正在进行。这乡土的田园交响乐营造的喜庆氛围,顿时在你心头唤起甜甜的暖意。

四乡八镇的集市。也临时搭起了一个个货棚长廊,轮流举办一年一度的经济盛宴。大大小小的物资交流会,一直要持续到岁末年底。那是省内外几百家客商,带着他们的地方特色商品、名优产品、百货服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的贸易狂欢。是老家果农们鼓鼓的钱包,吸引着外地客商的眼球。近年发展成三十多万亩葡萄园、柑橘园的“中国水果之乡”,果农一年收入几万十几万,不是什么新鲜事。使得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汽车厂家和省内经销商,也带着他们的香车和靓丽的车模,赶到这僻远的乡间来展销,确是近年交流会上一道动人心魄的风景。

大路上,行人车辆,来来往往。一个个衣着鲜亮,换了款式新颖的时髦衣服,带上老婆儿女,一脸幸福的笑容,骑着摩托,开着新买的私家车,不是去参加这样那样的喜事庆典,就是去赶交流会。一年里难得有的冬日闲暇,优哉游哉,图的就是个热闹。这是些亲友们平时难得一聚的场合,展露脸面不说,还有好口福。老家的喜筵有摆“八大九碗”待客的习俗。说是做客,其实是亲朋好友间的礼尚往来,人情、人脉和人际关系尽在其中,不只是吃喝,重要的是过程。待到西面高山的阴影漫过了整个坝子,东面大山的峰巅上还残留着一抹金黄的夕阳,交流会上的货棚长廊里,一盏盏电灯亮了。一个个牛肉汤锅、羊肉汤锅的帐篷里,还有海稍鱼店、火锅店和数不清的小吃摊,各种味道混杂,和热气一起蒸腾弥漫。浮动在团团热气里的灯火,昏黄迷离。人声嘈杂,“物”与“资”的交流正火着呐!有好收入、好心情,也有好胃口,亲朋好友相聚,能不美美地撮一顿么!

故乡的冬天,那是老家每个家庭主妇大显身手的日子。

这过日子的事,她们操心,她们说了算。平时她们难得从从容容地去城里逛一趟超市,即使进城,也是匆匆忙忙,办的事情多。这下好了,四乡八镇一年一度轮流举办的物资交流大会,无异于一个个大型的乡村露天超市,开到家门口来了。一连几天,她们可以在那些货棚长廊里从从容容地比较、鉴赏,悉心地挑选,购置些生活用品和时尚服装。看不出来她们的实力,还有暗地里与邻居攀比的虚荣心。但是他们选购的冰箱、洗衣机、电磁炉、微波炉和电饭煲,都是品牌上档次的。对她们来说,这是一个家庭主妇的体面和尊严,不仅与她们的家务劳作有关,与生活的质量有关。看她们给自己和家人选购的那些服装的面料、花色和款式,她们的审美品位,她们的生活追求,有差别,也有变化。那种看不出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服装,已不再是她们的首选。

冬至前后,是老家腌制咸菜酱食的日子。冬天腌制咸菜酱食,发酵不会腐败,食用不易走味。腌制咸菜酱食,是老家的家庭主妇们过日子的看家本领。老话说,“杀一头象(指似象一样大的肥猪),抵不上家里腌这两三罐(咸菜酱食)”。腌菜、泡菜、豆瓣酱、腌豆腐、豆豉,它们可口开胃,是常年摆放在农家饭桌上佐餐的小吃,也是厨房里烹调菜肴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多半粗糙的农家生活,这却是它最精致最本真的一部分,在冬天,被家庭主妇们精心腌制密封了,储藏在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里。那种种特殊的气味和滋味,酸香、酱香、辣香,就是浓缩了老家的原汁原味的生活香味。我们就是吃着母亲或祖母腌制的这些咸菜酱食长大的。无论你在哪里闻到了。尝到了,它们都会在你的心底勾起对老家对亲人温馨的回忆,回味人生之初那一段酸、甜、苦、辣的成长历程。经历过的这段乡村生活,养成了我们性格中温柔的部分,甜蜜的乡愁缠绵了我们一生。尽管今日的乡村生活渗透了太多工业文明的元素,但这传统的腌制食用咸菜酱食的风习,却是老家无法抹去的一个农耕文明的符号。融入城市生活大半生的我,冬日回乡,每次让我不能不带走的,就是那么一小罐两小罐,盛满了故乡的亲人和土地对我的厚爱,让我品尝,让我回味,让我拒绝遗忘。

故乡的冬天,让你心醉神迷的,不只是亲情、友情和浓浓的乡情。沐浴着冬日黄灿灿的阳光,浑身酥软,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躺在母亲宽厚而又暖意融融的怀抱里。

