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三姐文化的地域传播研究

2015-06-01韦志巧

河池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宜州刘三姐西江

李 波, 韦志巧

(河池学院 1.图书馆; 2.学报编辑部 广西 宜州 546300)

刘三姐文化的地域传播研究

李 波1, 韦志巧2

(河池学院 1.图书馆; 2.学报编辑部 广西 宜州 546300)

刘三姐文化起源于西江中下游地区,其传播主要依靠水路交通,沿珠江水系大小支流、沿海,由源头区域向四围传播扩展。其路线大体以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分五路传播。清代以后广府文化在珠三角地区壮大、粤语沿江西进,桂东、桂南、粤东等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广府化”、“粤化”,这些地方的原生的刘三姐文化逐渐衰落,刘三姐文化的中心区域便开始向“粤化”程度较低的桂西北、桂西地区转移。

刘三姐;文化;地域传播

前言

刘三姐被广泛认为是中国南方民间歌谣的始祖,得“歌仙”、“歌祖”之名,受到南方壮、汉、瑶、仫佬、毛南等诸民族的尊崇,享誉海外,乃至成为广西的文化符号。刘三姐文化的源起和传播发展经历了从草根到庙堂、到市场,从口头到文本、到大众传媒的演进,反映出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下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关于刘三姐文化的传播、发展、变迁,钟敬文、覃桂清、任旭彬、李慧等多位学者从文艺学、民族学、社会学、传播学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刘三姐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同时也是其地域传播扩展、变迁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笔者试图从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出发,以刘三姐相关的历史文献、口传文化、民间信仰的地理分布为切入点,对刘三姐文化的历史传播作全景式的观照,考察刘三姐文化的源起、地域扩展和变迁。

一、刘三姐文化的地域分布

与刘三姐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口传文化、民间信仰是刘三姐文化的重要表征和载体,蕴含有丰富、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是我们研究刘三姐文化传播历史的重要依据。历史文献主要包括历代史志、杂著中与刘三姐(又名刘三妹、刘三娘、刘三女太、刘三婆、刘仙等)相关的文字记录。口传文化主要包括各地民间口头流传的与刘三姐相关的传说、歌谣、地方风物言说。与刘三姐相关的民间信仰则主要指各地民间与刘三姐相关的土俗神崇拜,习俗禁忌,以及相关的山川、洞窟、造像、遗迹。

对刘三姐相关历史文献、口传文化、民间信仰资料的系统整理始于上世纪60年代。1960年,广西人民出版社整理、编辑出版《“刘三姐”资料汇编·第1辑》,搜集古代文集、地方史志、民间传说中有关刘三姐的资料21种。[1]1992年覃桂清先生出版《刘三姐纵横》,作者在大量文献搜集、田野考查基础上,整理出民间传说、民间信仰和地方风物言说资料60余种,并按叙事类型、地域系统进行了分类。[2]2007-2014年,河池学院图书馆先后编辑整理《刘三姐研究资料集》《刘三姐历史文献汇编》,共整理出民国初期以前与刘三姐相关的历史资料52种,分成杂著和文集,诗词、歌赋、游记,方志等三大类,又分别按时代或地域编次。[3][4]

综合上述成果,以及笔者搜集和掌握的其它资料,反映出与刘三姐文化相关的文献、口头资料十分丰富。在时间维度上,前可上溯到五代时期,后迟至20世纪90年代;在空间维度上,其分布区域包括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海南、江西、台湾、香港等8省(区)91个市县。主要集中在两广地区,其它省份只是有零星的分布,如图表1。

图表1 刘三姐文化地域分布统计表

二、刘三姐文化的源头

关于刘三姐文化的源头,牵连着刘三姐的出身地,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观点有以下三种:其一,刘三姐为广东阳春或新兴人。阳春县通真岩有五代后梁时期石刻“刘仙三姐歌台”,是目前已知关于刘三姐时代最早的文字记录。[2]84南宋王象之所著《舆地纪胜》卷98三妹山条记:“刘三妹。春州人,坐于岩石之上,因名。”[5]广东地方史志亦多记刘三姐为阳春人或新兴人。

