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2016-12-07许颖李忠霞
许颖 李忠霞
[摘要]1995年,李安执导了根据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影片上映后便好评如潮,并且席卷各大电影类奖项。原著小说充满了女性主义精神,是女性主义文学的启蒙之作,但编剧艾玛·汤普森却将影片定位于完全的商业性电影。实际上,影片中却处处都表现出与女性主义的联系。文章从电影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契合、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削弱以及背反三方面出发,分析《理智与情感》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表现。
[关键词]《理智与情感》;生态女性主义;父权社会
1995年,李安执导了根据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影片上映后便好评如潮,并且席卷各大电影类奖项。奥斯汀在其原著中讲述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绅士和淑女们的生活以及爱情故事,这部著作被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启蒙之作。但是,电影《理智与情感》的编剧艾玛·汤普森却极力否认影片与女性主义之问的联系,并且一再强调其商业电影的定位。而事实上,电影中处处都体现了与女性主义的关联。虽然有些评论者认为电影实现了对原著的高度还原,但这种观点有待商榷。
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流派分支,它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第三次女性主义浪潮,生态女性主义的实质是自然的女性主义,不仅继承了女性主义的经典理论,并且开辟发展了新的理论思想方向,生态女性主义倡导者们强调女性与自然的联系,主张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都根源于父权社会的男性中心主义思想。奥斯汀通过小说所传递的强烈的生态女性主义精神,在电影中被改编成不同的模样。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倾向是统一的,电影中对于生态女性主义却有三种倾向,分别是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契合、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削弱以及背反,文章即以此入手对电影进行分析。
一、《理智与情感》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契合
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是生态女性主义的核心信念。无论是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与压迫,还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暴行和破坏,都是男性至上主义的产物,电影《理智情感》中将女性的命运变化与自然景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表现手法,正是契合了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
首先,《理智与情感》中,达什伍德两姐妹的爱情萌发地契合生态女性主义的观点。电影中主要出现的场景有两个,分别是达什伍德家族的诺兰庄园和德文郡乡村的巴顿小屋以及周边的自然环境。电影以达什伍德家的两姐妹埃莉诺和玛丽安各自的爱情为主要的故事线索,埃莉诺和嫂子芬尼的弟弟爱德华在诺兰庄园相识相知直至相爱,但是这种爱是克制保守并且充满压抑的情绪;而妹妹玛丽安的爱情故事则发生在自然美丽的德文郡乡村,这段爱情也如活泼外向的玛丽安一样自由奔放。就这样两个风格迥异的地方萌发了两段不同的爱情,象征着财富的诺兰庄园虽然雄伟庄严,却掩盖不住人工设计在自然环境面前所显现的阴沉,在没有人情味的诺兰庄园发生的爱情故事也是令人紧张压抑的。