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馆新馆建设:东风已绿湖上山
2015-05-30张雪威
张雪威
65岁的曹老先生,家住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对这片土地,他有着特殊的情感。自从2013年9月初,得知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和温泉中心四大部分组成)正式动工以来,曹老先生便有了新念想,总盼望着档案馆能够早日建成,到时候去走一走,看一看,在留存的档案中找寻海淀的发展轨迹、文化原貌和影像记忆。作为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档案馆,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让公众如此兴致盎然?带着疑问,记者近日对海淀区档案局(馆)进行了走访,以进一步了解新馆建设的现在与未来。
乘势而上,融入区域发展大棋局
海淀区档案局(馆)新馆建设,从提上议事日程到正式动工历时四年之久。尽管如此,海淀区档案局(馆)长王京彦对新馆建设进程中的每个细节却历历在目。
据王京彦介绍说:“新馆建设于2009年4月被正式提上议事日程。选择这个时间节点,是因为当时海淀区档案局(馆)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一是新时期档案事业呈纵深化发展趋势,国家档案局提出:档案馆新馆建设要符合“五位一体”功能格局的新思路,而海淀区档案局(馆)的软、硬件设施及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也要实现全面提升。二是北京市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要求。海淀区作为经济、科技、文化大区,区委、区政府不仅重视经济建设,还十分关心文化事业。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展现海淀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任。可以说,无论是适应新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还是服务公众,造福于民的现实需要,海淀区档案局(馆)都应顺势而为。”王京彦进一步解释说:“区委、区政府一直致力于将海淀区创建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城区,为了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服务,局(馆)应贡献应有之力。按照国家创建精神文明城区要求,海淀区档案局(馆)需要从区、县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晋升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其中,新馆建设正是向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迈进的重要一步。”
东风已至,看到机遇的海淀区档案局(馆)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同年9月,海淀区档案局(馆)正式提出申报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10月,经测评组验收,海淀区档案局(馆)成为北京市第一家通过国家一级测评的综合档案馆。“这不仅坚定了我们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新馆建设的立项进程。扎实推进项目用地申请、规划公示、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准备等前期立项工作的同时,调研更是在正式立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相继对海淀区内的7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其间更是远赴广东、上海。通过调研发现,全区档案存储量已超过预期档案增长速度,这使得很多单位因库房拥挤将挤占办公空间。此时加快新馆建设,既可以解单位燃眉之急,还可以替政府分忧。”王京彦回忆说。
在推进新馆建设的过程中,王京彦更加意识到,新馆建设任重而道远,并非一朝一夕之举。除了要锲而不舍外,更需多方的协调合作。“对选址、审批工作来说,协调合作更重要。”王京彦坦言,“海淀区档案局(馆)的新馆建设起步并不早,选址却较为顺利。”她说:“选址要审慎,不能出纰漏,否则后续工作会受影响。为此,我经常与其他区县交流。时任朝阳区档案局(馆)长申玺朝曾多次提示我选址要通盘考虑,并向我说明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同时,海淀区档案局(馆)还多次组织国家档案局、中央办公厅档案馆、市档案局、解放军档案馆、中国人民大学的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把选址、新馆建设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列出来,并确定了新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新馆的安全问题;二是新馆的功能、格局分布;三是面积问题。“区专题会议、各相关部门的分管副区长结合这三大问题,综合考虑后于2010年将新馆定址于温泉镇,面积为27000余平方米。”王京彦补充道。
选址后的审批环节亦不容忽视。“海淀区档案局(馆)针对审批中出现的问题加大了向区委、区政府汇报的力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新馆建设步伐。2010年,区政府将新馆建设作为重点督办工程,纳入海淀区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同时,还分别纳入海淀区委“十二五”时期规划建议以及区政府“十二五”规划中;2012年,新馆建设融入“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的整体规划;2013年8月26日,海淀区北部文化中心项目正式动工。通过政府的规划及任务的督办,这样不仅推动了各相关委办局的工作,理顺了海淀区档案局(馆)与温泉镇、设计方、建筑方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加速了审批进度。”王京彦不无感慨地说道。
