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的手机媒介文化的传播特性研究
2015-05-30周旭丽
周旭丽?
摘 要:随着“第五媒介”——手机媒介技术以及移动网络技术的日臻进步,手机媒介文化应运而生,较之传统媒介文化,其在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由“狂欢节”引入,以狂欢节文化和手机媒介文化共有的大众性、无等级性、宣泄性和颠覆性等传播特性为主要论述内容,对手机媒介文化的传播特性进行客观地阐释。
关键词:手机媒介;手机文化;传播特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2-0119-02
狂欢化的渊源来自于狂欢节本身,指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仪式、形式在文学体裁中的转化与渗透。狂欢节期间,人们戴着面具,穿着奇装异服,在大街上狂欢游行,纵情欢乐。每个人都是节日的主角,没有地位和等级之分,他们用各种各样的笑来宣泄现实重负,重新构造和实现自己的理想,由此产生的笑文化更是成为与宫廷文化相对立的通俗文化。手机文化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介”文化在经历了传播方式大变革后,其传播特性也随之改变,一如狂欢节般,有相当强的大众性、无等级性、宣泄性和颠覆性。
一、传播方式的变革
手机文化的传播方式不再是传统媒体简单的点对面传播,而是大众传播基础上的垂直传播和窄众传播。可以说手机媒介中的每一个软件和应用都有其及其细分的目标受众。有的专为有某种爱好的群体设计,有的专为某个年龄段、某个专业、某种功用。它们无孔不入,吸引了不计其数的受众。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扩张促进了手机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目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手机文化的传播特性
(一)大众性
首先,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介”,手机媒介文化除了在传播方式上的突破创新外,还具有快速、便捷、跨媒体的传播特点,移动性与即时性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人们随时、随地接受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内容,随时获取需要的信息,参与互动,发表个人观点,实现信息与用户互动的同步性。正是手机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随时随地随身性,使受众的文化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满足。而手机文化存在的本质目的是接收和传播信息,进行文化交流与共享,这也意味着手机媒介文化是一种可移动的便携文化空间。借助无线网络不断增加的覆盖率,手机文化对受众的影响可谓见效快、范围广、力度强,这也成为了手机文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1]。
手机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介”,是与离公众最近的媒体,随着手机普及率的不断提升和手机功能的日益多样化,其人际传播功能也随之增强,它的反馈和传播能力是传统媒体甚至网络媒体不能比拟的。而且手机文化的传播者可以完全不受客观条件控制来决定其传播形式和内容。所以,无论是手机本身,手机的使用方式还是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服务都愈发凸显个性化。加上手机属于私人物品,具有“贴身性”,而用户做出传播动作时大多无人在场,因而手机文化又具有私密性,与传统媒介文化的群体性、聚合性大不相同。手机文化的个体性和私密性使其具有了极强的包容性,即在大众传播的大环境下,同时涵盖不同甚至大相径庭的内容,正如复调音乐,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2]。
事实上,手机文化是一种大众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文化。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手机媒介依托其终端制造商、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和大众媒体等机构,扮演着大众传媒的角色;另一方面,手机文化又具有明显的时尚、流行的性质,其功能早已不再局限于语音、信息通讯,更成为凸显个性和时尚的文化符号。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增值服务的进步,无论作为视听终端的手机本身,手机服务的内容,还是用户使用手机的方式都呈现出高度的个性化发展趋势,“分众”、定向和互动,传播者与受众、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转变是手机文化区别于其它传统媒介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这又使手机文化又具有个性化或“小众化”的性质[3]。
(二)无等级性
1987年,一个香港商人开通了中国的第一部手机。当时购机花费38000元,月租150元,接听和拨打每分钟都要6毛。这在1987年的中国可算“天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手机媒介平民化,拥有一部手机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工信部公布的2014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底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达到12.86亿。手机终端的廉价决定了手机文化的无等级性。
此外,手机用户在使用手机上网的过程中多采用匿名形式,即手机文化的私密性给了普通民众一个畅所欲言、“为所欲为”的平台,虚拟的移动互联网世界中,没有高低贵贱,每个用户都可以享受到公平、平等的对待,民告官、微博反腐都成了可能,用户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和国家总理对话。
(三)颠覆性
手機文化具有的空前的交互性、扩散性以及跨媒体等特点,注定其对传统文化产生颠覆性。