其二,刘三姐为广西贵县人。主要的依据是明代孙芳桂所作《刘三妹传》确指:“歌仙名三妹,其父汉刘晨之苗裔,流寓贵州西山水南村…。”[2]261-262古代浔州(府治在今广西桂平)方志、清代王士祯《池北偶谈》、闵叙《粤述》皆袭孙芳桂之说。清代《阳春县志》亦改明代县志所载刘三姐为新兴人的说法,言“刘仙姑不知何许人,或云产于广西贵县,仙径所谓白石山。”[4]22

其三、刘三姐为广西宜山人。《庆远府志》《宜山县志》记刘三女太为“相傅唐时下涧村僮女”。[6]60年代电影《刘三姐》以及其后歌舞剧《刘三姐》即取此说。由于刘三姐经典影视作品的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刘三姐产于宜州之说被世人广泛接受。

此外,各地方志和民间传说中还有刘三姐是广西扶绥、富川、贺州、蒙山、平南人,广东吴川人、湖南江华人等不同说法。伴随各地文化旅游开发的热潮,对于何处是刘三姐故乡的争论远未平息。

图表2 “刘三姐文化圈”文化遗存分布图

与刘三姐相关的历史文献、口传文化、民间信仰是刘三姐文化重要的历史遗存,其分布地域构成了一个“刘三姐文化圈”。如图表2“刘三姐文化圈”文化遗存分布所示,刘三姐文化遗存大体以两广为中心密集分布,邻近贵州、湖南、江西、海南、台湾零星分布,呈现出由中心到边缘,遗存数量由相对密集向稀疏变化的特征。对照学界对刘三姐源起两广地区的共识,这一特征反映出某一文化事象在其源头地带往往有较大的影响力,相关历史文化遗存相对密集,其扩展、辐射地带由于影响力下降,相对稀疏。笔者认为,同样的规律也应适用于“刘三姐文化圈”的核心地带——两广地区。观察两广地区刘三姐文化遗存的分布,大体以黔江——浔江——西江(传统所称西江,西江梧州到三水段)沿线地区为中心,四向扩散,由密集渐次稀疏分布,特别是向粤东、桂西、两广南部三个方向最为明显。参考文献记录,最早有关刘三姐文字记录见于广东的新兴和阳春、广西的贵港、桂平,大体上都在这个中心的区域范围内。在这一区域中,有关刘三姐的文献记录从五代末期到宋、明、清,传承有序、可相互参证。明代浔州官吏孙芳桂所作《刘三妹传》,是有关刘三姐身世最早、最完备的传记,指三姐产于贵县。与此相对照,两广的刘三姐文化版图中并没有出现以桂西北地区为中心,向周边扩散,文化遗存由密集渐次稀疏的情况。古代宜州地区有关刘三姐的文字记录,迟至清代才出现。综合上述情况,笔者认为由于各种历史记录、口头传说存在诸多不同的说法,难以调和,刘三姐的出身地究竟具体在何地,难以确证。但从刘三姐文化历史遗存的地理分布特点,以及文献记录的参证来分析,刘三姐文化的源头地带应在西江中下游(现代意义的西江,包含南盘江、黔江、浔江、西江)桂东和粤西地区,而并非桂西北地区。

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刘三姐文化的源头输出地,与它在两广地区经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密切关联。西江中下游地区处于两广版图的中心位置,水路通达,开发较早。早在汉代广州、合浦、徐闻、贵港、梧州等地就设有郡县,商业活动和对外贸易兴旺,广信(今广东封开)更是岭南首府。宋代,郁林州(今玉林)是广西食盐的运销中心。明清时期,两广总督先后驻节梧州、肇庆。清代,梧州成为两广经济交汇枢纽,广西经济的中心。广东经济水平高于广西,粤商大举西进,主要就是通过西江大小支流进入广西各地。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是岭南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发达的商业,活跃的贸易,使带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随着人们的商业活动、移民迁徙,不断输出,影响周边地区。如历史上在桂西北地区流行的龙母、三界神崇拜就反映出来自西江中下游地区文化的影响。《舆地纪胜》和《庆远府志》记载,宋代时宜州有龙母庙[5]3525,清代时宜州、天河、思恩等州县有三界庙[7],分别供奉龙母、冯克利。龙母,传姓温,广西藤县人,落籍广东德庆,行道于西江梧州、德庆、肇庆地区一带,抵御水、旱灾害,救死扶伤。冯克利传为广西贵县人,仙化于苍梧江口,护佑人舟楫平安。这两个神祗均是来源于西江中下游地区的保护神,不难看出历史上西江地区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笔者注意到在贵港、阳春、宜州三地有关刘三姐身世的文献记录和传说中,贵港、阳春两地着重擅歌、赛歌、修仙、仙化等主题,宜州则着重擅歌、漂流、仙化主题。从主题的差异看,宜州与江河相关的 “漂流”主题是贵港、阳春两地所不具备或不突出的。三地皆临江河,都有舟楫之便。分析贵港、阳春缺乏“漂流”叙事元素的原因,笔者认为此两地的记录可能保留的是刘三姐文化源头、输出地的原生形态,更强调当地性。而宜州的传说,则更多显示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人的迁徙流动等元素。比较之下,有外来文化接受、融合的一些隐性特征。从这一点看,也侧面支持了笔者认为刘三姐文化源出西江中下游地区的观点。

