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的幽灵
2015-05-30黄荭
黄荭
伊斯梅尔·卡达莱
一
有一句法国谚语:“猫喜欢吃魚却不想弄湿爪子。”收到《雨鼓》这部小说的时候,这应该也是我的心情。书是好书,但真的要动手去译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出版社约稿我一开始就想推掉,后来勉强答应下来,断断续续拖拖拉拉译了有一年半时间,最后架不住编辑三番四次催逼才紧赶慢赶交了稿。
书的作者是二○○五年首届布克国际文学奖的得主伊斯梅尔·卡达莱,一九三六年出生在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诺卡斯特的他一九九○年才移居法国,所以一九六九年底出版的《雨鼓》是他用母语创作的。我一直不赞成转译,从阿尔巴尼亚语到法语再到中文,文本经过翻译的二度变形,冲淡再冲淡,丢失再丢失,即便译者认真,推敲再推敲,纠结再纠结,原文一不小心还是容易串了味道,变了模样。再则,小说编了一个如假包换的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阿尔巴尼亚城邦的故事:苏丹的大军在图尔桑帕夏的率领下远征阿尔巴尼亚,兵临城下,一攻一防,数月的对峙。我是女人,不喜欢战争,也不喜欢打仗的故事,阿尔巴尼亚离我很远,奥斯曼帝国对我来说就更陌生。卡达莱复调的叙事天才吸引了我,但在这个围城的故事里,陷在等待和绝望之中的是两军对垒的将士,也是被各种遍查字典不见的从土耳其语变身法语的专有或普通词汇层层围困的我。
二
冬天一过,当苏丹的使者再次离去,我们终于明白:战争在所难免。使者千方百计对我们施压,想让我们同意做苏丹的附庸。他们先是花言巧语,许诺让我们参与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随后又诬蔑我们是法兰克人的走卒,换言之是投靠欧洲的叛徒。最后,不出所料,他们的把戏以威胁收场。你们以为你们的城池都是铜墙铁壁,他们对我们说,就算它们的确如此,我们也会在你们周围筑起另一层铜墙铁壁,那就是饥饿和干渴。
战争开始了:信仰基督教的阿尔巴尼亚城邦守卫军把家人送到山里去躲避战乱。“跟他们掏心掏肺地道完别后,我们回到了要塞。在高高的塔楼上,我们一直目送他们走到十字高地,之后,又看到他们出现在陡坡上,最后消失在风峡口。之后,我们关上重重的城门,整座堡垒沉寂了,现在已经没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把第二道城门也一一放下,缩在堡垒里,任由寂静淹没我们。”一片孤城万仞山,留下来的,都是铁了心誓和要塞共存亡的死士。城外,是新月旗和像大章鱼一样伸展着触须把阿尔巴尼亚人的要塞慢慢缠住不放的苏丹大军一长溜一长溜的白色营帐。
力量悬殊的较量,围城旷日持久,强攻、炮轰、断水、断粮、瘟疫、挖地道……阿尔巴尼亚人以寡敌众,用山民特殊的坚韧和彪悍挡住了苏丹军队一次次猛烈的进攻。最终或许是祈祷灵验了,就在城里士兵即将被渴死的时候,下雨了。“一股浓浓的土腥味,泥土久旱之后被雨水打湿的味道,从地面升腾起来。天空中铅云密布,凝结不散,下起一场没完没了的绵绵细雨,一场真正的秋雨。”围城宣告失败,苏丹大军不得不赶在冬季冰雪封路之前撤退回首都,小说的最后,帕夏阵亡了,一辆载着他女眷的马车缓缓穿过凄凉的村庄,雨一直下……
《雨鼓》法文版封面
《雨鼓》英文版封面
三
伊斯梅尔·卡达莱最初给这本书取的名字是“Duallet e shiut” (《雨鼓》),但阿尔巴尼亚的出版商建议改一个更英勇无畏、更斗志昂扬的名字:“堡垒”,为了凸显阿尔巴尼亚山民在面对奥斯曼帝国大军压境时抵死反抗的决心。当一九七一年这本书被译成法语时,译者Jusuf Vrioni坚持把书名又改了回去(“Les Tambours de la pluie”),卡达莱当时还觉得“仿佛天意”。英译本则选了一个折中的书名“围城”(The Siege),貌似不偏不倚,既是奥斯曼帝国的十面埋伏,也是阿尔巴利亚城邦的众志成城。《雨鼓》也是通过法语流传到世界各地的第三本卡达莱的长篇小说,前两本是《亡军的将领》和《石头城纪事》。
卡达莱是历史专业出身,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的小说常常散发出一种野史和民间传说的讽喻意味,仿佛那才是被正史篡改、遗忘、湮灭的真相。正如布克国际文学奖评委会主席约翰·凯里所说:“卡达莱是在阿尔巴尼亚文学、历史、民俗学、政治学等各领域都留下印记的作家。他描绘了一种完整的文化,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传统。”《石头城纪事》《是谁带走了杜伦迪娜》《错宴》《梦幻宫殿》《亡军的将领》《破碎的四月》都是虚构的,又都仿佛是历史,仿佛是现实,仿佛是我们无力摆脱的宿命和魔咒。虽然卡达莱一九九○年就去国别乡到了法国,题材也纵横捭阖,从苏丹的奥斯曼帝国到法老时代的埃及王国,但他的关注点似乎一直都是集权统治下的阿尔巴尼亚。“写作本身就是一种抵抗。”卡达莱如是说。抵抗命运,也抵抗遗忘。那只高高飞翔的“山鹰”似乎一直未曾离去,它在故乡的土地山川上盘旋,“啄食记忆的腐尸”。