行成于思,实现“五位一体”新功能
新馆建设工作可谓千头万绪,特别是对于一个外行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不仅所涉工作步骤、环节多,而且问题多。如新馆功能布局、设计风格、安全设施、管理与服务等都要满足档案馆前瞻性发展需求。为了让新馆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海淀区档案局(馆)将新馆建设作为年度工作重点,确定目标和进度,并建立工作小组。
如何保证执行效果?海淀区档案局(馆)认为必须要有检验执行效果的标准,而这个标准就是“三个体系”建设和“五位一体”功能。事实证明,这一标准不仅符合“十二五”时期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更与区域发展要求相契合。正是这种契合,海淀区档案局(馆)新馆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新馆建设亦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新馆一旦建成,除了在功能上要不断挖掘档案内涵外,还应该与文化馆、博物馆共同发挥集聚效应,更好地体现海淀科技大区、文化大区的特色,凸显北部文化中心‘中国元素、现代简约、优雅轻灵、秩序感和韵律感的设计理念。”王京彦认为,新馆建设要全程化管理。只有设计先行,才能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设计方案上,海淀区档案局(馆)积极听取设计方对新馆外观方案的意见后,综合新馆内部区域划分需要和体现海淀区域特色的要求,多次邀请档案界权威人士深入探讨。例如,基于海淀区域定位,特别是针对接收档案数量大幅增多的现状,新馆建设应适当增加保管档案的预留空间。再如,在位置上新馆与大剧院相邻,体现在布局上就需要上更多地考虑到人流、物流因素,进而充分考虑到业务流等影响因素。此外,针对近年来自然灾害频发对档案造成的损毁现象,海淀区档案局(馆)更是在安全上下足了功夫。为提高库房的防震抗震能力,新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为保证档案实体和信息安全,新馆运用较为先进的设备监控系统、高压细水雾和“烟烙尽”气体消防系统、门禁系统、档案信息发布系统等。
一系列合理布局,使新馆功能不断强化。首先,新馆在功能划分上趋于严密,保密区(库房)、半保密区(查阅厅)和开放区(展厅)有了明显的区分。其次,库房功能健全化。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各种载体形式的档案,未来在新馆中都能得到有效保存。再次,展览展示功能多样化。为进一步拉近市民与档案的距离,新馆展示将采用声光电等多元媒体表现形式,更加突出视听觉等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专题展室、固定展室、珍藏展室、编研展室也将依据自身特征,强化其特有功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很多事情,不是因为看到了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会看到希望。”这句话充分印证了海淀区档案局(馆)新馆建设历程。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新馆建设既可以被看作是一块“硬骨头”,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新起点”。困难与希望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回望新馆建设历程,王京彦认为正是因为海淀档案人对档案事业的坚定信念,所以在遇到困难时,海淀档案人才能够肩负起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这份责任与担当,王京彦更愿意将其概括为“实干”二字。她的解释是,“对于新馆建设,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摸索着走过来的。尽管有困难,但是新馆建设是大家认准了的事儿,只要是认准了的事儿,我们就要一直走下去。现在提及馆库面积、设计流程、功能布局、展览展示等,局(馆)的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建议。实际上这与实干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密切相关的。”
为了让新馆建设少走弯路、不走弯路,王京彦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着新馆建设的点点滴滴,她晚上甚至还加班加点地对新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她的电脑里,会发现这样的一些工作记录:温泉镇、设计方、建筑方在协调上存在的问题;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穆鹏对新三馆(档案馆、文化馆、图书馆)建设要注意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完善“一馆两址”功能需求的要求;区政府、区人大、政协以及市档案局(馆)领导对新馆建设工作提出了“档案馆建设对安全系数、对各个馆库设施要求都高于其他建筑,需要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以及继续查找隐患”的要求……在工作日志中,新馆建设正以一种特殊的形式被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它让海淀档案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新馆建设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发生的变化,而这些又将让他们在新馆建设的道路上愈行愈远!
从提议到动工,新馆建设走在充满希望的路上,在这条路上,每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实现一个愿景的实现。随着2015年新年钟声的敲响,让我们回望新馆建设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并祝愿新馆建设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