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拨课例研究之弦 谱教师成长之曲

2015-06-02武梦芸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例研究专业成长幼儿教师

武梦芸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成了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基于在《指南》的背景下,本学期我园通过解读园本教研的基本方式——课例研究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来探讨课例研究的几种常用模式即常态课例、主题课例、同课异构、渐进课例、再现课例等。通过课例研究,培养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课例研究;幼儿教师;教研模式;专业成长

《指南》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对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提出了科学、具体的目标与要求。那么,在此背景下幼儿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成长有哪些期待与困惑?我们以往的培训内容、教研方式能不能继续满足教师们专业成长的需求?在教研的模式、内容等方面还需要做哪些调整?为了了解上述问题,更好地促进我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我在幼儿园进行了小调查发现,最受老师欢迎,认同率高的是显性效果好的园本教研基本方式——课例研究。因此,我们在园本教研中依托课例研究为载体,把教师放到相应的教学情境中加以磨练,让其站在实践者、研究者、反思者的位置,通过对日常教学实践进行观察、分析、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一、悉心解读,向“课例研究”更深处漫溯

(一)在观课辨课中生长

在课例研究过程中需要广泛开展观课活动,教师主动参与,幼儿园教研组的教师群体一起合作探究。活动中,教师们会对各细节进行推敲,并对课堂呈现出的问题得以讨论解决,最后齐研课,提出自已的主张或观点,直到达成共识。

(二)在课堂实践中生长

在课堂上有效实践能促进教师调整课堂实践方案,而后搜集材料。教师注重个人实践,除了要尝试性地实践操作外,还要不断使自己对该课例研究材料的发展系统化。每个课例研究材料的完善需长期积累,需要研究周期不断地延绵。

(三)在比较研讨中生长

当教师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不足之处,通过比较与分析,实践与反思,在比较中有所发展。在实践中教师会关注自己的课例研究,及时转化至课例研究材料里。

二、在“模式”中探究,奏响课例研究的主旋律

(一)常态课例研究

常态课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形式和内容上更贴近教师,贴近幼儿,贴近现实。因此,对教师的常态课进行研讨,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真实问题,更有助于揭示教师深层次的默会知识和实践知识。

(二)主题课例研究

日常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或者普遍性的困惑,面对同样的问题或困惑,单凭个人的能力也许难以解决,有句话说得好:“众人拾柴火焰高”,依靠群体的智慧和力量,堡垒也许比较容易攻克。在具体实践中,我园教研组带领教师讨论并确立鲜明的主题并展开深入的研究。

(三)同课异构研究

同课异构就是选择同样的教学内容,让不同的教师进行各自的教学设计,然后再相互听课观摩,说长论短,研讨切磋。

如在一次在幼儿园教研活动中,我们同时以大班“白天和黑夜”主题中的“会变的月亮”这个教学内容开展了同课异构活动。每位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结合《指南》精神和幼儿实际重组、改造,做到“活用教材”。活动当天,当两种不同风格的教学活动展示在听课老师面前时,带给大家的惊喜是不言而喻的。

(四)渐进课例研究

渐进式课例研究就是我们将此研究分为“教学设计——课堂观察——反馈会议”三个步骤。让教师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交流互动中不断完善教学方案,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新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上或是教师参赛课、示范课等磨课上来开展。

(五)再现课例研究

再现课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录像的形式,将教学活动录下来,重现当时的教学情景开展研讨活动。

如这个月我们开展的研训活动月的主题内容是模拟上课,第一次是我们对教师进行模拟上课知识专项讲座。第二次是进行现场模拟上课,并拍摄教师们模拟上课的录像课。第三次是让教师们两两结对,针对视频课例录像进行自评、互评,并梳理文字总结。第四次是集体研讨。最后再请专家来园进行点评指导。

三、采撷专业成长点,课例研究促师展异彩

通过课例研究可以有效地为幼儿园教师寻找专业的生长点。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三个方面:

(一)培养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参与课例研究的人员形成了一个学习研究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既有横向的合作学习同伴又有纵向的专业引领者,即幼教专家、教研员、园长、骨干教师等,可以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提供有效的引领。

(二)增强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发现,我园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经验水平和具有不同研究经验的教师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并且,园教研组还针对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教学弱点,鼓励教师扬长避短,形成符合自身个性的教学风格。

(三)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课例研究研究过程中我们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搭建研究的平台,展示教学风采的舞台。如:幼儿园内定期组织新教师汇报课,师徒结对展示课、同课异构展示课、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专题活动研讨课等。在这系列丰富的活动中,即检验了课例研究带给实践智慧生长的效果, 又促使广大教师进一步的研究教学教法。教师们教育科研水平日渐提升。

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课例研究的深入开展,丰富了我园的教研形式,活跃了研究氛围,切实提高了我园的保教质量,教师们的学习意识、反思意识、合作意识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每位教师获得了自觉、幸福、智慧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振东.课例研究:值得推广的一种园本教研形式.教育导刊,2006,(7)

[2]刘占兰,廖贻著.《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1)

[3]张桃.运用课例研究促进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学前教育研究,2010,(2)

[4]朱翠平.教研活动应关注常态课教学.学前教育研究,2010,(3)

猜你喜欢

课例研究专业成长幼儿教师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关注细节?灵动分享?打造生态课堂
依托课例研究 成就高效课堂
网络研修与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基于课例研究下的高校英语教师学习反思
浅谈中职校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