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查

2015-05-30钟景生

当代农村财经 2015年11期
关键词:会昌县乡村干部村级

钟景生

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根本保障。鉴于其重要性,笔者近日通过深入乡村查阅资料、问卷调查、表格统计等多种形式,对江西省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进行了调研,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一、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基本情况

(一)乡村集体经济资产情况。目前,会昌县19个乡镇资产总值为19768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695.09万元。243个行政村共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243个,集体所有农用地面积354.91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4.05万亩、园地12.95万亩、林地300.25万亩、草地0.86万亩、养殖水面6.03万亩、其他10.74万亩。村集体资产总额19641.73万元。

(二)乡村集体经济债务情况。全县19个乡镇负债总计7910万元(2014年底统计数)。243个行政村负债总额5207.79万元,其中经营性负债259万元,举办公益事业负债1917.03万元,当年新增负债70.5万元,经营性固定资产原值299.8万元。

(三)乡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2014年,全县19个乡镇经济总收入因种种原因未作汇总,仅统计了烟叶税收补助收入1684.94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基金补助收入4561.27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3567.16万元,其中经营收入684.45万元,发包等收入165.1万元,投资收益8万元,补助收入1879.00万元,其他收入830.61万元。当年无经营性收入的村126个,占53.85% 。

乡村两级收入渠道大体相同:一是资源性收入。主要是利用集体的林、地、水等自然资源和撂荒地、空闲地、机动地和集体林地,通过建办种苗繁育基地、引资开发、出让承包等方式增加的集体收入。二是资产性收入。主要是有效利用闲置资产,如通过出租、出售闲置厂房和生产设备等方式创收。三是其他收入,主要是通过土地征收获得的补偿款、社会抚养费返还款、烤烟生产奖励等收入。

二、会昌县乡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发展乡村集体经济认识不到位。从调研走访的乡镇了解到,大部分乡村干部都能客观地认识到乡村集体经济薄弱这一现状,但没有采取积极措施改变目前乡村集体经济的状况。个别乡村干部虽有发展集体经济的意识,却感觉力不从心,有想法没办法,认为有上级财政拨款、烟税、计划生育社会抚养费、土地出让金等收入,能够维持正常工作,缺乏主动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的举措。

(二)乡村集体经济的产权不明晰。村级集体经济名义上是归村内集体成员所有,但长期由村委会管理,由于缺乏技术、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集体经济中的个体所占份额不明晰,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人都有,人人没有”的怪象,严重影响了广大群众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三)发展不平衡,收入来源单一。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各行政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不平衡。有些村资源性优势明显,纯收入较高;有些村基础条件较差,加上历史原因造成的债务,集体经济负债累累。县城周边、交通便利行政村的集体经济状况普遍好于偏远、交通落后的行政村。据2014年底农村集体经济统计报表显示,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最高的筠门岭镇与最低的洞头乡相差91倍。大部分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依赖政府补助和政策性补偿。由于管理方式粗放,产业单一,层次低、规模小,村级集体经济整体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很难适应市场化要求,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资产运营管理不规范。长期以来,村级集体资产的运营控制权由村干部掌握,而财务公开、民主理财等相关监督机制又不规范,致使民主监督很难到位。一些村干部存在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不作为,怕作为,集体资产管理混乱,严重阻碍了集体经济做大做强;一些村干部只顾眼前、不顾长远、随意挥霍,集体资产流失严重,农民权益无法保障。受环境因素、自然条件和发展理念的影响,大部分行政村的资产收入主要是依靠财政拨款,但受财政实力的影响,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投入严重不足。另外,相关部门的结对帮扶大多只注重个体农户,往往忽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而项目资金大多是专款专用,主要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的资金很少,集体经济的实力无法增强,长效增收机制无法建立。

(五)发展集体经济的人才匮乏。大部分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理念滞后,思想保守,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市场经济意识薄弱,能力不强,思路不清,大多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面对新形势束手无策,整体素质很难适应市场化发展的要求。加上大量劳务输出,又造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素质高、懂市场、会经营的管理型人才比较缺乏,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障碍。

