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络病理论“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2015-06-01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谢小英刘建强

西部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络病神经病通络

嘉士健,雷行华,黄翠华,嘉雁苓,谢小英,刘建强,肖 勇

1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2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3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基于络病理论“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

嘉士健1,雷行华1,黄翠华2,嘉雁苓3,谢小英1,刘建强1,肖 勇1

1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 四川 成都 610500;2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3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目的:观察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探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以“通络”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以“脉络瘀阻”为根结,以“益气祛瘀”“养津祛瘀”“补血祛瘀”“理气祛瘀”“除湿祛瘀”等各种“通络法”为指导思想,具体采用电针+刺血疗法+中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甲钴胺+普瑞巴林胶囊 +肌肉注射腺苷钴胺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VAS值、临床疗效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络病理论“通络法”指导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络病理论;通络法;电针;刺血疗法;益气活血通络汤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指因糖尿病引起各种病理生理改变而致的神经系统损伤,如果损害在周围神经,则以对称性或非单纯性疼痛麻木甚至神经功能麻痹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糖尿病人群的增加,糖尿病神经病变也越来越多,有资料显示超过50%的糖尿病病人有糖尿病神经病变[1],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目前,在控制糖尿病基础上,寻找中医药综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非常重要。中医络病理论在对疾病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对慢性病的认识和治疗方面更为明显[2]。古人早已有“病久必虚”“病久必瘀”“久病入络”和“久痛入络”的认识。本研究以“通络法”为指导原则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1年5月至2013年9月成都市新都区中医医院及成都市温江区红十字医院门诊和住院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60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性别不限,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疼痛值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有关糖尿病诊断及世界卫生组织(W H O) 1999年公布的诊断标准[2]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疼痛感持续存在,浅感觉减退和痛觉敏感,触痛明显,甚至轻轻触摸即可产生剧烈难以忍受的疼痛,呈现自发性闪电样或撕裂样疼痛,发作时常伴随较明显的持续性烧灼痛;3)出现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或消失以及多个系统的神经支配功能障碍,如便秘、上腹饱胀、排尿失禁等;4)疼痛视觉模拟V A S≥3。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s)

注:平均病程(月)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程。

组别 例数治疗组对照组P疼痛值/WAS 7.6±1.1 7.4±1.2>0.05 30 30性别(男/女)10/20 13/17>0.05平均年龄/年56.35±7.36 55.72±8.32>0.05平均病程/月10.18±2.64 11.52±2.56>0.05

中医诊断标准,气血虚弱:四肢窜麻软痛,伴面白,头昏眼花,四肢倦怠,气短懒言,心慌,舌淡苔白,脉细弱。肝肾不足:四肢窜麻胀痛,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耳鸣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气滞血瘀:四肢窜麻刺痛,胸肋胀痛,叹息,气不舒,舌红苔白,脉细涩;肺肾阴虚:四肢窜麻痒痛,口干眠差,易咳,舌红苔白,脉细。

1.3 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年龄50~80岁;中医辨证诊断属气血虚弱、肝肾不足、气滞血瘀、肺肾阴虚;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排除严重心肺,脑血管疾病,肝、肾疾患及其他神经系统疾患,如癫痫等,部分代谢性疾病如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

1.5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尿检情况;2)定期空腹血糖;3)正中神经、腓神经传导速度。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 P S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1.7 治疗方法

1.7.1 治疗组 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刺血疗法+中药治疗,具体如下:

1.7.1.1 电针治疗 取穴: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劳宫、血海、胰腧、脾腧、肝腧、肾腧、足三里、三阴交、绝骨、太溪、太冲、行间;患者俯卧或侧卧于治疗床,常规消毒,根据中医辨证情况和穴位特性选择不同的穴位和针刺手法。针刺治疗结束后选用6805-Ⅱ电针治疗仪连续波,刺激强度根据患者的反应而定。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6疗程后观察疗效。

1.7.1.2 刺血治疗 暴露患者患部皮肤,常规碘伏消毒,沿患者皮损或疼痛感觉或麻木部位用皮肤针轻叩刺,频率120~150次/分钟,微红至微出血,拔罐5~10分钟后用消毒棉花轻擦患部淤血,碘伏消毒后休息10分钟观察无异常后结束,3天1次,连续8周。若病灶在毛发或不便拔罐的位置用消毒棉花挤出扣刺后患部的淤血,再消毒处理。

