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物描写的翻译
——以《伊豆的舞女》两个中译本为例
2015-06-01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陕西西安710061
唐 瑛(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景物描写的翻译
——以《伊豆的舞女》两个中译本为例
唐瑛
(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作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作,《伊豆的舞女》中对于景物描写是很有韵味的,寥寥几笔便在读者的眼前凸现出南方地区的田园风光,余情悠远。正因为如此,在翻译成其他语言的时候,很难将其优美表达出来,难免让读者有遗憾,中文版的翻译亦是如此。
伊豆的舞女;翻译;译文比较
一、川端康成作品风格和《伊豆的舞女》译介情况
川端康成是一位富有诗情画意的文人,他擅长寻美,同时也擅长表现悲,他的创作,清新隽永,讨厌奢华浮夸,行文精雕细刻,文笔简洁凝练。
《伊豆的舞女》描绘了人间最美好、最圣洁、最纯真的感情,反映出日本式的幽雅与纤细以及既悲且美的情调,对这种纯情的追求是川端康成的最大心愿。
这部作品被译为多个版本,广为流传,我国也有多个版本,最早的是侍桁的译本,后来陆续出现了叶渭渠,高慧勤,李德纯、杜水源、赵明等人的译文版本。
二、译文的比较分析
川端康成深谙日本传统美学,将物哀、幽玄等古典美融入作品之中,他不是简单地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将人物寄托于自然,人与自然巧妙的呼应和谐地交织在一起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本文选取了叶渭渠以及李德纯《伊豆的舞女》两种译本进行比较研究。
例文1道がつづら折りになって、いよいよ天城峠に近づいたと思うころ、雨脚が杉の密林を白く染めながら、すさまじい早さで麓から私を追ってきた。
叶氏译文:山路变得弯弯曲曲,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笼罩着茂密的杉林,从山麓向我迅猛地横扫过来。
李氏译文:道路变得弯弯曲曲,正当我在心中估量着可能就要到达天城的那一刹那,雨水把杉木的丛林染成白蒙蒙一片,并以电光火石之势,从山麓那边向我追来。
评析对于“すさまじい早さ”的翻译,叶氏译为“迅猛”,笔者认为这个词过于抽象,未能具体生动地将大雨突临时的那种速度之快表达出来,而李氏却译为“电光火石”,一下子就拉近了读者与译文之间的距离,将当时雨下得突然之猛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例文2重なり合った山々や原生林や深い渓谷の秋に見とれながらも、私は一つの期待に胸をときめかして道を急いでいるのだった。そのうちに大粒の雨が私を打ち始めた。
叶氏译文: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一派秋色,实在让人目不暇接。可是,我的心房却在猛烈跳动。因为一个希望在催促我赶路。这时候,大粒的雨滴开始敲打着我。
李氏译文:纵然那层峦叠嶂、原始莽林和苍石巉岩的秋色是那样令人赏心悦目,但我还是为另一个期待而心头乱跳,两腿加快了速度。这时,豆大的雨点迎面而来。
评析这几句的翻译更能看出两位翻译大家在翻译策略上的不同,叶氏译文一如既往地采取了直译的手法,无明显个性化,词汇和行文比较朴实,而李氏译文虽有矫揉造作之嫌,却在译文用词上富有文采,讲求修饰,特别是双音节词和四字结构的使用,语句衔接自然,读起来有一气呵成的浑然之感。例如叶氏翻译的五字结构,“重叠的山峦,原始的森林,深邃的幽谷”,读起来虽朗朗上口,但却少了些文学色彩,而在李氏笔下,却变成了“层峦叠嶂、原始莽林和苍石巉岩”,十二个字虽略显生涩,但是却摆脱了原文的束缚,将川端康成所要体现的秋天那种浪漫而又哀伤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笔者个人偏向于对四字语熟练驾驭的译文,个人认为这更符合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也加强了文章的整体紧凑感和节奏感。
三、结语
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叶氏多采用直译的方法,译本多用口头语言,用词大多通俗普遍,文章的句型文法也都大多与原文相一致,忠实于原文,译文与原文有异曲同工之妙。李氏译文多采用意译,多用书面语言,用词极讲究,多使用四字短语或成语,以图创造视觉形象、听觉形象和触觉形象,给读者一种美好的联想,达到心灵之共鸣。
《伊豆的舞女》是一部经典作品,对于它,不仅需要严谨的学术研究,更要从美学的角度不断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诠释作者笔下的伊豆风光,将会是今后的一大课题。
[1]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叶渭渠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2]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M].李德纯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3]何乃英.悲哀美的颂歌——评川端康成小说的艺术风格特色[J].山西大学学报,1995(3).
[4]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S1).
H159
A
1007-0125(2015)04-0261-01
唐瑛(1990-),女,汉族,籍贯:陕西省咸阳市,现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2012级日语语言文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