(六)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发展的资金和资本。从目前村级经济现状看,全县村级经营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100个,占41.15%。在3567.16万元收入中,补助性收入1879.00万元,占52.67%,投资收入仅为8万元,占3.29%。加上村集体固定资产大部分是非经营性资产,如村委会大楼、学校等,难以形成资本。部分有山林的乡村又没有充分挖掘其价值,没有创造经济效益,乡村两级基本上入不敷出,更谈不上有资金发展集体经济。

三、进一步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明确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一是提高乡村干部的认识。乡村干部要增强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摒弃“小富即安”和“等、靠、要”的思想,要有领头羊的责任和担当。二是要增强乡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自觉性。要通过考核激励措施,提高乡村干部发展乡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要把发展集体经济纳入乡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乡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集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乡村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二)明晰产权,管好用活乡村集体资产。乡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乡村两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一是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要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域等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对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加强清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建立资产增值机制。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根据有关政策,保护好、发展好宅基地(土地)整理后的成果,促使集体资产保值增值。要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对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要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三是强化村级财务管理,化解乡村债务。严格收支审批,控制不必要开支。进一步完善财务代理制度,规范代管手续。完善财务公开制度,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并将控制和化解债务纳入对乡村两级的考核内容,积极探索并建立化解乡村债务的长效机制。

(三)因地制宜,充分发掘当地现有资源。发展乡村经济必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把资源优势切实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乡村集体经济实力。要大力培植“一村一品”、“一村一业”,防止一哄而起,套用一个模式。近郊和偏远乡村,应根据各自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干部群众素质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发挥优势,挖掘潜力,优化结构,扬长避短。如国省道沿线乡村,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是建立农副产品商贸市场。特别是像周田镇、西江镇、筠门岭镇这样交通便利、地理优势明显的乡镇,适合发展第三产业。二是利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当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特点,发展加工业,拉长产业链。三是兴办各类服务实体。本着为民服务的方针,为本地个体私营企业开展产品推销、供应原辅材料以及信息、运输、餐饮等有偿服务,既为农业和农民走上市场架起桥梁,又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增添一条途径。四是依托原有基础产业,建立各类中介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产、供、销服务,从中收取服务费、管理费,壮大集体经济。

(四)强化管理,保障乡村集体资产收入。一是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对现有集体土地、集体林场、山塘水库等发包经营项目,依法补充完善承包合同。二是强化集体资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重大投资决策和建设项目须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真正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表决权。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组织成立以村民为主的监督委员会,专门负责对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

(五)做好培训,强化基层组织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村级领导班子建设,扩大民主,选用一些懂经营管理,有一定理论素养,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优秀人才进入基层班子,尤其要选好村党支部书记,选好发展集体经济的带头人。要充分利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政策优势,大力引进优秀大学生包村驻队,充实基层组织队伍,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加大培训力度。通过专题培训、集中培训和基地培训等多种方式,转变基层干部思想观念,增强新形势下经济工作能力,提高服务集体经济发展的水平。三是组织外出学习先进经验。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乡村干部,尤其是乡村集体经济负责人走出去,选择到基础条件相似且乡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市、县参观学习,借鉴成功做法,因势利导,强身固本。

(六)倾斜政策,加大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结合精准扶贫,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为乡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县级财政安排相应的资金,采取适当的形式,重点支持集体经济“空壳”乡或村,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安排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降低贷款门槛,专门支持乡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允许乡村以山林、固定资产等抵押贷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

(作者单位:江西省会昌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闻

猜你喜欢

会昌县乡村干部村级
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
乡村干部工作的助手、生活的知音
包饺子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临潼县志·卷一地理》研究两题
271起扶贫领域曝光案例分析——弄虚作假等易发,乡村干部超九成
王亚华:提升乡村干部服务动机和公共领导力
My Pet
对乡村干部,强调责任不能忽视关爱
村级审计亟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