1.7.1.3 中药煎服 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药物组成:太子参20 g、黄芪40 g、熟地黄20 g、白芍20 g、川芎10g、红花10g、当归10g、桑寄生20 g、南柴胡10 g、地肤子20 g、全蝎5 g、皂角刺10 g、乌稍蛇10 g、土鳖虫10 g、甘草10 g。气血虚弱加白术20 g,大枣10枚g,鸡血藤20 g;肝肾不足加龟版10 g,枸杞子30 g,菟丝子20 g;气滞血瘀减黄芪20g,加郁金10 g、枳壳10 g,牡丹皮10 g,乳香10 g,没药10 g;肺肾阴虚加天门冬10 g,沙参10 g,玉竹10 g;湿盛者加白术20 g,薏苡仁30g,续断10g等。2日1剂,连用2月。

1.7.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口服普瑞巴林胶囊(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00102) 75m g,2次/d,连续1月;甲钴胺片(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1767),3次/d,连续2月;肌肉注射腺苷钴胺针(河北智同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8604)1.5 m g,1次/d,10天为1疗程,1疗程后休息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治疗期间控制2组患者血糖。

1.8 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3]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结合肌电图情况判断。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肌腱反射恢复正常,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5m/s;有效:临床症状好转,肌腱反射好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较前增加1m/s~4.9m/s;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肌腱反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无改变。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速度 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疼痛值WAS变化情况 2组患者治疗后V A S值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3。

2.3 临床疗效 治疗组显效率为53.3%,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s)m/s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s)m/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Δ表示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运动神经运动神经腓神经正中神经正中神经腓神经治疗组3 0对照组3 0治疗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4 0 . 2 ± 2 . 6 4 7 . 3 ± 2 . 1*△4 2 . 8 ± 2 . 3 4 5 . 3 ± 2 . 7*4 0 . 2 ± 2 . 6 4 7 . 3 ± 2 . 1*△4 2 . 8 ± 2 . 3 4 5 . 3 ± 2 . 7*4 0 . 2 ± 2 . 6 4 7 . 3 ± 2 . 1*△4 2 . 8 ± 2 . 3 4 5 . 3 ± 2 . 7*4 0 . 2 ± 2 . 6 4 7 . 3 ± 2 . 1*△4 2 . 8 ± 2 . 3 4 5 . 3 ± 2 . 7*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比较(±s)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VAS值比较(±s)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例数3 0 3 0治疗前7 . 6 ± 1 . 1 7 . 4 ± 1 . 2治疗后2 . 3 ± 1 . 3 4 . 8 ± 1 . 7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为特征的一类疾病。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随之增高。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是慢性感觉运动性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甚至5%~20%的糖尿病患者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或下肢组织坏死、溃疡和坏疽,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4]。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发病原因与机体代谢紊乱,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神经外鞘膜损伤,微血管病变及损伤,神经细胞因子异常,氧化应激和免疫因素等有关,其中,微血管病变所致周围神经血流低灌注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凝血和血小板激活的程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导致的高凝状态均会导致神经病变,因此,对抗凝血、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稳定血管内膜,治疗血管增殖等作用显得尤为重要[5]。目前,西药对该病的治疗效果仍不乐观[6],中医特别是中医络病理论对本病有较深的认识和较多的治疗方法。

祖国医学对本病无单独称谓,根据症状将本病归于“消渴”“萎症”“痹症”“麻木”等范畴。络病理论在中医学中是一个新兴的理论,其根植于中医经络理论,又融合了部分现代医学的研究内容,有广泛的临床基础。通过络病理论认为本病为一种慢性发展性疾病,“脉络瘀阻”为基本病机,其“虚”“瘀”“阻”为基本致病特点,其中包括“气虚血瘀”“津亏血瘀”“血虚络瘀”“气滞血瘀”“痰湿闭阻”,在治疗上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抓住糖尿病“络脉瘀阻”这一根结,在控制血糖的同时给予“益气祛瘀”“养津祛瘀”“补血祛瘀”“理气祛瘀”“除湿祛瘀”等各种“通络法”,理顺经络的气血运行,使瘀去络通而痛止。大量临床观察证实,运用活血通络药对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早、中期进行干预,能起到较好的微血管保护及防治糖尿病早、中期的微血管并发症的作用,研究证实,活血通络药物有独立于降糖药物以外的络脉保护作用,即时给予能达到瘀去络痛止痛的目的[7]。

