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15-06-02于音
于音
摘 要:环保指标作为衡量各级领导工作效率的重要标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又以环境统计工作为主。该文详细阐述了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现状,并针对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加以分析,提出了在低碳经济范式下构建和完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低碳经济 环境保护 评价指标 措施
中图分类号:X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2(c)-0107-01
环境保护作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各级政府作为环境保护的执行者,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杠杆作用,把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以便于及时评估和改进环境保护问题。因此,深入对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早已迫在眉睫,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1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现状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是各企业污染防治情况的直接反映。首先,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与治理,主要包括农业和工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基本情况、企业排放三大废弃物,整理污染物与三废处理设备、环境污染的程度;其次,针对外部环境的保护,主要包括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排污费用的收取、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再次,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农业生态试点和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等;最后是环境保护自身建设整体情况[1]。
基于我国国情,已投入实行的环境评价指标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阻碍了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我国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不齐全,检测技术不高,准确度和可靠性低,缺乏时效性;其次,现有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与环境实际状况脱节,指标体系无法及时反映环境状况,仅通过年终调查总结来发现。其次,由于生活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的交叉排放,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加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缺陷;最后,环境保护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需从源头做起,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我国尚未建成完善、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 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条件
2.1.1 科学性
科学性基础作为环境评价结果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要求环保评价指标体系着力于科学层面进行设计和规划,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全方位把握低碳经济的特点,着重强调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设计过程中,一方面应确保环境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选用科学的评估方法,确保各项环境指标能客观的反映出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明确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将资源可利用率的提高、环境破坏程度的降低、节能减排等视为重中之重,努力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知,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应在以节能减排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重要基础。
2.1.2 可操作性
在设计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将这一指标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着重强调各项指标含义的准确性和各类计算方式的可操作性,进而更好地监督和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2.1.3 稳定与动态结合的基础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一项动态过程,其根据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不同,指标设置也不尽相同,相关工作人员应进行及时调整和细化。一般情况下,为了全面掌握低碳经济发展中的各项数据,从而确定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内容不能一直处于动态情况下,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即为稳定与动态相结合,其也是构建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条件之一,有助于全面了解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2.1.4 政策性
在设计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应综合掌握国内外各项形势,构建更具适用性和可行性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因此,工作人员还应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国际公约[2],统筹规划和设计符合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2.2 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的设计
2.2.1 指标的择取
低碳型环境保护主要由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两方面组成,是一项由社会、环境、科技、资源、经济等构成的复合系统,须从不同层面、不同侧面进行描述,进而构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多个层次的评价体系,便于对环境保护情况作出综合评价。其中,一级指标为低碳环保指数;二级指标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三级指标为反映国家或地区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一系列基础性指标。
2.2.2 评价指标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3],低碳型环境保护要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护环境,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二氧化碳减排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即为经济发展指标;低碳发展指标,其是衡量节能降耗和社会化低碳落实程度的重要标准;社会发展指标,主要是指采用恩格尔系数来评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指数,其也是低碳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标准;环境指标,绿地覆盖率是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和整个区域面积的百分比,覆盖率越高,植物吸附二氧化碳的总量也就越高,环保效率也随之增高;政策指标,低碳经济社会的构建必须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入手,明确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消费模式,而国家的战略政策直接决定了碳排放监测体系、统计体系等的建立,是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2.3 低碳經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作为一项核心内容,各级政府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衡量广大群众生产生活能否达到低碳要求的重要标准,是能否有效保护环境的重要准则,涵盖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治污力度、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技能减排等内容。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包括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空气污染降低率、污染物排放削减率、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全国GDP比重率等,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科技、资源等,各角度、各层次都受到了低碳经济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制约,以使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全面展开。
3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已投入实施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其的重视,实时跟踪和保护外界环境,及时纠正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充分掌握低碳经济的各项特征,不断总结和完善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为提高我国低碳型环境保护程度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乃江.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与生活,2014(16):93-95.
[2] 许力飞.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102-107.
[3] 刘雪丽.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9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