埃莉诺与爱德华偶有的温馨甜蜜的场景,则都与美妙的自然环境联系起来。如,埃莉诺在窗前的桌子上计算着家庭支出,而窗外则是自己的三妹玛格丽特与爱德华练习剑术,爱德华人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心却在埃莉诺的身上,他与埃莉诺打招呼,而玛格丽特则把握机会刺中了他。再如,爱德华与埃莉诺在庄园旁平坦的草地上散步,两人骑马在河边的羊群边缓行,两人并肩走向通往树林深处的小路等,这些都是二人爱意的展现。与姐姐不同,在淳朴自然的乡村发生恋爱的玛丽安,寻到了与姐姐截然相反的爱情。玛丽安的爱情是激情四射的,她在被约翰·威勒比搭救之后,就对其暗许芳心。等到威勒比次日来看她,二人关系已经十分融洽。及至玛丽安乘坐威勒比的金色马车在乡间小路上狂奔,二人的甜蜜已经是众人眼中的风景了。浮夸的金色马车和一路卷起的烟尘,为这段情感的未来埋下了些许阴影。由此可见,影片将不同的自然景观匹配上女性不同的爱情故事。这种将女性与自然紧密结合的电影手法,正是对生态女性主义最直接的体现。
其次,电影中自然环境变化与女性命运转变的生态女性主义结合。影片的生态女性主义倾向,除了表现在将自然景观与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相结合外,另一种表现形式则是自然环境的变化与女性命运变化的同步搭配。虽然有的观众可能会认为,电影中出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只是为了配合电影剧情的需要。其实不然,电影中每一次自然环境的变化,都配合着女主人公们命运的转变。电影第一个画面,便是黑夜诺兰庄园中一棵树叶凋落的干树,而随后的场景就是老庄园主人在这样的夜晚死去,而他的遗产按照法律只能留给儿子。在这里,干树落叶和黑夜不仅仅是单纯的电影画面,它还预示着达什伍德家的四个女人黑暗命运的开始。并且电影中有两个重要的雨中场景,即玛丽安与威勒比第一次在雨中相遇,以及布兰登上校救回在雨中昏倒的玛丽安。同是玛丽安,却在这两场雨景中经历了不同的命运。第一场雨中,玛丽安在山坡扭伤脚踝而被英俊潇洒的威勒比救于危难之中,这场雨带给了她视为命运注定般的爱情,但这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却也如暴雨般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而在另一场雨中,玛丽安因为失恋伤心过度而昏倒,这次救她的却是布兰登。这场雨冲去了她对威勒比冲动的爱情,但却带给她如晴天一样温暖的布兰登。而布兰登在草地上给玛丽安读诗的场景,二人与美妙的自然相映成趣,这预示着二人情感的坚定以及未来的美好。电影中的女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多变的天气也预示着她们未知的命运。
二、《理智与情感》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削弱
编剧艾玛·汤普森为了迎合制片人的取向,在改编剧本时有意而为地将奥斯汀原著中的女性主义精神进行了大量的删改,而使之成为商业性的电影内容。改编后的影片中所呈现的对于女性主义倾向进行削弱处理的部分,主要是重新塑造了男性形象和改变了故事终结点两方面。
首先,电影中所塑造的男性人物都是善良的形象。在原作小说中,奥斯汀笔锋尖锐地痛批了男权社会给女性带来的不公平待遇,无论是生态女性主义还是普遍的女性主义理论,都反对男性中心主义以及男权社会所产生的道德规范。电影中却将原著里只追求金钱和社会地位而无视女性感受的卑鄙角色重新包装成善良的形象。例如,最典型的反面角色威勒比在小说和电影中都有一个悔恨的场景,在小说中他悔恨是因为本来可以轻松地继承财产,结果却大费周章才得到,归根结底他是为了金钱而悔恨;然而在电影中,威勒比骑着马站在与玛丽安初遇的山坡上伤心地望着幸福地嫁给了布兰登的玛丽安,影片中威勒比的悔恨原因变成了没能娶到玛丽安。同时,在电影的另一个场景中,布兰登告诉埃莉诺关于威勒比的劣性后他又强调了一句:“其实那天威勒比确实是打算向玛丽安求婚的。”这样一句话就将威勒比的背叛归咎于金钱而不是他的本意,原本卑鄙的伤害女性的男人们,在改编的电影中都被塑造出善良的一面,也将那强烈的女性主义精神削弱了。
