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绅士风度与公学的关系
2015-05-30罗佳玉
罗佳玉
摘 要:绅士风度是英国民族精神的外化,公学是英国特有的一种学校类型,二者在英国社会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亲密的关系,绅士风度成为公学的灵魂,而公学则充当绅士风度的载体。二者这种相互交融的关系对英国,乃至在世界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绅士风度;公学;灵魂;载体
1.绅士风度和公学的简单概述
绅士风度来源于英国的英格兰,作为一种确定的观念系统和行为方式大约形成于近代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是英国绅士风度最终形成及完善时期。它是各阶层在向上流社会看齐的过程中,以贵族精神为基础,掺杂了各阶层的某些价值观念融合而成。
我国教育家普遍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英国公学产生于14世纪末。1382年,温切斯特大主教在其主教区内建立了一所语法学校,这是最早的英国公学。到17世纪初,公认的九大公学出现,标志着公学轴心的正式形成。
16世纪之后,中产阶级由于经济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时,没有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精神,而选择了模仿上层,绅士风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而成为中上层阶级的主导精神。而公学承担着满足贵族和中产阶级的教育需求的责任,在这一共同因素的作用下,绅士风度与公学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2.绅士风度——公学的灵魂
(1)培养绅士是公学的教育目标。作为贵族和中产阶级选择的教育机构,必然要满足贵族和中产阶级的教育需求,培养符合其价值取向的人才,因此,绅士风度成为其最好的选择。19世纪英国学者和教育家托马思·阿诺德在拉格比进行改革时,明确指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绅士,认为“如果缺乏健全的宗教原则和绅士作风,那么,理智上的成就毫无价值。”而进入20世纪之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社会的需要,公学适应时代需求,倾向于培养学者型绅士。
(2)绅士风度的内涵是公学的教育内容。既然培养绅士是公学的目标,那么按照绅士风度的内涵来设置教育内容就成为必须了。包含自信、理智、强大的意志等多方面内容的性格是绅士风度最为经典的内涵,因此注重培养性格成为公学教育的显著特点。
良好的礼仪风度是绅士风度的一种亘古不变的内涵。为此,公学设置了古典学科、宗教学科,并且开设了大量的联课活动。
3.公学——绅士风度的载体
(1) 公学丰富了绅士风度的内涵。绅士风度的内涵随着时代对公学的教育需求变化而不断被丰富。绅士风度在最初是贵族精神的体现。16世纪之后,加入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念。19世纪之后,由于公学开始培养“实业家绅士”,强调“在兼顾培养绅士风度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学术”。而20世纪之后,公学开始向“学术型绅士”过渡,因此博学被融入绅士风度之中。
(2)公学传承绅士风度。绅士风度作为一种精神象征,需要有所依靠才能源远流长,载体的存在是精神得以留存的保障。公学则充当了载体的作用,自公学演变成贵族学校以后,便成为传承绅士风度的重要场所。19世纪初公学受到抨击,其所崇尚的绅士风度也备受诟病,而在19世纪上半叶公学改革之后,受到社会的广泛欢迎,绅士风度因此受到追捧,在这一时期,绅士风度最终形成及完善,也奠定了绅士精神作为英国民族精神主体的地位。而进入20世纪之后,公学经受住了教育民主化的考验,绅士风度也得以留存。
4.影响
公学和绅士风度在英国国民性的塑造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45年,英国一学者指出:“任何时代的作家,讨论到一般英国人的性格和传统时,总不免或多或少地讨论到公学的毁誉两方面。”
而且,公学是独属于英国的一种特殊的学校类型,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英国的学校类型,而且有助于英国形成一种多样化的教育系统。公学还为英国社会培养了从军界、政界、报业界到银行界、宗教界、外交界各个重要行业的大批领袖人才,因此被称为“英国精英的摇篮”。
绅士风度与公学的影响随着其在英国的巨大影响也逐渐扩散到世界范围。在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印度等国家都相继出现一些类似于英国公学的学校,我们国家现在许多民办学校也都愿意以英国公学为参考,希望从中得到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英)丽月塔.绅士道与武士道:日英比较文化论[M]. 孙志民,王晓霞,陈守桂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2]徐 辉,郑继伟.英国教育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