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良医治未病

2015-05-30徐茂利

国际公关 2015年1期
关键词:公关舆论危机

徐茂利

联华这几年因为比较深度地介入了一些公关事件,在业内赢得了一个口碑,出席一些活动时,常被介绍为危机处理专家云云。每每听到这种恭维话,我常常摆手,这不是谦虚,而是真的认为,危机处理的最高境界,不是在化解危机时多么长袖善舞,而是良医治未病,根本上就不让危机产生。

何谓危机?一般的解释是指令人感到危险的时刻;还有一种解释,是指一种产生危险的祸根。前一种解释是从时间上理解,大部分人一听就懂。后一种解释是从来源上分析,很多人理解起来就有困难了。但理解危机是一种产生危险的祸根这一概念很重要,它从根本上解释了危机往往不是外面突然强加而来,而是内部矛盾由量变引起质变的结果,外因只是引线,内因才是危机产生的根源的道理。化解危机,媒体和公关沟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打铁要靠自身硬。

那么公关公司如何帮助企业进行危机管理呢?

简而言之,不管是生产、销售还是服务等方面产生问题,危机发生的表征,都出现在舆论层面。如果没有舆论参与,危机对企业声誉、生意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对危机的管理,实际上是对舆论传播的管理。

所以不难理解,一出现问题,客户对危机管理的要求,往往是压制舆论、沟通媒体、删除帖子、屏蔽信息。一段时间来,这样的要求简单粗暴,但真的很有效。

但是,在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做法行不通了:一是删稿删帖违法,2014年不少公关公司管理人员因此进了班房;二是传播规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信息为核心进行的传播,变成了以人为核心,影响人们观点和判断的,不再单纯是信息,传播者本身的影响力加入了信息之中,并因人的态度和情绪,对信息形成反馈和再加工。传播规律的嬗变,实际上反映出来的是互联网时代受众个人意识的觉醒,原有的删帖模式,阻止信息传播事半功倍,更容易引起传播者的抵触和反感。

删帖模式行不通,那么现在怎样进行危机管理呢?关键在哪儿?在尽量缩短危机的发酵周期。

我们知道,危机的形成,一般要经历三个周期,从事实发生,刺激性信息开始传播的酝酿阶段,到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形成,人际和群体产生互动的危机初现和发展阶段,再到媒体参与,舆论形成并表达的危机外显阶段。用删除的方法解决问题,是从第三阶段入手的,事半功倍,如果能把介入的时机提前,效果就不一样了。因为在第一和第二阶段做工作,公众都还没有大范围产生,态度还没有定型,沟通会更有效率。

经过上述望闻问切,了解了危机形成的根源和规律,要开处方,就比较容易了。首先要做好舆情监测,对舆论、竞聘和自身运行状况保持清晰认识,知己知彼。二是不但要自知,还要有知而行的能力和组织,有队伍和预案;有了预案还要有资源和渠道,媒体、主管部门、消费者都有良好的沟通,如果说再系统一些,事后的评估机制、危机管理文化的沉淀,都要形成制度,这些道理都好懂,就不赘述了。

一般来说,如果企业确立了危机管理的文化和意识,问题就不会太大,你最担心的事,一般不会发生。即便发生了,也有预判与应对,有相应的承受能力。危机管理团队的价值在于,能够专业地帮助企业形成危机管理制度和应对规范,并帮助有效地执行。突然的厄运,总是降临到那些无知无觉,或者掩耳盗铃者身上,当他们遇到问题时,才去寻找所谓的危机处理专家,期望用所谓的技巧和资源来搞定,对于这种客户,我们只好是敬而远之。

猜你喜欢

公关舆论危机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停电“危机”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危机”中的自信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