三、刘三姐文化的传播路线

观察刘三姐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不难发现另一个特点,即文化遗存主要分布在珠江流域沿江、广东沿海地带。如红水河沿线、柳江沿线、浔江和西江沿线、桂江沿线、北江沿线、广东沿海等,多呈带状分布,尤以沿江、沿海州县居多,这一分布特点反映出水路交通是刘三姐文化传播最主要的途径。

“刘三姐文化圈”的中心地带——两广地区,以及港澳、海南在五岭以南,古称岭南或岭外,地形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陆路交通困难。岭南地区多属热带、亚热带气候,降雨丰沛,水源充足,河网纵横。由西江、北江、东江为主构成的珠江水系贯穿两广,汇入南海。西江在广西有红水河、柳江、龙江、黔江、郁江、右江、贺江、桂江等发达支流。西江、北江在广东境内也有罗定江、新兴江、绥江、连江等众多大小支流。桂江通过灵渠北连湘江,可达湖湘。红水河上游南盘江、北盘江则通达滇黔。由于水路四通八达,所以岭南地区自古水路交通发达,水路成为岭内外人员往来、商贸物流的最重要交通方式。如历代中原移民迁徙岭南,或由湘江下桂江、西江,或经赣南下北江、西江,进入地势平缓,耕地较多的桂东、桂南、桂中、珠三角和粤东地区。宋代广西各地的食盐产自于沿海钦廉地区,以郁林州为储运、分销中心,依靠水路运销桂林、宜州、象州、贺州、邕州、贵州、梧州、浔州、昭州等地。明清时期,广东食盐则以梧州为中心,依靠西江大小支流销往广西各地。古代两粤地区市镇、圩市的发育、布局也基本上因水而兴、沿江海分布,如广州、肇庆、封开、江门、湛江、廉江、梧州、贵港、桂平、柳州、桂林、南宁、玉林、贺州、宜州、合浦等。《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研究》对清代广西城市进行过统计,清后期广西123个府治、州治、县治城市中,90%以上有江河流经,可谓“无江不城市”。[8]490-491刘三姐所代表的民间歌谣文化是一种口传文化,主要以人为传播载体。因此,其传播必定是依靠人的流动、迁徙来实现。而各地之市镇、圩市往往因商品交易,成为各地、各族人民交流、互动的重要空间,成为各种文化传播、扩散的重要枢纽和节点。古代两粤地区城市分布的格局和水路交通的突出重要性,决定了刘三姐文化传播主要依靠水路交通,通过人们的经济来往、文化交流、移民,从其源头地区向周边地区扩展。

水路交通是刘三姐文化广泛传播的主要路径。这一点在各地的刘三姐传说中也有充分的反映。如《宜山县志》中称刘三姐落水后,顺水飘流至梧州,被人捞起祭为龙母。柳州民间传说刘三姐被害漂流至柳州。广西东兰县民间传说刘三姐沿红水河坐船到东兰。广西三江民间传说三姐坐竹排到六甲,遇大水,隔浪唱歌,故其歌声音高亢。广东阳春民间传说刘三姐兄妹乘竹排从广西贵县到阳春,顺漠阳江到春湾。广东梅县传说大埔罗秀才载一船歌书沿韩江到松口遇刘三姐。又言三姐与其弟坐船沿梅江而下,水路传歌,后从潮汕出海,传歌到台湾。[2]以上有关泛舟、漂流的叙事元素,都说明了当时江海和水路交通在刘三姐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

