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视角的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研究

2015-05-30赵丽娟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11期
关键词:教育目的数学学科小学阶段

赵丽娟

摘 要:小学数学在教育过程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对于学生的启蒙教育之中,全面引领学生了解世界,正确的看待社会的发展,全面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这其中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除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之外,还具有了丰富的人文价值,通过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想品质进行教育,深化小学阶段的教学效果,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基本人文观念,进一步促进我国全体国民的基本素质的提高。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将自身的研究方向定位为,在人文视角之下,分析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目的。

关键词:人文视角;小学阶段;数学学科;教育目的

在传统教学的思维理念之中,数学一直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在公式与计算之中强化理性思维,但是随着现代人文观念的发展,人们逐渐的认识到了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学术界与教育界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全面强调数学的功能作用与人文性质。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数学不仅仅具有了重要的科学价值,同时也具有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在数学教学之中,从人文视角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数学不仅仅可以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

在小学阶段,其数学教育目的可以说是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明确规定了数学教育对象在数学教育活动中的发展方向。数学教育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其教育性质与教育内容的不同。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教育目的进行系统的人文反思与构建。

一、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的

我国教育部在2001年,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表明了根据数学科学的发展,其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现状,相关的心理特征等问题,任课教师都应该及时的进行更新,在基本的教育理念之中,没有明确对于数学进行定义,而是更加强调利用数学与人之间,数学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想能力以及人文精神。

可以说,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的教育目的是,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并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或者基本技能等问题,有效的树立学生在知识方面的积累,对于解题技能的开拓,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全面的理论知识储备,这一现象与目的的背离,导致了我国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很难真正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之中的规定,最终也阻碍了学生的进步,与教育的发展。

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利用帮助学生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解题技巧,全面促进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在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构建人文精神,在人文视角下,对于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的基本目的的构建应该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二、人文视角之下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基本构想

首先,小学数学教育面对社会的人才需求,对于小学生进行教育,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之中,可以发现,对于综合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发展的过程之中更加重视人才对于交叉学科的掌握,所以,成绩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能代表一个学生的优劣,更加不能以此来评判学生。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之中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同事应该住家培养学生对于人文价值的追求。

其次,正确对待数学教育的科学价值与文化价值。从价值层面来考虑,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谐发展的人,那么单纯的掌握科学技术并不能全面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虽然科学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但是从人文视角上来说,教育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缺少正确的人文精神做指导,科学教育则显得更为盲目,缺少目的性与价值取向。

再次,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完美人格的构建。在教育过程之中应该重视学生人的发展,保证教育的人文取向,构建学生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思想的同时,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

案例分析,在教育学生了解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在学生认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以后,列举现实生活之中常见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认识与识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将五星红旗、红领巾等事物拿出来,让学生认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讲解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并且提问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只有通过这样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才可以最终达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之中所提出的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教育目的。

三、结论

在传统的数学教育之中人们更加关注数学作为理性学科的科学属性,却淡化了对其人文精神的分析与研究,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之中没有很好地实现数学科学本身所固有的人文价值功能,这样的数学教育显然是不全面的,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在本文之中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我国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目的,最终针对其目的提出了在人文视角之下小学数学教育目的的构想。

参考文献:

[1]王延文,冯美玲.数学“双基”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02).

[2]高向斌,王淑清.解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J].教育科学研究,2003(06).

[3]何文忠.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数学需要“文”化[J].学科教育,2003(05).

[4]丁广峰.数学文化与素质教育[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3(05).

[5]邱春晖,程广文.论数学教学目的的人本转向[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2).

猜你喜欢

教育目的数学学科小学阶段
如何提升小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如何让农村留守儿童重视数学学科的学习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对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论教育价值与教育目的的关系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培养研究
简析如何创建愉悦的小学语文课堂
浅谈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误区与实施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