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护效果观察

2015-06-01叶秋云

西部中医药 2015年7期
关键词:供应科室消毒

叶秋云

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护效果观察

叶秋云

宝鸡市人民医院,陕西 宝鸡 721000

目的:探寻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职业暴露的有效防护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按时开展体检,及时疫苗接种;科学安排班次、人员合理休整;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考核监督;加强硬件建设,改善防护条件;开展心理疏导、提供人文关怀。通过量化指标分析评估防护效果。结果:实施一系列防护措施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专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和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操作更为规范;工作人员对科室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清洗合格率和包装合格率大幅提升,以上方面在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人员发生意外伤害次数明显减少。结论: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促进科室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危害;防护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器械用品的消毒供应已由以前的分散式管理,发展为集中式管理[1]。医院消毒供应部门承担着医疗器械用物的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任务。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的器械、管道均被集中到供应室清洗、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每天要接触大量污染的器械,常被动暴露于各种现存或潜在的危险因素中[2],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常常引发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损害。为降低职业暴露人员的职业损害风险,宝鸡市人民医院于2011年1~12月期间对消毒供应室人员的职业暴露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采取综合性防范措施,有效预防消毒供应室人员职业损害事件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危险因素分析与应对措施

1.1 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文献检索、组织科室人员开展交流讨论,梳理出引发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1)主观因素包括思想麻痹、侥幸心理严重;个人对防护缺乏正确认知;制度和操作规范的执行力度不够;考核监督不够;人员分工不尽合理;情绪波动,注意力不集中。2)客观因素包括人员不足,疲劳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防护设施不全或陈旧、落后;工作环境欠佳;工作流程不妥。

1.2 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1.2.1 建立健全个人健康档案,适时开展疫苗接种 我国是乙肝病毒高流行的国家,而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控乙肝病毒传播最有效的手段[3]。由于医护人员的职业特点,其发生职业感染的潜在风险很大,在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中,锐器伤约占74.5%[4],使得医护人员因意外刺、划伤而引发乙肝感染的风险大为增加。科室建立完善的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工作人员健康体检,患有传染病人员不得从事供应室工作,对乙肝易感人员适时接种乙肝疫苗,对乙肝意外暴露人员及时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将感染乙肝的风险降到最低。

1.2.2 科学安排班次、人员合理休整,避免在身体不佳和疲劳状态下工作 消毒供应室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大,环境差,噪音大、高温、潮湿,洗涮、包装、灭菌、下收、下送,各项工作均为脑力和体力相结合,不仅要求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素质,而且要求人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5]。科室应根据每日工作量的大小、时限,适时进行人员调整,合理安排人员轮休,让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在其生理、心理承受范围,避免疲劳工作;对于身体不适人员,及时安排休息、调换工作岗位;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科室工作的忙闲程度,合理安排人员休整。

1.2.3 加强人员培训,严格考核、监督,夯实个人防护 消毒供应室人员多为非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其对各种生物、化学及物理等职业暴露危害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为在各种有害环境中不按规定程序操作,不能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随意违反、简化操作流程,工作态度不够严谨及操作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等。科室通过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疑难解答、理论考核、模拟演练及技术比武等方式、方法,积极开展人员岗前、岗内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了解各种职业暴露对身体的危害,认识到防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练掌握各种防护器材,熟悉各项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熟练、规范操作;各种消毒设备建立、健全各项安全防护制度和各项工作的操作程序,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将定时与不定时的现场检查贯穿于各项消毒工作的全过程,并将个人防护措施的有效落实和规范操作纳入个人量化考核指标。

1.2.4 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个人防护条件 科室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及时增添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减少人工操作;对排风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安装空气净化装置,保持空气清新;对各工作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布局,降低暴露风险;通过空间屏蔽,机器定人管理,定期保养及时维修,集中时间进行灭菌,工作完毕及时关闭灭菌器及排风扇,降低噪音;采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刺激、无污染、有效的化学清洗剂和消毒剂,降低化学污染;采用脚踏式或感应式水龙头,减少感染机会;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有实际屏障,流程合理,严格由污到洁的流水作业方式,采用除菌型净化机净化空气[6];规范流程,做到物流、人流、气流有序,工作流程不逆行、不交叉,避免各区工作人员间开放性传话、传递物品;制定详细的收发、交接、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储存等流程图[7]。

1.2.5 加强人员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 消毒供应室工作在医院的基础性、重要性和规范性未得到充分认识,供应室专业人员的部分权益也会因职业原因受到损害[8],一定程度挫伤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工作中易出现消极被动、情绪不高,注意力不够集中等问题,增加了职业暴露的风险。加强人员专业思想教育,让工作人员知道清洗、灭菌同样是专业,而且必不可少,树立工作人员职业自豪感,增强其对供应室发展前景的信心;向医院提供合理化建议,不断改善人员工资待遇;通过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活动放松心情、增强友谊;根据工作量大小,合理安排人员休整,做到劳逸结合。

