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视域下的男性形象
2015-06-01周玮王璐
周玮 王璐
摘 要: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女性更接近自然,而男性以自然为敌,但同时也注意到,造成性别压迫的根源是父权制,它不仅压迫女性,也使男性受到压抑和扭曲。基于这一观点,文章选取三位女性生态主义作家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具有生态女性主义特征的男性形象,探讨男性可以对生态女性主义做出的贡献,同时鼓励男性颠覆父权文化的压迫,与女性和自然之间和平相处,共建和谐的生活。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男性;父权制
中图分类号:I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06-02
随着生态女性文学的蓬勃发展,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塑造了众多的男性形象,女性在寻求自我的同时,也在逐渐认识男性的作用。一般来说,生态女性主义作家主要关注受压迫的女性,但艾丽斯·沃克、艾丽斯·门罗和简·斯迈利三位女性作家在关注女性的同时,还关注不同类型的男性人物,通过笔下的男性人物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位女性作家从女性的角度来书写男性,发掘出传统男性权威形象存在的危机,探讨男性如何回归未受父权制文化浸染的真我,实现男性更为人性化的生存。从而表明了她们的理想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即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一、鲁宾逊──从咄咄逼人的支配者到完成自我救赎的父亲
艾丽斯·沃克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是黑人文学最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沃克始终认为男子本身也是父权制社会的牺牲品,父权文化不仅对女性造成一种伤害,也歪曲了男人的心理和生活。
在《父亲的微笑之光》中,父亲鲁宾逊的形象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转变和发展过程。最开始,鲁宾逊是“父权制”的化身,他通过暴力干涉女儿的生活和自由。鲁宾逊“爱”两个女儿,希望能够把她们培养成符合白人上流社会标准的淑女。而这种爱实际上是建立在对女儿绝对的“所有权”基础上的一种自私的控制和占有。女儿的一切都要听从他的支配,即便是孩子的母亲也无权过问和干涉。父权制思想让鲁宾逊先生试图控制女儿的一切,包括女儿的取名权和性选择。鲁宾逊不顾女儿的身体形态和内心想法,强制她们遵守父权社会为女性设置的行为规范。他打着“爱”的幌子,行使对女儿的绝对“所有权”。在他眼里,女儿的一切只为父亲所有,不容他人的染指。鲁宾逊的占有是一种残暴的父权权力的体现,目的在于逼迫女性放弃自由之身,打造一个没有行动自由、没有独立思想的附属者,可是他最终也无法真正征服自己的女儿。
然而,父亲鲁宾逊的性格与形象是动态发展的。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沃克并没有把父亲的形象停留于“鞭打”的一瞬间,而是积极关注着父亲的转变。小说的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的愧疚和期待。鲁宾逊在亲手毁掉大女儿麦格德琳娜的爱情之后,因为大女儿冰冷的态度和小女儿的疏远而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尤其是当他死后,看到麦格德琳娜的自我堕落和苏珊娜对爱的迷茫,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应该对两个女儿的悲剧负责。当鲁宾逊死后,他主动与孟多少年马努列多的灵魂进行交流,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微笑之光”所表达的真正含义。鲁宾逊开始真心地忏悔,终于找到了灵魂的栖息之地,得到了女儿们的谅解。在此过程中,伴随着融入孟多文化,他实现了对自身文化和身份的重新建构,认识到了生命和爱的真正意义。鲁宾逊在父权制文化中迷失的身份终于苏醒。
沃克通过父亲鲁宾逊的救赎,提倡女性解放不能只是单纯地反对男性,而应该“在妇女团结的同时看到男人发展成长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女性的解放和自由还需要男性意识的觉醒和男性的积极参与。
二、本尼叔叔──慈悲与温柔共存的好男人
艾丽斯·门罗是加拿大当代著名女作家,享有“当代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之美誉,并于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门罗关注人物敏感丰富的内心世界,用简洁但考究的语言在平淡的生活中透露出浓烈的人生况味。
在艾丽斯·门罗的代表作《姑娘们和女人们的生活》中,第一篇短篇小说《沼泽路》讲述了一个朴实善良的男性人物──本尼叔叔的故事。与父亲鲁宾逊不同,本尼叔叔一直以具有女性气质的形象出现。门罗把他身上的女性力量描述得淋漓尽致,甚至超过了其本身的男性力量,这点我们从小说中随处可见。在生态女性主义看来,大自然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母亲,在父权制社会,男性往往破坏自然,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最终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但是本尼叔叔对大自然的依赖和热爱让他能够与大自然完全融合,不分彼此。他经常和孩子们在河边玩耍,对周围的河流、沼泽非常熟悉,仿佛整个沼泽地就是他自己的。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本尼叔叔把自己身上美好的女性一面完全表现出来。本尼叔叔对大自然的热爱还体现在他对待小动物的态度上,因为他的母性特点让他善待动物。他在房子旁边养了一只狐狸、一只雪貂和水貂当作宠物并细心照顾他们。林子里的松鼠们也经常跑来,大胆地在游廊的报纸堆里觅食。这一切为我们呈现出一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生态画面,同时,它也是爱丽丝·门罗对人与自然和谐的期望和憧憬。本尼叔叔的女性气质还体现在对于女性的宽容和慈悲上。他因为轻信了报纸上的征婚启事而上当受骗,相亲后领回了不到十七岁的女孩玛德琳还有她的十八个月大的女婴丹妮。玛德琳脾气暴躁而且有精神问题,不仅对本尼叔叔又打又骂还经常虐待丹妮,直到有一天玛德琳带着孩子失踪了。想到丹妮有可能受虐待,善良的本尼叔叔决定寻找玛德琳。本尼叔叔在此事上没有像传统男性一样去压迫、残害女性,反而是更加表现出了他的温柔、善良。特别是面对丹妮时,贝尼叔叔表现出了百般怜爱让小丹妮对他信任有加,躺在他的腿上,或者依靠在他的肩膀旁睡着。本尼身为一个男性却比女性更有爱心,他不会因为身处男权统治的社会中,就理所当然地去压迫女性、仇视自然。相反,他热爱自然、善待动物、喜欢孩子并且尊重女性。伟大的母性气质在本尼叔叔身上不断绽放。
