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师德素质内化途径探讨
2015-05-30彭香霞
彭香霞
内容摘要:当前师范院校师德教育普遍实效性不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由“灌输”到“养成”的转化。本文从课程改革、社会实践体验平台搭建、氛围营造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 师德养成教育 灌输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学前教育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教师也比其他社会角色和其它教育阶段的教师承载着更多的道德责任。然而近几年来,各地幼儿园虐童事件频繁曝光,不禁让人们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产生了深深的质疑。作为培养未来幼师的机构,我们不得不开始反思,到底应如何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才能把今日学生培养成具有合格职业道德的明日之师,从而在源头上为幼师师德把关呢?
一.从“灌输”到“养成”:师范生师德教育的观念转变
从高校的整体情况来看,对师范生的师德教育虽然在形式上颇受重视,但大多重知识传授,轻情感培养和道德内化,师德教育的实效性较差。对此,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成都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曹子建指出,“学生是师德教育的主人。师德教育的过程不是由外向内的灌输过程,而是在外在价值引导下自主内化的养成过程。”现有的师德教育模式之所以成效不佳,是因为灌输难以实现师德规范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因此我们应该将德育教育的过程还给学生,师德教育模式必须完成从“灌输”向“养成”的转化。
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是指在高校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对师范生进行长期的专业培养和反复实践体验以及在教师文化环境的熏陶之下,师范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实践和自我教育,自然而然地生成教师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过程和方式。师德养成教育相比传统的师德培养,更强调受教育者个体素质的内化,养成的重点在于“养”,这个“养”与生活、实践、体验、文化熏陶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说,师德教育的“灌输”到“养成”,其实是一种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它至少会带来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关注对象方面由关注“师范生群体”到关注“师范生个体”;二是在发展动力方面由“外控被动”到“内驱主动”;三是发展取向由“技术”转向“情感”;四是培养方式由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到“结合日常教育实践”。
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完整的师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从上文的分析可知,师德养成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基于实践取向的培养模式,强调教育实践和个体体验要贯穿于整个师范生培养过程的始终。因此我们在设计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体系的时候也要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来进行。
1.改革课程内容,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认知是师德的基础。知“道”而后行“德”,是当代师范生解决职业角色认同,树立职业道德意识的起始阶段。我们强调师德教育要实现从灌输到养成的转化,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对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而是传授的内容和方法需要完善。裴文霞[1]等人的研究表明,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师德教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师德课程设置缺乏,教材内容陈旧,缺少时代感和针对性;师德内容空洞、方法单一。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优化课程内容,构建具有时代性和针对性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
第一,师德课程内容应与就业岗位紧密结合。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都将成为幼儿教师,今后所面临的教育对象极为特殊,因此师德教育课程也不能脱离幼儿教育实际,必须与时俱进。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注意选择那些专门针对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编写的教材,同时弱化理论知识的系统化,精选精讲师德基本知识,加强情境体验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内容;另外,可以开设幼教名师专业成长课程,通过学习和分析名师的成功案例,了解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坚定的教育信念,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道德修养。
第二,师德课程目标应“接地气”,体现师德教育的层次性。“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教育事业及其道德要求的认识和领悟程度是不一样的。虽然无私奉献与牺牲是师德的至高境界,在师德教育中需要倡导,但是不能作为普遍的行为要求。现有的师德教育之所以在学生眼中不“可亲”、不“可爱”,是因为过分强调教师为教育事业献身的责任和业务,希望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春蚕”、“蜡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精神上的完人,而在物质上却又要求他们必须是两袖清风才堪称师德典范。这种忽视个体需求的说教自然不能唤起师范生在师德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所以,师德教育的理论讲授应该从高尚走向朴素,从讲授那些维护教育教学秩序所必需的最起码的、最简单的教育劳动行为准则开始,如保护学生隐私、不体罚学生,不利用学生为自己谋利等。同时应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及时吸收补充师德新内容,注意并发挥经济因素在教师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教育法规建设的成果,以改革求质量,逐步提升师范生的师德层次。
