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农信社改革,助推“四化”发展
2015-05-30张贵秋付爽
张贵秋 付爽
摘 要: 中央工作重心在逐渐向农村转移,农村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信社作为“农民自己的银行”具有网点优势、地域优势、人缘优势。农信社只有抓住市场机遇,主动进行改革才能适应市场要求。在农信社自身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助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补齐四化的“短腿”,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 农信社;改革;四化同步
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
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三大要素——资金、项目、劳动力,其中资金是经济发展的纽带。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原始积累即自有资金和外来借入资金,其中外来借入资金主要是来自正规金融机构和民间借贷。因此,作为资金融通的中介,正规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从理论依据分析,据指数平滑法中长期农村贷款需求量测算,2009-2020农村贷款需求量年均增长8.86%,年均贷款需求量达87149.82亿元,而农村贷款供给量年均增长8.16%,年均贷款供给量为40347.9亿元,农村贷款未满足率高达53%左右,这表明未来农村资金需求量巨大。农业现代化和传统农业不同,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作物生产和畜牧业养殖,应该包括一个个产业链,包括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深加工、销售等环节,这些环节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是未来农村发展的方向,农业现代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村离不开资金的支持,银行是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资金供给者,抓住市场机遇的银行也将会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大有所为。
二、农信社是农村金融的主体
纵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近几年发展迅速,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增量改革作用小于存量改革的效果。随着村镇银行大规模兴起,银行业门槛也在降低。这些希望通过增量改革以实现“汤水效应”、“鲶鱼效应”的设想效果并不明显。与之产生的风险却很巨大,不能排除一些村镇银行的设立有很大的投机心态;很多村镇银行规模小,风险承受能力差。中国近几十年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的改革是先增量改革,然后逐步推进存量改革。而对于农村金融确实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同步进行。2003年启动的十年农信社改革让我们看到农村金融的存量改革要先于增量改革。
未来农村将由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的同质化众多小农组成。这给农信社在农村的贷款品种设计降低了难度,农信社可以根据客户分类,设计出适合每个类型农户的信贷产品,这也有利于银行在贷款出问题时及时矫正。然而农村发展又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态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发展都显示出农村的活力。中小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中国每年75%新增就业量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未来中小企业也要转型,也要需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然而直接融资对于中小企业门槛较高,公司法规定,拟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拟发行企业债券的股份有限公司资产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这让中小企业不得不利用银行间接融资。基于信息优势,比较优势,中小企业资金主要依靠中小金融机构。因此,中小金融机构也必将成为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主体,农信社在农村的网点优势、地域优势、人缘优势让其成为农村金融的主体。
三、农信社还有改革发展的潜力
从农信社最初成立是由农民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入股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从农信社获得了贷款支持,农信社也因很多贷款户难以偿还贷款而经营困难。但总结过去,农民对农信社还是给予肯定的,恶意骗贷的农户还是占少数,大多农户在自身有保障的同时还是对农信社怀有感恩知心的。然而农民贷款依旧难、农村经济发展仍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难题,办法总会在困难后出现。农信社通过以下多方面的改革,不仅有利于农信社的发展,也可以推进中国“四化”发展。
1、贷款品种方案设计要因人而异
好的贷款品种应该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让农民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农村调研发现农户普遍反映一些创新型贷款品种农民给予排斥主要原因是贷款产品设计复杂化,让农户失去了信任。最为典型的某一贷款品种农民普遍反映贷款利息计算复杂,让农民摸不着头脑从而感觉十分不信任。一些贷款品种涉及主体较多,复杂难懂。对于贷款品种涉及主要有以下改进的建议。首先,贷款利息计算要简单、明了。农信社在计息方式上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计息周期上进行延长避免复杂难懂,使得农民产生误解。其次,信贷贷款品种要针对不同客户给予不同的贷款报告。在走访中发现在某分支机构宣传栏中某一种贷款品种的宣传手册足有十几页,里面更有一些专业术语晦涩难懂。在面对不同的群体设计的宣传手册要有针对性,让客户群易于理解和接受。
2、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降低经营成本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金融工具的缺乏和农业担保功能的不足是最根本的发展瓶颈。农业担保公司不断兴起,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 年底,全国各地共组建专业的农业担保机构200 多家,在不同地区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农业担保公司的主要涉及主体有政府部门、担保公司和与其合作的银行。农业担保公司充当媒介解决了贷款户没有抵押物的窘境,也转嫁了银行贷款的风险。农业担保公司的良好运营离不开银行的支持,农信社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是破解贷款难的关键。
3、鼓励分支机构创新,化解灵活性与风险性矛盾
农信社目前依旧是总分支机构的管理模式,总行给予支行行长一定额度的贷款审批权,超过一定额度要向总行申报。在当地有一些客户经营状况十分看好,然而由于总行的一些规章制度使得对于一些优质客户想贷而不能贷,或者是额度不足使得这些多年扶持优质客户不得不离开,这也让各分支机构的信贷人员倍感惋惜。这种分支机构灵活性与总行控制的风险性成了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
银行在进行信贷决策时要以申请人的信息为基础,傅勇的《比较优势/市场定位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将客户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易于编码量化和传递的“硬信息”,比如企业财务状况抵押资产价值信用级别等;另一类是难以证实!、表达和传递的“软信息”,例如企业主的素质、品格、技能等人格化特征。“软信息”除了通过办理企业存贷款结算和咨询业务而直接获取以外,还可以从企业的众多利益相关者以及企业所在的社区获得,但前提是与企业之间必须保持长期、密切而且多渠道的关系接触。在学术研究中, 依据“硬信息”而进行贷款决策的贷款被称为市场交易型贷款( Transactions-based Lending ),依据 “软信息”而进行贷款决策的贷款被称为关系型贷款( Relationship Lending )。在农村金融市场,主要的客户群多为具有“弱质性”的农户、农业加工厂、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面对这些客户,硬信息显然不奏效,只有依靠软信息判断。然而软信息判断准确程度取决有信贷员的很多主观因素,因此充足的优秀人才储备成了信用社降低风险、提高业绩的关键。优秀的人才是指有准确识别贷款客户软信息,敢于创新的能力的信贷人员。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已不再是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机构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加速期,未来发展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信社具有网点优势、地域优势、人缘优势。农信社经历了数年的改革实现了转亏为盈,内控机制逐步完善。在中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农村的大好形势下,农信社更应该抓住市场机遇,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探索农村市场,在给予农民贷款支持、给予农村建设资金支持、助推“四化”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课题组,建设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问题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6.210,213-214.
[2] 傅勇,比较优势、市场定位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战略研究[J].金融研究,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