这些日子,无论杀年猪,还是摘柑橘、砍甘蔗,哪家都像办喜事,少说也有三五桌。杀年猪不叫请客,叫请吃杀年猪饭;摘柑橘、砍甘蔗则是请帮忙。来的都是至亲,平时生产互相帮忙的邻里。冬日里走村串寨,会亲访友,这样的场合没准就让你碰上了,来者都是客,其情难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肴虽说比不上山珍海味,却丰盛得很。把一张张八仙桌摆了个满满当当,都是故乡很有特点的农家风味。荤腥不必说,猪、鸡都是自家养的,素菜有刚刚采挖上市的新鲜莲藕、山药和百合。主打酥肉、黑皮、凉片。一碗粉蒸肉,要不是粉蒸排骨,就是粉蒸五花肉,或者粉蒸羊肉。还有红烧肘子。肥肉都做成夹沙肉、千张肉。夹沙肉作了八宝饭的盖头,千张肉用酸腌菜垫底,肥而不腻。莲藕、百合多半做成莲夹肉、百合包肉,山药煮鸡,豌豆尖煮肉圆子,素菜不素。还有韭菜腌菜煮酸辣鱼,这碗菜可是主人家特意做的。酸辣鱼并不稀罕,稀罕的是韭菜腌菜,别有风味,最有老家的乡土特点,也最为“五香嘴”们称道。初次吃到的人,吃了一次,一辈子也忘不了。舌头味蕾的记忆是久远的。酒呢,也不是什么曲香酱香的名牌,是当地酒坊里新酿的小甑包谷酒,却是“饮食菩萨”们的首选,味道纯正,清香扑鼻。还有自家泡的果酒,那名堂可就多了,泡葡萄的,泡红枣、木瓜、石榴、拐枣的,水果之乡嘛,这算什么呢!我素不喜酒,主人家劝我尝尝拐枣泡酒,尝尝他们榨了葡萄汁、石榴汁,自家酿的葡萄酒、石榴酒。浓稠的酒液,红的、绿的,泛着诱人的色泽和醇香。主人如数家珍,一一说了它们的许多保健功能,劝酒辞质朴诚恳如泥土,让我不能不破例干了一大杯。那感觉,让我想起刘姥姥在大观园喝酒说的,像喝蜜水儿。人没醉,心却醉了。

当一辆辆挂着黑、吉、蒙、京、豫、皖、沪、鄂、川、粤、贵车牌的大货车,满载着柑橘、甘蔗和西红柿,大开着车灯,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飞天坡,驶出滇西大山中这个有名的“天然温室”时,坝子四围的群山,模糊成了黑黢黢的剪影。夜空墨蓝,缀满大颗大颗珍珠似的星星;夜色清凉,果园水沟边,芦竹叶片湿漉漉的,露水下来了。灯光,酒菜的喷香,一阵阵欢声笑语,从半掩半开的门窗缝里挤出来。忙碌劳累了一天的果农和他的亲友们,正在灯下频频举起庆丰收的酒杯。

冬至,“数九”寒冬伊始,民谚曰:“一九、二九不出手”。当北国正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之时,宾川的果农们已经出手了,动手修剪脱尽枯叶的葡萄藤,给冬眠的芽眼抹上破眠剂,灌水,施肥。葡萄园醒来了,在果农们的爱抚间变得碧绿和温柔起来。褐色僵直浑身皱皮的老藤软了,泛出青绿色,抖擞精神,梢头努出芽苞,一个个芽眼张开了,吐出绿叶,柔嫩的藤蔓也抽出来了。金沙江干热河谷的这块四季花香果甜的热区宝地。近年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早熟葡萄生产基地。这里早熟的夏黑、维多利亚自不必说,就连晚熟的红提也要比新疆吐鲁番提前四十多天上市。腊月岁末的寒风中,一个个葡萄园绿叶翻飞,大声喧哗。婆娑的绿叶间,赶着花信风而来的小蜜蜂,在串串颜色淡黄微绿的花穗间,嘤嘤吟唱。看不到花蕊的葡萄花,花瓣像小爪子抱着刚长出来的小葡萄,还没有绿豆大,不钻进葡萄架看不出来。看不到的还有果农怒放的心花。只有掩抑不住的心花的芬芳,在他们的眼角眉梢上飞扬,充实,沉稳,自信而又从容,写在他们舒眉展眼的笑脸上。

故乡宾川的冬天,那是一个蕴藏着我美丽乡愁记忆的甜蜜而又温馨的季节。

编辑手记:

沐浴着冬日和煦的暖阳,2015年第一期散文空间与大家见面了,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栏目将继续秉承畅达、真挚、诚恳的选稿标准,希望这一方小空间能带给您一个完整的意境,给您一个感触,一些回味。在本期选用的几篇文章中,罗晓玲的《在洱海,在文学的天空下》既是她在大理学习期间的一个体验和感触,更是她在文学道路上的一个新的思考和总结,作为民族地域性很强的大理,这样的思考值得我们关注和学习。卓跃琼的《亲情三题》是一篇非常用心的文章,成熟稳重的文字后面支撑的是作者那颗敏感、感恩的心灵,让我们也跟随着一起流泪,一起坚强前行。余下的三篇都是我们本地作者的文章。其中,李丽琴的《古城里》和左中美的《旧故乡》都带着女性的柔情清丽,文字优美、淡然,灵动,她们笔下无论剑川还是漾濞,都让人产生了能悠然生活其间的美好向往。张旗的《故乡的冬天》则写得热闹蓬勃,充满生机,那满满溢出的甜蜜和温馨,让我们不得不感叹:“这样的冬天不太冷。”

猜你喜欢

果农故乡
樱桃红了,果农笑了
故乡的牵挂
田间地头“惠”果农
富士苹果 哪些品种受果农欢迎
专家当保姆 果农心里稳
走在故乡
坐上这趟车去“云的南方、花的故乡”
流翔高钙为果农把脉支招
苹果价格大涨 果农是贮是销
月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