另外,刘三姐文化通过水路传播,还反映在某些地方刘三姐崇拜与水神崇拜的融合上。龙母是西江流域地区民间崇拜的水神,源于西江流域广东德庆一带,后沿西江渐次扩展至广东肇庆,广西梧州、贺州、平乐、宜州等地。刘三姐与龙母原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传说体系,但在广西一些地方,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出现了与龙母传说合流的情况。如《富川县志》言刘三姐生于富川淮溪,与白蛇交合,后生子俱为龙。三姐死后,邑人以神祀之,后屡著灵异,被朝庭敕封为淮南王。[2]75《宜山县志》中记刘三姐落水顺水飘流至梧州,被州人捞起祭为龙母。[2]65刘三姐与龙母形象的合流,除了两者都被民间视为地方保护神的原因外,她们的传说都与水路交通有密切关系也是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刘三姐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水路交通,沿珠江水系大小支流、沿海,由源头区域向四围传播扩展,其路线大体以西江中下游地区为中心,主要分五路传播:第一是向西经郁江向广西左右江地区传播;第二是向西北由黔江向广西、贵州红水河流域、广西柳江地区传播;第三是向北由西江向广西桂江和贺江地区、湖南地区传播;第四是向北由西江向广东北江地区传播;第五是向东通过广东东江的延伸,到达梅州地区,然后通过梅江传播,并辐射到赣南客家人聚居地。另外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台湾等沿海地区,刘三姐文化沿独自入海的河流,如南流江、鉴江等,由内陆辐射传播至沿海的某些地方,然后沿海或跨海传播。

四、刘三姐文化中心的地域转移

西江中下游地区民间广泛流传有刘三姐的传说,如肇庆、新兴、阳春、德庆、封开、梧州、苍梧、平南、桂平、贵港、玉林等地。除各地的方志外,还有《始造歌者刘三妹遗迹》《刘三妹传》《刘三妹歌仙传》《广东新语》《池北偶谈》《粤中见闻》《洞溪纤志》《坚瓠集》《粤东闻见录》等一大批集中于明末清初的文献,记录有刘三姐产于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在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的内容。相比之下,其它地方有关刘三姐的文献,数量少且相对零散,时代也更晚。综合以上情况,笔者认为迟至清初,刘三姐文化在西江地区表现活跃,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是当时整个岭南地区刘三姐文化的中心。

诗性思维和表达,歌咏的日常化、社会化,对刘三姐崇拜是刘三姐文化的重要特征。从这特征观察当下岭南各民族的文化生态,我们可以发现喜爱和擅长山歌、延续古老歌圩风俗、尊崇刘三姐等这些文化表现,目前已鲜见于西江中下游地区,而主要集中在广西桂西左右江、桂西北红水河和柳江流域的百色、河池、南宁地区,特别是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并主要表现在壮、苗、侗、毛南、仫佬、瑶等少数民族身上。有学者根据广西语言的分布,将广西分为百越土著文化区、汉族移民文化区。如图表3[9]30-31百越土著文化区主要在桂西、桂西北、桂西南,汉族移民文化区主要在桂东、桂南、桂北和桂东北。当下,刘三姐文化现代传承的地域大体和百越土著文化区的范围亦相当。观察刘三姐文化历史遗存地域分布、现代传承地域分布,可以发现清代以后,刘三姐文化在广东、桂东、桂南等地区逐渐衰落,其影响范围由整个岭南地区逐步缩小在桂西、桂西南、桂西北等地区,刘三姐文化的中心区域也发生相应的转移。这一变化趋势,与清代以来,汉族移民大规模南迁到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耕地丰富的珠三角、西江中下游地区,广府文化不断壮大,并沿西江西上不断同化桂东、桂南等地文化,当地方言逐步被粤语取代的趋势是一致的。

