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搭车”的舆情分析与引导策略

2015-05-30李劭强

中国广播 2015年11期
关键词:引导策略

【摘 要】伴随一起真相迟到的枪击案,“新闻搭车”一词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新闻搭车”是一种新闻的借机表达,也是一种舆情的借机搭车,在拓宽了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本文认为,应该及时而全面地公开信息,主动打捞梳理沉没的舆情,畅通舆情表达的渠道,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搭车 舆情搭车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5月2日,哈尔滨铁路警察李乐斌在黑龙江庆安火车站“开枪击毙”农民徐纯合,该事件通过网络迅速发酵,成为舆论热点。当公众对真相翘首以待时,官方却在枪击案发生后迟迟不公开完整现场录像,直到舆论不断升温、发酵成为全国关注热点,现场视频5月14日才在央视公布。完整的视频内容显示,铁警开枪的行为并无不妥。

这是一起较为典型的失败的舆论引导案例。除了信息公开要及时这个基本的舆论引导常识需要强调外,此事件所引发的舆论中,还有一种新的现象需要重视,那就是当地对官员的举报借机“多点开花”——在事发十余日内,枪击案的真相尚不可求,网上关于当地官场的举报帖却集中爆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称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①“新闻搭车”成为舆情表达的一种新的方式,并对舆论引导工作产生了实质影响。

一、“新闻搭车”的实质是“舆情搭车”

在“新闻搭车”概念提出后,媒体列举了一些近年来各地“新闻搭车”的案例,如:从不正当言论到“1500元天价烟”,从“微笑局长”到“表叔杨达才”,从“我爸是李刚”到“校长抄袭”。这些案例都经过了新闻峰回路转的过程,也都伴随着新闻报道内容的变化与丰富。

严格地说,前两个新闻事件并不算“新闻搭车”,因为新闻的主体事件没有变,只不过是新闻关注的角度有所变化,这属于人肉搜索和深度报道的范畴。一个敏感的记者,也应该对反常的环境信息和物证信息予以报道,并不存在什么搭车现象。而最后一个案例,已经初步具有“新闻搭车”特征:从关注“我爸是李刚”事件,连带反映当事人所在学校校长抄袭的问题。此时,新闻的主体事件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爆料者的诉求也不再是我爸到底是不是李刚,而是把之前没人关注的“校长抄袭”事件借机公之于众。

一般而言,“新闻搭车”现象应该具有这样三个特征:一是借助一个舆论热点的既有影响力;二是爆料一个与此事件、舆论在某些属性上有关的事实;三是实现爆料者的表达诉求和个人目的。也就是说,“新闻搭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得新闻真相,实现舆论监督,“新闻搭车”者通常只是为了借机表达自己的另外诉求,揭露一个之前难以进行正常表达的事实。

从这个角度看,“新闻搭车”其实是一种间接的媒介事件的策划,“新闻搭车”是举报人媒介事件策划意识的一种反应:他们趁着某个新闻热点真相难求或正在热炒时,借机把自己想要为人所知晓的事实公布出来。这其实就是新闻报道中由头的借用——借用某个由头,引出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也是新闻报道中背景的借用——当舆论已经给受众热身后,传播一个相关事件变得简单而有效。

新闻之所以能搭车,更本质的原因在于“舆情搭车”:公众存在诸多舆情诉求,这些诉求缺少一个释放的渠道,一旦他们发现某个舆情热点可以成为释放的通道,便将所有诉求都转移到这个通道,通过这个已经成为热点的载体传递出去。可以说,“舆情搭车”才是根本,没有舆情的潜在诉求及表达压抑,就不可能出现“新闻搭车”现象。换句话说,是因为此前信息表达的不畅,导致了“舆情搭车”与“新闻搭车”现象。②

舆情之所以能搭车成功,还与受众的两种心理有关:习惯性质疑与补偿心态。各种未经验证与核实的爆料能够搭车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受众对官员形象和政府公信力的习惯性质疑,他们对此领域的话题感兴趣,并愿意相信传言是真的,这就为新的舆论的兴起提供了舆情基础。所以,当自媒体传播关联信息时,公众舆论总是第一时间为之鼓与呼,而不是去验证、质问事实真相。

同时,当公众最关注的事实不可得时,他们会把不满发泄到相关事实上,以作一种心理补偿,也可以保持舆论热度,造成围观之势。这是公众的一种心理,也是舆论的一种策略。这时,搭车新闻所引发的舆论,就起到一种“移情”作用:人们希望此舆论可以推动之前停滞的新闻报道,期待各种舆论形成合力产生聚合效应,从而让最为关注的事实水落石出。

