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文本培养情意素质
2015-06-02李素红
【摘 要】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培养语文素养中渗透情意素质,更好的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文本是最好的切入点,作为语文老师切不可抛开文本架空文本,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个作者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他的内心情感和思想。我们可以利用文本的情感元素来点燃学生情感和思想的火花。
【关键词】语文素养;情意素质;文本兴趣点;动情点;思维点;美育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语文素养”也包含影响智力活动和智力发展的具有动力作用的个性心理因素——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无论语文教改如何改,课本怎么改,我们都不可能抛开文本架空文本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和形式,教学的和手段,都存在固有情意因素。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个作者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流露着他的内心情感和思想。那么教师利用文本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意素质呢?也就是利用文本的情感元素来点燃学生情感和思想的火花。
一、利用文本配图,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很多老师往往忽略语文课本中的配图,其实往往学生们一打开文本,反倒对文本的配图感兴趣,尤其小孩子对图画类远比对文字感兴趣,课文中在文字旁描绘的幅幅图画,会若隐若现地出现在学生脑海中,由画面学生再把它想象成文字,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配图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因此教师应利用文本配图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兴趣点,以利进一步激发内在情意。例如在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初读文本至书中配图那一页我发现班级骚动起来,有些思维活跃分子。于是我马上高速教学计划:请大家依据文中语句依次界定人物身份,依据越充分越好。学生们情意收拢,心思自然集中于他们的兴趣点,这们接下来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的情感活动。
二、利用文本情感,激发学生的动情点
文中的兴趣点对说学生们来说,是一些很神秘特别想探知的东西,所以吸引力很大,可是对文中作者所渗透的情感,他们会联系自己的情感实际和他们生活的经验去融入文本,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区认真体验感悟作者的情感, 使得自己再读文本时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文本和作者合一。如《岳阳楼记》文质兼美,作者抒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能很好地激励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可是现在的学生却奉行享受在前,吃苦在后的思想价值观,这时候教师适时的抓住文本的名句,饱含激情并联系时代赋予青少年的重任,让学生们认识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一定能让学生受到震撼,激发他们的志向,明白学习是为国家分担忧愁。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充分运用教材中卓有建树人物的思想言行,激励学生从小树立远大人生志向,会对树立理想信念、追求崇高的价值观产生良好和深远的影响,对他们一生学习都受益不尽。
三、利用文本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点
往往很多学生想当然的认为,语文无非是背背写写,跟文字打交道,记忆的东西比较多,用不着理性思维,到了初中语文老师务必要纠正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误区,纠正他们错误的思想观念。例如在教《伟大的悲剧》一文,引导学生探究茨威格为何不给胜利者阿蒙森作传,而充满激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悲壮的一幕?为什么阿蒙森的探险能成功,布斯科特却长眠于雪域?这些问题的出现已经让学生的情意活动越过了感知和体验境地,从而进入理性的思考阶段。教师则引导学生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依据,学生目光便落到尾段的主旨句上,进入引导学生将“心灵无比高尚”具体化,学生便豁然开朗,并进而得出高度概括的结论:文章写什么是作者写作目的的决定,进而明白,这个“伟大悲剧”后的深层次悲剧因素。通过这个问题探究,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理性,使学生们能关注文本背后深层次的东西,使得他们的情感更进一步发展。
四、利用文本审美,捕捉学生的美育点
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受理念的、实施的等众多因素的影响,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导致语文的美育功能不足以发挥。
课文到底有哪些美育点?或者哪些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呢?教材中蕴含的美,可以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言描绘和音乐演奏等方式表现出来,再通过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加之情感体验体现出来。如教《荒岛余生》我设计主体问:你从鲁滨逊身上学到了什么?认识能力较低的学生能说出我们要学生他勤力、有很强的处理能力;中等层次学生则会说出我们要学习他遇到困境时能通过读书打发时光,高等层次的学生则会说出我们要学习他身陷绝境时善于高速心态并通过行动逐渐改变现实的做法。诸如此类的审美点,能极大增强学生情意素质,老师必须凭借教材的情意元素感染学生,选准感情的激发来激起学生情感波澜。
我们不能将充满人性之美、最有趣味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应试训练”。语文教学影响着—个民族的表达方式及思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文本教学中情意素质的重要性,在语文文本教学中加强情意教育,以便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健全人格和深厚人文底蕴的人才。
【作者简介】
李素红,1995年6月哈师大毕业, 回母校工作至今20年,一直兢兢业业,曾荣获管理局优秀教师,庆丰农场首届十佳职工,县域人才,全国优秀实验教师等光荣称号,并聘为牡丹江管理局初中语文兼职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