历代医家运用中医药及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效果[8]。本研究根据络病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制定各种“通络法”。首先,根据证型不同和穴位的特性不同,选取不同的穴位补虚泻实,激发经气,以调达经络、理顺经络内气机,同时电针可有效提高机体的疼痛阈值。其次,在严格消毒的情况下,轻轻顺经络叩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微循环流速加快,红细胞聚集化解,血氧含量增加,微循环瘀滞改善,表现出一系列的良性变化。同时钝化患者的疼痛和麻木感,解除恶性疼痛链,调节患者自身身体机能,促使其尽快修复神经病理性伤害,从而提高痛阈值,达到行气活血、通经活络、祛瘀止痛的目的[9]。另外,根据不同证型,在自拟益气活血通络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方中以太子参、黄芪、熟地黄为主,养阴益气生津;川芎、红花、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白芍、桑寄生、甘草养阴柔肝补肾缓急止痛;南柴胡解郁理气;全蝎、皂角刺、乌稍蛇、土鳖虫搜风祛瘀通络;地肤子透表皮以除湿止痒,上方随证加减药物,配合电针、刺血达到通络的目的。本研究治疗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V A S值以及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根据络病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各种“通络法”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重视。

另外,对本病的治疗,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因糖尿病在现阶段是一种能控制但无法根治的疾病,长期跟踪和控制血糖是关键,其治疗涉及多个层面,以症状控制为主[10],而中医药综合性治疗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系统研究,以探寻最佳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1] 王新.浅谈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J].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3,11(1):1.

[2] 张晓霞,吴之煌.运用络病理论探讨帕金森病中医病理机制及治疗[J].北京中医药,2011,30(2):115-118.

[3] 董观虎,钱荣立.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当代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48.

[4] 罗艳.中药足浴与足底按摩治疗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6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3,48(6):425.

[5] 陈新,李晓华.红花注射液联合甲基维生素B12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64-3465.

[6] 蒋洪梅.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01):83-84.

[7] 薛勇,蒋茂剑.以“络病”理论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7):186-187.

[8] 刘雪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及针灸治疗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12,34(06):932-935.

[9] 嘉士健.刺血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PHN3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1):1839-1840.

[10]凌冰玉,许岚.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诊断与治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3):210-213.

ClinicalStudy on Treating D 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 by Collateral-dredging Metho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llateralD isease

JIA Shijian1,LEIXinghua1,HUANG Cuihua2,JIA Yanling3,XIE Xiaoying1,LIU Jianqiang1,XIAO Yong
1 Xindu District TCM Hospital of Chengdu,Chengdu 610500,China; 2Wenjiang District Red Cross Hospital; 3 Public Health Schoo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CM

Objective:To find out comprehensive therapy for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based on TCM collateral-dredging method by investigating clinical effects of collateral-dredging method in treating DPN. Methods:Sixty patientswere random ly separated into two groups,30 cases each group,under the guidance of TCM collateraldisease theory,the treatmentgroup received acusector,blood pricking and herbs by taking“collateral stasis and obstruction”as the root,“collateral-dredging method”related to“Qi-invigoaring and stagnation-eliminating”,“fluid-nourishing and stagnation-elim inating”,“blood replenishing and stagnation-eliminating”,“Qi-regulating and stagnation-elim inating”,“dampness and stagnation eliminating”and others;the control group took mecobalam ine and pregabalin orally,and muscular injection of cobamamide.Results: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remarkably in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VAS,clinicaleffects and others P<0.05.Conclusion:Treatment for DPN based on collateral-dredgingmethod could obtain definiteeffects.

diabetic peripheralneuropathy;collateraldisease theory;collateral-dredgingmethod;acuestor;blood pricking therapy;YiQiHuoXue TongLuo Tang

R259

B

1004-6852(2015)07-0108-04

2014-10-25

嘉士健(1968—),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痛症、神经和精神类疾病的针灸治疗。

猜你喜欢

络病神经病通络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络虚通补法在气虚血瘀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基于络病学说从瘀论治脑小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
基于“络病理论”从瘀论治中风
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病治未病中的应用初探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越测越开心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通络止痛汤治疗原发性头痛6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