表达时的借机,是一种传者的“搭车”;而无奈时的“移情”,则是一种受者的“搭车”。他们在“搭车”的同时,表达着内在诉求和潜在舆情。所谓“新闻搭车”的背后,就是传者和受众的两重“舆情搭车”。

二、“新闻搭车”带来的舆论引导困境

对“新闻搭车”,有人说是好事,这会让很多隐藏的问题得以暴露,让压抑已久的表达得到释放。这是观察“新闻搭车”的一个乐观角度。但是,“新闻搭车”也带来了舆论引导中新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也会让公众处于一种舆情焦虑之中:或是不顾相关性、真实性一味搭车;或是失去信任,怀疑一切。

具体地说,“新闻搭车”会带来这样一些舆论领域的变化。

首先,频出的舆论热点让引导应接不暇。在原有的舆论引导模式中,传统媒体是舆论的引发者,它们通过媒体报道将需要引导的话题引出,引发人们的关注,进而引导公众舆论。此时,媒体承担着议程设置的角色,报道什么对象、监督什么内容、引导力度有多大,多由媒体掌控。而当自媒体带来“新闻搭车”之后,舆论的热点就会逐渐失去控制,任何一个搭车的新闻,都可能引爆一个新的舆论热点,这给舆论引导增加了不小难度。

其次,跑偏的舆论话题干扰议题聚焦深入。在“新闻搭车”时,一些虚假的、不实的,或者花边的、表面的信息也可能混杂其中,甚至成为媒体一时报道的热点、舆论一时热议的焦点,这种热点扎堆表达的“搭车”,反而干扰了正常的报道与核心议题的深入。结果,一段时间之内,舆论看似热闹异常,但议题可能没有得到分析,真相可能依然原地踏步。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公众舆论的焦虑和情绪化。

第三,舆论的众声喧哗让共识更难达成。舆论引导是为了达成共识,这个目标在原有的舆论环境中比较容易达成。而在自媒体环境下,当出现“新闻搭车”现象时,舆论共识的产生和实现变得更加艰难。这是因为,自媒体环境下“新闻搭车”的必然结果就是舆论的多元表达——自媒体不是官方媒体,无需把关也没有那么理性,当不同当事人各怀企图,想通过某个热点舆论实现“搭车”目的时,众声喧哗就是“新闻搭车”之后的舆论常态。这种多元化表达,一方面保证了舆情诉求有表达的机会和渠道,但另一方面也必然带来两个不可避免的结果:人们观点的交叉越来越少,共识越来越难达成;人们对有关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质疑,认为“新闻搭车”背后隐藏了太多问题。此时,再想去引导舆论变得更加困难。

对公众来说,“新闻搭车”是一种无奈的行为,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对社会来说,“新闻搭车”在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表达诉求通道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信息传播的把关要求,伤害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这倒不是说“新闻搭车”是一件坏事,而是说社会应该尽最大可能,不让舆情诉求压抑到要靠搭车才能表达的地步。

三、应对“新闻搭车”需要坚持的引导策略

如何预防和应对“新闻搭车”现象?在明确了“新闻搭车”现象产生的原因、特征、本质之后,首先应该明确一点,就是一个停滞不前的舆论热点是“新闻搭车”的必要载体。如果,一个舆论热点在其发展过程中没有出现信息缺失、真相缺失的情形,没有出现事件推进停滞的局面,即便舆论足够热,搭车也很难完成。因为,舆论热点始终处于正常的发展变化中,人们的关注点可以得到及时的关照和满足,人们的注意力不会集中到搭车的行为和所搭的事件上。

首先,热点新闻事件的信息公开必须跟上。一是信息公开必须及时。在自媒体环境下,新闻的时效性变成了新闻的即时性,如果传统媒体信息公开的速度不够快,就会将舆论阵地拱手让给新媒体、自媒体,也就失去了对舆论走向的控制权。二是信息公开必须全面。不公开信息的原因或是有内幕,或是担心公开造成更大被动。对后一种思维应该摒弃,在信息开放的时代,不公开,不全面的公开,一定会带来更大被动,反而经过信息开放脱敏的受众,对全面的信息更能接受和理解。及时、全面地公开信息,是应对“新闻搭车”现象的首要措施。