第三,师德课程的课堂教学应更注重活动体悟,通过体验式教学,影响道德情感。在师德养成教育中,参与是关键。师德课堂教学要想提高实效性,就必须改变以往重知识灌输轻情感体验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方式,采取一些恰当的教育教学策略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以小组讨论、个人自我展示,做专题报告等形式,来完成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观看视频、情景模拟、案例分析、邀请一线教师参与专题讲授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情感体验。
三.强化社会实践,增加实习实训时间,为师德养成搭建体验平台
对于师范生来说,良好的师德意识和素质不是单靠学习某些职业道德规范、原则就能形成的,还必须通过对教师工作的体验、经历、感悟、理解来内化。实习实训等实践途径为师范生提供了体验的机会,创造了师德内化的平台。相关资料显示,与国外某些国家相比,我国的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无论在实习见习时间还是实习方式、实习内容上,都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比如英国除给师范生安排有24——48天的分散见习外,每个学生还需集中实习12——14周,加拿大学生每年需实习4个月,新加坡是大一、大三学年见习,大二、大四学年实习。各国实习方式基本上都采取的是分散和连续式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而我国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见习大多安排在毕业学年集中进行,时间一般是6—8周,实习内容也比较流于形式。以笔者所任教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反馈的实习情况来看,由于经验缺乏,实习时间又较短,部分师范生入园后被安排从保育员做起,很少有机会真正参与幼儿教育与班级管理。等到时机成熟,有机会参与了,实习又快结束了。这让学生感觉在学校学的知识和技能无用武之地,在幼儿园工作辛苦但教育实践能力提升不大,因而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反而降低了。与之相反的是,日本的一项调查显示师范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意向在参加教育实习前与刚入学时相比几乎没有变化,但在实习后却发生了巨大改变,90%的学生出现积极变化,即原来不想当老师的现在有了从教意向,而原来有从教理想的师范生在实习后愿望更加强烈。这种国内外的对比告诉我们:在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中,实习实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时间必须得到保证,最好采取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交叉进行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反思中深化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同时,高校也应加强与幼儿园方面的沟通,在实习内容、实习管理等方面设计得更科学合理。
四.全程化系统教育与阶段化重点教育相结合,充分挖掘各类资源,积极营造师德养成氛围
如前所述,师德养成教育的“养”与生活、实践、体验、文化熏陶紧密联系,因此,师德氛围的营造对于一个师范生职业道德的自我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由于大学四年间我们对师范生的培养要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可以分阶段分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师德教育。在这过程中,还要善于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开辟师德教育的阵地。
1.以时间为节点,将全程化与阶段化教育相结合,开展不同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比如第一学年,可以以入学教育为起点,把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加入到对学生的生涯规划的指导中,重点开展以感受师魂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如通过邀请幼儿园一线名师、专家来开展启航讲座,让学生感受名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幼儿的关爱、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和敬业精神等;第二学年可以以强化师能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活动,让学生认识到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职业道德也必须实现由“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在这个阶段,多开展一些与教师教育相关的技能竞赛和教育模拟课堂活动,如儿童画创作、幼儿歌曲和舞蹈创编、说课大赛、手工制作大赛等,能够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形成更加扎实的教育技能,树立职业信心。此外,还可以在这个阶段开展一些教育见习、名师讲堂、经典教育著作阅读、教师礼仪和修养教育等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涵养的教师,增强师范生的教师气质;第三学年可以以体验教学生活、服务社会为主题,开展一些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总之,不管选用什么样的主题,活动教育和参与体验都应贯穿于师范生大学四年的每个阶段。只有经过这样长期的熏陶,师范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真正养成。
2.以宿舍、社团等为阵地,加强师德文化环境建设。首先,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和思想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以宿舍为基本单位,建立师范特色明显的寝室文化。
总之,师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尽快实现师范生的师德教育从“灌输”向“养成”的转化,将是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要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
(基金项目:许昌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幼儿园虐童事件频发的教育反思》(编号:0201204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