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庞德的中国梦

2015-05-30黄运特

书城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诗章庞德比萨

我开始翻译庞德的诗歌,是在二十多年前。我刚从北大毕业,来到美国南方腹地,人生地不熟,文化绝缘,处境维艰,靠开一家中餐小馆谋生,整日忙于炒菜、端盤子、送外卖、刷碗、拖地板等等。一天晚上打烊时,我接到一个电话,是当时正在美国访学的南京大学张子清老师打来的。他说国内一家出版社想找人翻译庞德的《诗章》,问我是否感兴趣。身陷囹圄的我,怀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欣然答应了。

此前在大学里,我只读过庞德的短诗,领略过一点他的意象派风采,至于他的长篇《诗章》,老师没教,学生也不敢碰,原因是太难啦。接了翻译任务后,我硬着头皮上阵,选择了《诗章》里最精彩的部分—《比萨诗章》,做了大量研究,最后花了两年多时间,把它翻成中文。

那时的世界尚未进入网络时代,隔洋联系还很困难,所以《比萨诗章》译文在国内出版后的情形,我当时也不清楚,只是听说卖得还不错,甚至得了一个什么图书奖,尤其颇受诗人们的欢迎。二十多年后,我有一次在湖南长沙开会,遇到诗人王家新,他居然能背得出我译的《诗章》片段。此前在美国见到欧阳江河,他也鼓励我继续翻译《诗章》。而杨炼在一九九九年就曾经在国际庞德年会上宣称:“庞德的《诗章》只有在汉语里才完美。在黄运特的译文里,庞德的诗歌计划好像最终完成了。”这些诗人的反应,当然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汗颜。我深知自己译文的不足,多年来一直想找机会弥补,给热衷的读者献上一个更好的译本。所以当湖南文艺出版社编辑找上门来时,我觉得总算可以实现自己的一个心愿了。

庞德是二十世纪英美诗坛上的一位巨匠,也是争议性最大的人物之一。看你跟谁说话,只要提及庞德这个名字,一般你会听到三种不同的反应:他是一位好诗人,只可惜他政治上反动;他政治上反动,所以我们不应该读他的诗;他的诗蹩脚难懂,政治上又反动。当然,庞德的诗歌思想与他的政治经济主张的关系非常复杂,不是短短一篇译者序言能够解释清楚的。不过,浏览诗人的生平经历,尤其是他创作《比萨诗章》时的个人处境和历史背景,我们或许可以对这个问题稍有了解。

伊兹拉·庞德于一八八五年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小城海莱市,在宾夕法尼亚州长大,一九○五年毕业于汉密尔顿学院,次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他在文化保守的印第安纳州的一所大学任教几个月后,因生活作风问题被开除,此后一直旅居欧洲。一九一三年庞德遇到著名的中日文学与艺术研究领域的先驱者欧内斯特·费诺罗萨(Ernest Fenollosa,1853-1908)的遗孀,受她委托,开始整理费诺罗萨的遗稿,并对中国诗歌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庞德于一九一五年出版的《神州集》(也称《华夏集》),就是以费诺罗萨的笔记手稿为基础,创造性地重译了十几首汉语古诗,在英美现代诗坛刮起了一阵中国风。

此后庞德又热衷儒家哲学伦理,认为盛传几千年的孔子思想是整治现代西方社会诟病的良药妙方。作为诗人,他尤其欣赏孔子对“正名”的定义。这个概念出自《论语·子路篇》:“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庞德认为儒家“诚”的概念,不仅是为人之道,更重要的是对事物的正确定义,如《诗章》里写道:“而‘诚的原则/一脉相承,才有西格斯蒙多。”(《比萨诗章》第七十四章)强调“名正言顺”的孔孟之道,跟庞德的政治经济主张一拍即合,尤其是他对金钱概念的理解。庞德认为现代社会的万恶之源在于货币价值的定义不确切,让投机者从中牟利,混淆是非。他尤其痛恨放高利贷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家,认为这种“无中生有”的经济手段并非真正的“生产”:一位农民种一棵苹果树,结了苹果可以拿来养家充饥;而一个高利贷者榨取利息只是剥削,是“不自然”的生产,有悖天道人伦。自古以来,不管是带着种族歧视色彩的想象,还是现实里的真实人物,不管是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里的夏洛克,还是现代社会的金融大亨,放高利贷者往往是犹太人。因此,庞德把批评的矛头指向了犹太人,由此他走上了跟纳粹法西斯同流合污的邪道。

一九四五年五月三日,法西斯已经倒台,二战已接近尾声,旅居意大利的庞德正在家里翻译孟子,突然听到有人敲门,是两位意大利游击队员,要奉命把诗人带走。庞德顺手往兜里揣了一本孔子的书(盗版的商务印书馆理雅格译本)和一本中英词典,就跟士兵走了。他以为这只是一个误会,自己应该可以很快回家,但这一去就是十几年。他被捕的原因是他曾经为墨索里尼政府的罗马电台做过广播节目。每周二十分钟左右的节目里,他先是朗诵一段自己的《诗章》,然后发表反战言论,劝说在欧洲打仗的美国官兵放下武器,不为军火商和放高利贷者卖命。按美国的法律,这是叛国罪。他很快就被送进比萨附近的美军监狱,在那儿他端坐在一个露天的铁笼里,遥望远处的斜塔,一边蚂蚁啃骨头般地翻译《大学》和《中庸》,一边构思创作他的《比萨诗章》。从某种意义上讲,《比萨诗章》是庞德跟儒家思想的对话,而话题就是拯救天下。那时的世界是满目狼藉,欧洲一片混乱,诗人心目中的理想国遥不可及,自己也成了阶下囚。颇具象征意义的,《比萨诗章》悲壮史诗式的开头是写在一张厕所手纸上:“梦想的巨大悲剧在农夫弯曲的双肩。”

这一年十一月,庞德被遣送回美国待审。次年,以精神病为名义,庞德被免审,关进华盛顿特区的圣伊丽莎白精神病院,软禁了十二年之久。此间,在一九四八年,他的《比萨诗章》出版,获得美国国会图书馆颁发的博林根诗歌奖,引起轩然大波。一九五七年,经过许多文化界名人的多年努力,庞德被释放出院,立即前往意大利。在那里,他继续创作《诗章》,翻译四书五经,直到一九七二年在威尼斯去世。

鉴于庞德与中国的不解之缘,翻译庞德具有特殊的意义。这次利用修订《比萨诗章》译文的机会,我又选译了几篇重要的《诗章》和短诗名篇,以便中文读者对这位影响深远、极具争议性的诗坛巨匠有更多的了解。至于庞德的诗歌之梦,或者说,他的中国梦,是否在我的译文里实现了,有待读者、专家定夺。

二○一五年八月十日于美国加州

猜你喜欢

诗章庞德比萨
比萨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ʊ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曹辛之的篆刻和聂绀弩的诗章
“走过同一块地毯”:庞德与詹姆斯美学思想比较研究
请你吃比萨
那些光辉岁月里的诗章
——向建国70周年献礼全国首届《散文诗》作品音视频作品再创作征集启事
中立
比萨,比萨
“我”与“你”的相遇——庞德、斯奈德所译汉诗的主体间性管窥
不朽的诗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