总是同一座石头城:“平川、大路、三圣山、无名的一片片雾气,就连高山本身,从此都沉没在黑暗中,都像史前的庞大动物一样,开始搔自己的身躯,笨拙地打响鼻(我们真难以相信是走向一座高山,因为山的轮廓十分模糊,让人以为前面是一片夜色,只不过更为幽暗一点儿罢了)。”
总是同样的故事:贪婪,然后是战争,是侵略,然后战争结束,“但颂扬它的歌谣却世代流传,像云、像鸟、像幽灵”。有一天新的战争会再次爆发,因为世界就是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人类是记不住教训的物种。
总是同样一批徘徊在绝望边缘的人:“世界如此的沉闷,不值得让你由于想到会失去它而折磨自己。……他打开大门,走了进去,毫不留恋背后的世界。明天……他用手擦去了窗户上的雾气,可所见到的事物并没有更加清晰:一切都已扭曲,一切都在闪烁。那一刻,他发现他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我们都陷落在和梦境一样寂寞残酷的现实里,而我们都舍不得放弃“樱桃的滋味”,或许一颗桑椹就可以拯救我们,就像伊朗导演阿巴斯在一九九七年拍的那部电影一样。
四
记得去年十二月十三日,纪念南京大屠杀的第一个公祭日,早上长长的警报仿佛把历史又生生撕裂开来,天蓝得让人感觉活着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记得那天下午约了画家吴湘云和上海的编辑林岚去升州路一一八号的“观筑”看“民国风尚—民国服饰资料展”。我和吴湘云约了先去附近的净觉寺看看,每次从地铁一号线三山街站出来,抬眼就看见净觉寺一面爬了常青藤蔓的白墙黑瓦,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不知内里风光。
问了几个人,拐了两个弯,才找到牌坊一样的寺门,进去了才知道是一个清真寺。明洪武年间敕建,不久被焚毁,宣德五年(1430)郑和准备六下西洋前奏请明宣宗重建,弘治五年(1492)重修。我冷不丁想起手上正在翻译的《雨鼓》,那个十五世纪奥斯曼帝国围攻阿尔巴尼亚城邦的故事。在这座东方同样充满记忆的石头城里,忽然有一种被历史包围的要窒息、要哭出来的感觉。
寺里清幽,鲜有游人,两个展厅冷冷清清。一只猫在椅子上睡觉,晒着太阳。路边的银杏树金黄金黄的,映着蓝天格外纯净高远。院落里有像“齐英萃”“蝴蝶厅”这样江南文人喜欢的厅堂,也有刻着“近主阶梯”“归原途径”字样的石头拱门,应该也是教人“向善”“迷途知返”的意思吧。
从寺里出来,再走到热闹的街市,竟然有点隔世的恍惚。我们在路边摊买了几块热乎乎的下塘烧饼,和林岚会合后就去了“观筑”。碰到黄梵和几个女诗人已经坐在主人陈卫新的楼上喝茶,于是大家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吃烧饼。“民国服饰资料展”也是一个老照片展,没有时间细看,印象中照片上的人都是当时流行的穿着打扮,女的温婉,男的儒雅,不管是旗袍还是学生服,不管是西装还是长衫。最难得的是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照片上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安静祥和,仿佛不知道灾难正在临近或已然降临……
五
我总觉得有两个卡达莱,一个是十八岁出版诗集《青春的热忱》,二十七歲发表长诗《群山为何沉思》,成为阿尔巴尼亚首席诗人、当选劳动党中央委员的卡达莱,“秋天的夜晚来了,/共产党员们向四处分散;/平原进入梦乡,/躺在山脚下边……”(《山鹰在高高飞翔》郑恩波译)歌颂党,歌颂人民,歌颂社会主义的卡达莱;另一个是往历史幽微处挖掘,用文字刺向集权独裁统治的小说家卡达莱:侵略、阴谋、秘密审讯、告密、栽赃、逼供……他的小说创作带给读者“一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和体验:隐晦绵密,现实与虚妄交织,对民族历史的探究等”。
《雨鼓》里听到在科索沃战役中穆拉德汗苏丹遇刺真相的史官,《H档案》里那两个定居纽约却漂洋过海到阿尔巴尼亚寻找荷马史诗的自称“民俗学家”的爱尔兰人,《错宴》里那位在街头说唱的瞎子维希普……这应该都是小说家卡达莱表演的变脸。他戴上面具走进历史,走进坟墓,带回了杜伦迪娜,带回了被埋葬的真相的影子。
以《玩笑》开场的昆德拉选择了以《庆祝无意义》收官。卡达莱满腔《青春的热忱》在漫长凉薄的岁月里渐渐凝固成了《四月的冷花》……
二○一五年七月 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