门罗将本尼叔叔塑造成为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物形象,表现出了他的胸怀和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反对男性专制社会制度,保持生态的完整和平衡,要求恢复女性的社会权利和自由,从而使男性和大自然能够和谐共处。
三、杰斯·克拉克──自由奔放的女性意识唤起者
简·斯迈利是当代美国较有名望的女作家之一,因斯迈利对当代普通人的生活生动而深刻的描写,颇受读者和评论界的欢迎。她于199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一千英亩》,先后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和美国国家书评人奖。
杰斯·克拉克是《一千英亩》中的男性关键人物。杰斯·克拉克是女主人公吉妮邻居哈洛德·克拉克的大儿子。与小说里的其他男人相比,放荡不羁的杰斯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从某种程度上看,杰斯也是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结合的完美代表,更是女性在寻求自我意识之路上的唤醒者。在泽布伦县,杰斯的世界是不被旁人所理解的,他不愿像整日不断开辟土地,建设农场的其他男人一样每天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他我行我素,并离开家乡13年之久,坚持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一个人漂泊的日子给了他更多的自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让杰斯用全新的角度来对待大自然和身边的女人。
杰斯身上的女性气质十分明显。女人一直被看作是自然的象征和美的化身,杰斯体内也流淌着崇尚自然、追求美丽的血液。他的审美能力仿佛是与生俱来的,与大多数女性相同,他总能第一时间把握流行趋势,因此在泽布伦县的居民眼中,他的穿着考究且时尚。其他男人们在最热的日子都穿着工作裤、靴子,戴大草帽,可杰斯只穿跑步时穿的短裤,不穿衬衫,近乎全裸。杰斯聪明勇敢,懂得如何处理男女之间微妙的关系,看到自己的父亲干涉别人的父女关系时,他理智地选择了既粗暴又文雅的方式教训了父亲,从而化解了一系列矛盾。然而他的内心深处也有脆弱的一面。在吉妮面前,他毫无掩饰地哭泣,倾诉对逝去母亲的愧疚和对不幸死于车祸的未婚妻的想念。在吉妮眼里,杰斯是一个理智、勇敢而又值得信任的男人。在与杰斯的接触和交流中,吉妮爱上了杰斯。吉妮自少女时代身体就被父亲占有后,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奇怪的疏离感并失去了自己的女性意识,这种状况在她婚后也没有得到改善。不仅她的身体需要唤醒,她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也需要复苏。和杰斯在一起时,吉妮终于感到来自身体和内心的快乐。在杰斯身上,吉妮看到了自己渴望的爱情,“他满面微笑地望着我,手握着我的胳膊,把我拉到他跟前,吻我。”杰斯唤起了吉妮对自己身体的喜爱,在吉妮情感和意识的复苏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吉妮最终走出了父权制的家庭,开始了自己独立的新生活。
斯迈利笔下的杰斯漠视父权制社会的标准而按照自己内心的标尺去开创自己的生活,杰斯积极乐观、坦率真挚,享受与自然和女人相处的美好时光,用自己的男性魅力去唤起女性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斯迈利对男性人物杰斯的正面描述,再现了生活的本真。
鲁宾逊由咄咄逼人的父权制代表者转变为反省自己行为的忏悔者。本尼叔叔细心谨慎、温柔善良,是生活的顺从者。杰斯洒脱自如,享受生活,不仅做自己生活中的上帝,还是女性自我意识苏醒的唤起者。三位男性人物代表了男性觉醒的发展过程,也体现了三位作家对男性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盼。那些企图征服自然,伤害女性的男性往往是痛苦的,而最终也大被自然所遗弃。反过来,那些懂得尊重自然、爱护女性的男性最终也会被大自然所接纳、拥抱。女性的解放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男性的支持,女性应该得到男性的尊重,从而逐渐改变根深蒂固的男权主义思想。只有男性和女性共同的解放,才能使女性摆脱精神枷锁,真正获得自由。
参考文献:
[1]韦华.对爱进行新思考──解读《父亲的微笑之光》[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5(11):76-77.
[2]李洪辉.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8):53-55.
[3]季君君.论生态女性主义之“和而不同”思想[C]//文学与环境武汉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8:5.
[4]王哲.浅析艾丽丝·门罗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2):32-35.
[5]孙娜.对小说《一千英亩》男性主人公气质的解读[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2):17-20.
[6]简·斯迈利.一千英亩[M].张瑛,朱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