其次,电影结局并没有交代达什伍德两姐妹婚后的生活状况。婚姻生活是父权社会文化的典型产物之一,也是男权思想对于女性最大的束缚。在男权社会所规范的准则中,婚姻和家庭是女性的最终归宿,女性一旦走入婚姻,进入家庭,她们相对于男性的从属地位便更加不可改变。《理智与情感》中呈现了一个金钱、社会地位以及男性至上的社会环境,法律规定着只有男人才能够继承财产,而妻子、女儿只能靠少得可怜的收入维持生活,因此导致她们必须依靠男人。然而她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又限制她们跨越阶级去追寻幸福,所以她们不能选择爱情,只能找一段合适的婚姻。性别歧视和男权至上等问题,都是生态女性主义长期讨论的议题。而电影中,即使暴露了相关情节或是内容,也没有提出质疑。同样,在小说的结尾奥斯汀以大量的笔触描写了埃莉诺和玛丽安的婚后生活,她想借此向世人传达即使女性在祝福中走入婚姻殿堂,也不代表她们摆脱了父权社会的枷锁,她们只不过是顺着男权的要求将自己束缚得更加紧固而已。这些内容在电影中并没有得到任何说明,只是将画面定格于玛丽安幸福的婚礼,以这种方式掩盖了生态女性主义对于男权的尖锐批判。
三、《理智与情感》对生态女性主义的背反
电影《理智与情感》中,无论是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契合,还是削弱,从本质上来讲都没有与原著主题偏差太大。但是影片中所体现的反女性主义倾向的内容,却是对原著精神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首先,电影内容过度强调了女性对于父权家长制的依赖。生态女性主义提出人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女性的压迫,分别源于人类至上和男性至上的男权社会思想。男权社会规范否定着自然价值和女性价值,并且倡导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女性,都要依靠男性而存在。而生态女性主义则主张女性的智力,特别是在理性情绪的控制能力方面,不逊色于男性,甚至超越他们。但是这些观点在电影版本的《理智与情感》中被完全颠覆了,电影开场便交代了诺兰庄园老园主即将死去,而根据法律的规定在他死后所有财产将由儿子约翰继承,这段影片内容本应该是在暗示男权社会的不公平规则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但是电影的叙事手法却将其扭曲成正是失去了丈夫和父亲的庇护,才导致了达什伍德家的女人们的悲惨经历。电影用这种方式诱导并试图让观众相信,女性的生存需要依靠男人。不可否认,在18世纪的英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还十分低下,她们没有选举权,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十分有限。而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束缚,也使她们安于做家庭中的“天使”。但奥斯汀对这种成规是有一定看法的,影片却没有展现出原著中的反抗精神。影片的最后呈现的玛丽安幸福的婚礼场景,也是在试图说明女性追求自由的幸福只会失败,最好的选择只能是嫁给有钱、有社会地位的男人作为依靠。电影以失去父权的悲剧开始,又以重新获得男权的庇护为结局,贯穿始终地强调了女性对于父权家长制的依赖。
其次,电影积极宣扬了与父权社会规范相契合的浪漫爱情。电影版的《理智与情感》完全再现了好莱坞主流低俗的爱情故事模式,其荒谬的浪漫爱情与奥斯汀在原著中所表达的爱情态度截然相反。奥斯汀所赞成的理智冷静的爱情观,是对男权社会的反抗。因为浪漫的爱情是父权社会为女性的身份位置所预设的定位,女性只有陷入爱情才会走入婚姻和家庭,所以,奥斯汀反对浪漫爱情就是反对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控制。然而在电影中,汤普森将这种坚决的态度变成了对浪漫爱情的歌颂和无限的追求,虽然李安导演也对于汤普森的荒谬浪漫爱情不解,但是作为一个男性导演还是心存男权的优越感,所以在影片中还是出现了许多浪漫爱情的元素。如,当詹宁斯太太说要带着大家去参加伦敦的社交季时,每一个女性都非常开心。这些社交派对就是为了让女性与男性接触并早日恋爱结婚的场合,而这些女性没有拒绝反而是欣然接受,这说明追求爱情和婚姻已经不只是男权对女性的单方面思想灌输,而是已经被女性自身所接受并认同。
虽然电影《理智与情感》从剧本改编、执导到后期制作都没有从主观上考虑到女性主义的倾向性问题,但是影片的内容和呈现的效果确实是处处体现着与生态女性主义之间的联系。即使这些倾向性的表现与原著的观念不尽相同,但是并不妨碍我们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它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