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种宫颈环扎手术治疗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比较研究

2015-06-01袁银花冯双苗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6期
关键词:环扎术峡部机能

袁银花 冯双苗

三种宫颈环扎手术治疗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比较研究

袁银花 冯双苗

目的 探讨三种宫颈环扎手术对孕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1例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 根据适应证及意愿分成A、B、C三组, 其中A组40例予以经阴道宫颈环扎术、B组40例采用腹部宫颈环扎术, C组41例采用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对比三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 治疗后, C组胎儿存活率及足月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B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式,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腹部宫颈环扎术;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孕期宫颈机能不全

宫颈机能不全是一种以早产、中晚期重复性流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妇科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妊娠结局, 当前临床治疗多以宫颈环扎术为主。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 越来越多研究者发现常见的两种环扎术式均存在弊端, 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位置较低, 导致其手术失败率高, 若刻意提高环扎位置易损伤胎膜[1];经腹宫颈环扎术式虽可避免上述弊端, 但存在操作性差、创口长、出血量多等不足[2], 于母婴预后恢复不利。当前已有研究者提出采用成功率高、创口小、操作性强的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完成治疗, 本次研究为探讨该术式对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临床疗效及妊娠结局影响情况, 选取121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1例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 符合《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3]中相关诊断标准。本次受试孕妇年龄19~36岁, 平均年龄(25.8±3.6)岁;平均孕程(18.4±3.3)周;平均孕次(3.4±1.0)次;平均宫颈管长度(26.4±4.3)mm。纳入标准:①怀孕>12周且<25周的单胎孕妇;②符合宫颈机能不全临床诊断标准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①未成年患者;②手术禁忌证者;③中途退出治疗或临床病历资料不全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根据患者适应证及意愿分成A、B、C三组, A、B两组各40例患者, C组41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 B组采用经腹宫颈环扎术完成治疗, 均参照《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3]中相关手术操作步骤实施手术;C组患者则采用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进行治疗, 具体操作如下:①腰麻, 取膝胸卧位;②于子宫前、后穹窿中线开半圆形切口;③指触定位法将普理灵带置于宫颈峡前切口内, 于两侧穿出后打结;④将结缝合于宫颈峡部后方;⑤缝合半圆形切口。

1.3 观察指标 行为期3~7个月随访, 记录三组患者妊娠结局。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C组胎儿存活率及足月分娩率均明显高于A、B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妊娠结局对比 [n(%)]

3 讨论

本次研究为探讨三种不同术式对孕期宫颈功能不全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及妊娠结局影响, 选取121例孕妇为受试对象, 发现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式的C组患者术后妊娠结局良好, 胎儿分娩后均成活, 生存率达到100.0%, 其中孕周>35周的足月产新生儿28例, 占总治疗例数的68.3%, 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孕妇。而采用经阴道宫颈环扎术与经腹宫颈环扎术的A、B两组患者胎儿存活率分别为75.0%和85.0%, 早产率则达到52.5%和47.5%, 妊娠结局较差, 母婴存在较大风险。李秋玲等[4]研究者在其报告中也得到类似结论, 其指出经阴道宫颈环扎术因环扎点位于内口下方, 故手术失败率较高,胎儿早产或流产风险大;经腹部行宫颈环扎术, 虽成功率可得到保障, 但部分孕妇因手术复杂且创口大, 出现术后感染等并发症, 于孕妇身心健康不利;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则可有效避免上述术式的弊端, 具有胎儿存活率高、操作性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妊娠结局理想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此外, 陈汝芳等[5]研究者还在其报告中指出, 宫颈环扎手术时机、缝合时宫颈长度、有无术中感染及胎膜早破等均为影响手术成功率及妊娠结局的关键因素, 若条件允许, 孕妇需于孕后13~16周内完成手术, 将术时宫颈长度不足30 mm者列为重点监护对象, 以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改善孕妇妊娠结局。本研究仅针对三种术式对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未将影响手术成败及妊娠结局的高危因素列入探讨范围, 可在扩大样本容量后将此作为新课题展开讨论。

综上所述, 对孕期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予以经阴道子宫峡部环扎术式, 临床疗效显著, 利于提高母婴生存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曹杨, 刘俊涛, 高劲松.经阴道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4(6):374-378.

[2] 张燕, 靳瑾, 余艳红, 等.孕期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35例.广东医学, 2011, 32(10):1295-1297.

[3] 王子莲.妇产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86.

[4] 李秋玲, 刘思诗, 崔红, 等.妊娠期子宫脱垂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紧急宫颈环扎术后妊娠结局关系的临床分析.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2(10):891-893.

[5] 陈汝芳, 孙雯雯, 卢文琼, 等.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时机探讨.重庆医学, 2013, 42(11):1233-1234, 1236.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194

2014-12-24]

463000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妇一科

猜你喜欢

环扎术峡部机能
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其不同类型的临床应用进展
人体机能增强计划
前置胎盘子宫下段出血患者以改良式宫颈环扎术的治疗效果分析
非孕期和孕期腹腔镜下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的妊娠结局
加压训练对人体机能的影响研究
单根双根管牙根管峡部形态特点及发生的显微解剖研究
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临床疗效观察
峡部植骨修复运动节段固定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研究
SPECT/CT融合显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增益价值
腰椎峡部不连螺旋CT扫描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