其次,应该主动打捞梳理沉没的舆情。“新闻搭车”的实质是“舆情搭车”,是因为舆情之前的存在与发酵,才导致后来的“舆情搭车”。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当时的舆情并没有得到及时而有效的释放,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打捞、梳理,舆情的流动只能隐藏在公众的内心中,或多数人看不到的渠道中,这些舆情迫切地需要得到释放。此时,一个停留的热点正好为这种隐藏甚至是压抑的舆情提供了释放渠道,舆情顺利地实现了搭车。如果没有潜在的舆情积郁与表达不畅,即便真相难求、舆论停滞,也不会出现什么搭车现象。

因此,需要主动打捞梳理舆情,这是应对“新闻搭车”的一种积极主动预防。舆情是舆论的基础,它可能已经通过态度、意见、观点、行为表现出来,也可能还储存于公众的内心中,但已经成形。“在众声喧哗中,尽可能打捞那些沉没的声音,是社会管理者应尽之责。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③这就需要通过舆情调查和舆情监控等手段,对潜在的舆情或尚未形成舆论的舆情进行主动打捞、梳理,以及时发现问题、诉求,防患于未然。只有主动系统地监测舆情、打捞舆情,并能对舆情做出准确分析和针对引导,舆情才不会出现压抑的情形,才不会出现舆情的借机表达。

第三,更长远地看,还应畅通舆情表达的渠道,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舆情需要释放,释放需要机会和渠道,如果舆情因为没有正当的、正常的渠道得不到及时释放,舆情背后的诉求就无法得到表达,舆情就可能以隐藏的方式持续发酵。此时,只是关注和打捞舆情还不够,舆情从起点走向最后终结,根本原因在于舆情得到了表达和释放。如果在整个舆情发展的过程中,缺少最后释放环节,舆情将一直处于压抑状态,并时刻寻找释放机会。这是舆情发展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舆情具有韧性,舆情的韧性决定了潜在的舆情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和载体进行表达。事实上,“新闻搭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舆情表达不畅所造成的,而造成这种不畅的主要原因,在于缺少正当而有效的表达渠道。

同时,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直接影响着“新闻搭车”现象。每一则搭车新闻,在一定程度上都带有着爆料成分,都指向某些未被处理的事件,以及某些官员和机构的贪腐问题、作风问题。对这样的搭车和爆料,理性的态度应该是耐心等待真相,然后进行全面判断和恰当表达。这样,舆论监督才不会造成误伤。但是,当政府部门公信力缺少时,人们已经习惯性地选择了相信爆料——无论所爆之料是真是假,搭车的新闻总是能够在第一时间掀起风浪。这给舆论引导带来了麻烦,甚至让信息公开陷入了“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无论引导者说的是真是假,公众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假的。公信力的提升急不得,但只有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新闻搭车”的现象才能得到有效缓解。反过来,对每一个新闻搭车事件的积极回应,也就成为公信力建设的第一步。

信息公开是即时的舆论引导,舆情监测是前期的主动预防,建设稳定的舆情表达机制,提升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是应对“新闻搭车”,引导“舆情搭车”现象的长期方法和常规途径。这三个应对“新闻搭车”的策略构成了立体的、系统的引导体系,如果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新闻搭车”现象就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并将舆论引导置于被动地位。

四、结语

“新闻搭车”现象是舆情表达特殊阶段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虽然间接拓宽了舆情表达的渠道,让一些潜在的问题得到了重视和解决,但伴随而来的问题是真假信息鱼龙混杂,核心信息被搭车信息冲淡,舆论引导变得更加困难,同时,舆论变得更加焦虑不理性,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更加怀疑。因此,必须认真审视“新闻搭车”现象,分析其具体成因和深层本质,并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指标与治本的方法,让舆情得到及时的释放,让舆论引导更加有力、有效。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莫玉玲)

注 释

①林斐然 程媛媛等 《庆安枪击案舆情“拔萝卜带泥”》,载2015年5月14日《新京报》第A16版。

②李劭强 《“舆情搭车”警示畅通民意诉求》,载2015年5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第3版。

③本报评论员 《执政者要在众声喧哗中倾听“沉没的声音”》,载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引导策略
家庭冲突环境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及引导策略
试论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策略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舆情事件的引导策略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策略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正面教育引导策略
警惕微信舆论场中的“舆论暗潮”
初三学生情绪波动成因探析及引导策略
捕捉灵动话题,催生日记写作
当代大学生网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引导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