手机文化包容个体性、私密性,具备无等级性,其核心是交流与互动,是手机用户在交流与互动过程中形成的,当然具有交互性。手机媒介的产生取决于人们的交互需求,从语音通话、短信沟通到多媒体、跨媒体以及五花八门的附加功能,手机媒介文化经历了从“机机互动”到“人人互动”的完美跨越,手机不只代表一块块简单的媒介,而是一个个鲜活而具个性的受众。其普及率之高,决定了手机文化极强的扩散性。在手机文化中,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兼具传播者和接收者的双重角色。由此,手机文化的传播效果可见一斑。
由于手机文化的移动性和即时性以及传播效果的交互性和扩散性,手机文化在整合其他传统媒介文化形态的基础上,以其独特传播方式满足着用户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手机文化与传统媒介文化也并非完全对立,越来越多的手机媒介实现了与传统媒体的融合。手机用户拥有的不仅仅是一台通讯工具,而且是上网、视频通话、微信、微博、音乐、手机游戏、学习、生活助手等各种功能的集合体。从文化传播媒介的角度看,手机通过对传统的语言、文字、印刷、广播、电视、网络等传播渠道的整合而成为一种新的移动传播电子媒介,具有明显的跨媒体性。可以说,正是由于手机具有的移动性和即时性,加上其对传统媒体资源的优化整合,手机媒介才成为了当前满足广大受众飞速增长的文化需求的 “第五媒介”;手机媒介整合传统媒体资源的同时,通信、网络、文化等产业在相辅相成的同时,又为手机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总的来说,跨媒体性和多功能性使得手机文化的发展更加多元化、丰富化,用户对手机的依赖感也加强了[4]。
(四)宣泄性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4G时代的到来以及手机终端的低价、手机通讯费用的降低,手机上网更加迅速、便捷,手机媒介通过整合资源,借助传统媒介的品牌影响力与丰富的内容,抢占传播领域的制高点,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与传播力。手机媒介集声音、图片、视频、通话(视频通话)、收发信息、游戏、社交、手机监测、导航、手机银行、网购等功能于一屏,成为互动、娱乐、学习、社交的神器。但是,手机文化也加剧了“碎片化阅读”的趋势,受众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越来越短,关注内容越来越倾向片段性和娱乐性。五花八门的手机游戏、社交软件以及品类繁多的热门应用充斥着人们的眼球,拇指文化应运而生,手机在充当通信工具的同时,也成为了人们宣泄自我,娱乐自我的工具,太多用户陷入“手机依赖症”中无法自拔。由英国手机保险公司MobileInsurance.co.uk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每个用户平均每年在手机上花费的时间为23天,即每个人一生当中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大约4年。通过手机媒介来休闲娱乐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使用手机毫无节制、人的大脑被手机控制,其后果就太可怕了[5]。
手机文化的个体性和私密性在为大家带来无等级的生活,同时也应看到,作为新兴网络文化,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體制,手机媒体文化良莠不齐;移动网络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平台且不受外界限制,没有机构对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管控,“把关人”缺失,我国现行法律中对互联网的管理又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加上受众传播信息时具有的主观宣泄心理,很容易出现网络骂战、网络谣言、网络诈骗等有损道德甚至违法违规的现象。因而,如何对手机媒体文化进行引导和规范,提高用户的媒介素养,发展和谐、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手机媒体文化,应该成为手机媒体文化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三、结 语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手机媒介文化基于手机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机用户数量急剧增长,呈现出不可阻挡的狂欢化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的需要都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满足,同时也加速了信息流通,刺激了媒介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媒介文化形式。人们在享受手机媒介文化带来的优秀成果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传播过程中存在的弊病,如手机媒介把关人的缺失造成了信息混杂,手机媒介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媒介依存症”以及手机噪音、辐射等一系列问题。在利用的同时,如何减小甚至消除手机文化带来的不良后果,提高手机媒介受众的媒介素养,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致力研究的课题[6]。
参考文献:
[1] 夏光富,袁满.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J].新闻界,2007(8).
[2] 杨雅枭.手机文化的功能分析[D].辽宁大学,2013.
[3] 赵丹丹.手机媒体文化的特征和发展现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0(9).
[4] 李建秋.论手机文化的基本特征[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1).
[5] 谢丽.手机媒介大众传播功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6] 陈轶群.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介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
[责任编辑: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