1.3 效果评价 1)自拟试卷,考核人员职业防护知识和操作规范的掌握情况;2)对人员防护意识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自我评价,防护意识分优良、一般、差3个档次,防护措施落实分优良(能很好地依照规定实施个人防护,年不规范防护次数≤2次)、一般(能较好依照规定实施个人防护,且2次<年不规范防护次数≤5次)、差(不能有效落实个人防护,年不规范防护次数≥5次);3)意外伤害情况统计;4)向科室人员发放调查问卷,测评对科室工作的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 P 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理论考核和个人防护 科室参加考试17人,实施前成绩为(65.5±8.73)分,实施后成绩为(90.8±7.26)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发放自我防护意识与自我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调查问卷17份,收回17份,回收率100%,实施后个人自我防护意识明显提高,自我防护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见表1。

表1 个人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例

2.2 人员意外伤害与科室工作满意度 实施前一年工作人员累计发生锐器刺伤、轻微烫伤、搬运物品致肌肉拉伤引发的身体不适等职业暴露伤害共计51起,人均3起;实施后2013年全年仅发生10起职业暴露伤害事件,人均0.17起,较实施前减少了80.39%。科室17人,实施前对科室工作满意率为80%,实施后为98.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9,P<0.05)。

2.3 实施前、后工作质量比较 2011年清洗合格率为99.1%,2010年为91.1%,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2011年包装合格率为98.1%,2010年为90.2%,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

3 讨论

消毒供应室负责医院各种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储存及下送工作,经常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用品,受到交叉感染的直接威胁;此外还受到各种有害因子的侵袭,使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人员成为高危群体[9]。消毒供应室人员常见的职业暴露危害有:器械刺伤、噪声、高热、紫外线及粉尘等物理因素,化学消毒剂的刺激与腐蚀等化学因素,细菌、病毒污染等生物因素[10]。以上职业危害不仅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引发各种不和谐。因此,杜绝和减少供应室从业人员职业暴露伤害是一项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工作。首先,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为供应室工作人员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不断完善监测系统,完善医疗设备和防护措施。其次,要加强供应室人员的防护知识学习,牢固树立职业风险意识,供应室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自觉加强自我防护,规范操作。其次,通过监督检查,将各项安全防护措施落到实处。

通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适时开展疫苗接种;合理安排班次,及时调整人员,避免在身体不佳、疲劳状态下工作;加强人员培训,加强考核、监督,严格落实个人防护;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个人防护条件;加强人员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措施的有效执行,最大限度减少职业暴露伤害事件的发生,为供应室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确保人员的身体健康。结果显示,实施一系列防护措施后,消毒供应室人员的专业防护知识掌握程度和个人防护意识明显提高,操作更为规范,人员意外伤害次数明显减少,工作人员对科室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清洗合格率和包装合格率大幅提升,以上方面在实施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可减少消毒供应室人员的意外伤害,促进科室和谐,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1] 谢淑凤,窦艳玲.供应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4):372.

[2] 刘敏.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43-3444.

[3] 刘彩,王健.宁夏农村居民乙肝及乙肝疫苗认知现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8):631.

[4] 林岩,徐凤琴,陈丽容,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985-987.

[5] 张莲彩.新形势下消毒供应室护士的素质要求[J].吉林医学,2010,31(2):242.

[6] 李国勤,刘惠芳,刘萍.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措施[J].社区医学杂志,2012,8(5):64-65.

[7] 张金凤,冯章伶,洪锦兰.循证在消毒供应室集中式管理模式转变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2): 5093-5095.

[8] 陈灿芳.医院消毒供应室人员潜在的职业性损害及预防[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6,2(6):72-73.

[9] 徐碧华,肖智谦.消毒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3):309-310.

[10]刘敏.消毒供应室职业暴露及防范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6):3443-3444.

Observation ofProtective Effectsand Analysison OccupationalExposure Related Factorsof the Staff in D 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YEQiuyun
BaojiMunicipality People's Hospital,Baoji721000,China

Objective:To find outeffective protectiveways andmethods of occupationalexposure of the staff in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Methods:To establish personalhealth records,to develop physicalexam ination and givevaccination timely;to arrange the classesscientifically and staff rest rationally;enhancing personal training,assess and monitor strictly;strengthen hardware construction,improve protective conditions;develop psychological persuasion and providehumanistic care.Protectiveeffectswereassessed and analyzed by quantitative indicators.Results:After implementing a seriesof protectivemeasures,professionalprotective know ledge and protective sense of the staff in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 increased notably,the operationwasmore specific;departmentwork satisfactory degrees of the staff improved remarkably;washing pass percent and package pass percent lifted dramatically,the difference demonstrated statisticalmeaning in all the aspects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P<0.05);simultaneously, accidental incidence of the staffwas reduced obviously.Conclusion: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rotectivemeasures could decrease accidental incidences of the staff in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promote department harmony,improve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disinfection and supply room;occupationalexposure dangers;protection

R512.91

B

1004-6852(2015)07-0144-03

2014-10-25

叶秋云(1962—),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医院感染控制。

猜你喜欢

供应科室消毒
如何做好家庭消毒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专家建议这样消毒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今冬明春化肥供应有保障
消毒攻略大派送
消毒,大头有话说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