图表3 广西语言分布图

刘三姐所代表的歌谣文化是一种口头文化,它与语言有很强的共生关系。刘三姐文化是百越地区各族人民与早期北方移民共同创造的一种文化,至少在明代就广泛传播,即流行于少数民族,也流行于移民土著,并与方言密切联系。清代以后,随着北方汉族大规模移民珠三角、西江地区,在汉族移民各民系文化中,广府文化凭借强大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形成独特的文化面貌。清代以后,大量粤商溯江西上,沿西江大小支流进入广西各地,并成为许多城市、圩镇的主要商业力量。广府文化以此在广西广泛传播,在这一过程中,粤语逐渐排挤、取代了当地原有的方言成为交际通用语言。如壮族集中的邕宁县,清代30座圩镇中,纯操粤语者11座,粤语为主者15座,纯壮语或壮语为主者仅2座。由于方言的衰落,相关的口头文化便日渐衰退。[8]430例如,桂西左江流域的宁明县,壮族人口占77.1%。在县城、圩镇通用粤语交际,壮语交际局限于乡村壮族群众,唱山歌、赶歌圩习俗多局限于乡村操壮语的群众,语言与歌谣文化的紧密关系可见一斑。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代以后广府文化在珠三角地区壮大、粤语沿江西进,广西桂东和桂南、粤东等西江中下游地区迅速“广府化”、“粤化”,这些地方的原生的刘三姐文化逐渐衰落,刘三姐文化的中心区域开始向“粤化”程度较低的桂西北、桂西地区转移。

建国以来,由于政治、文化、市场等多种机缘,桂西北的宜州在刘三姐文化的传承、发展上一支独秀,一跃成为岭南刘三姐文化的新中心。上世纪50年代,宜州文艺工作者立足于地方山歌艺术,挖掘民间刘三姐传说,创作了第一个《刘三姐》舞台剧本,排演第一部《刘三姐》戏剧(桂剧),引起轰动,掀起了全区规模的《刘三姐》大汇演热潮,并走进了中南海,形成全国性的影响。60年代,电影《刘三姐》在全国上映并流传海外,刘三姐来自庆远府(今宜州)被世界范围所认识。2004年,“下枧河流域刘三姐歌谣文化生态保护区”被广西确定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2006年,宜州申报的“刘三姐歌谣”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宜州以“三姐故里,宜人之州”口号,大力发展刘三姐文化旅游,开发了“刘三姐文化旅游节”、“刘三姐故居”、“刘三姐文化广场”、“刘三姐杯”、“全国山歌邀请赛”、“ 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等旅游项目和文化活动,将刘三姐打造成宜州的文化品牌。这些成就,充分反映了宜州作为新时期刘三姐文化中心的地位。

[1]“刘三姐”资料汇编(第1辑)[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1960.

[2]覃桂清.刘三姐纵横[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3]罗岗生,李莲芳.刘三姐研究资料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

[4]李波.刘三姐历史资料汇编[Z].非正式出版物.2014.

[5](宋)王象之.舆地纪胜[M].北京:中华书局.1992.

[6]宜州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宜山县志[Z].非正式出版物.2000:451.

[7](清)唐仁编纂,河池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庆远府志(点校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8]侯宣杰.清代广西城市发展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11.

[9]熊伟.广西传统乡土建筑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韦杨波]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Spreading of Liu Sanjie Culture

LI Bo1, WEI Zhi-qiao2

(Hechi University 1.library 2. The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Yizhou, Guangxi 546300, China)

Liu Sanjie culture originated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Xijiang region, and its spread mainly relies on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along the Pearl River water system, from the source area to spreading round about. Its spreading takes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Xijiang region as the center, spreading in five roads. After the expansion of Cantonese Culture in the Pearl delta region from the Qing dynasty, Cantonese goes westward along the river in the east, west, and north of Guangxi, and the east of Guangdong and so 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Xijiang region, and quickly cantonizes those regions, while the native Liu Sanjie culture gradually declines. The central areas of Liu Sanjie culture begin to move to the northwest and west of Guangxi regions which are areas with low levels of Cantonization.

Liu Sanjie; culture; geographical spread

K928.79

A

1672-9021(2015)03-0001-06

李波(1973 -), 男, 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地方文献,特色数字化文献资源开发。

广西桂学研究会第三批(2013年)立项研究课题“刘三姐文化资料集成”;河池学院校级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视域下刘三姐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研究”(20142D-H006)。

2015-4-20

猜你喜欢

宜州刘三姐西江
向往刘三姐的故乡
西江华彩路
西江苗寨
宾阳县召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资助工作会议河池宜州与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大美西江
梦圆西江
黄四姐牵手刘三姐 同心共筑旅游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