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心得
2015-05-30温燕玲
温燕玲
今年,应学校安排我和两位同事去泉州听课。
这次听的课是华东六省一市的比赛课。它们有其精彩之处,也有其平凡之地。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精彩的。我想这次上课的主题应该是“问题式探究教学”,就是教师在充分理解教材和教材教学目标后,提出对本节课问题思考,进而围绕问题思考而进行的教学探究。
他们很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性,他们的课堂结束时都有课后思考留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孩子,它并不是平时我们接触的普通拓展题,而是一种知识的延续。它或许是通过下节课的学习就能轻松解答,也或许是要下个学期,下个年级甚至是更久的时间的学习才能解答。比如,有位老师在上“角的度量”时,设计了一个“变角、估角、验证角”的活动,如:90°变100°,变大还是变小,你认为有100°了就喊停,然后用量角器验证自己估的是否准。最后老师把角变成了一个平角,问这个角有多少度,还能变大吗?(能)老师就把平角中的一条边往下移变成。
课后思考:这个平角有变大吗?这个角应该怎么量?又比如有位老师上“认识米”的最后她是这样结束的:她回顾这节课学习的知识,孩子知道了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一组图片显示有小朋友在量数学书的厚度和量铁路,师就问,数学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应该用什么作单位呢?铁路的长应该又用什么作单位合适呢?“千米和毫米”的知识是要在三年级上学期才学的,可是却在这节课最后引出让学生去了解,去思考,甚至可以去研究。
其次是他们教学中注意的“知识生长点”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他们不只关注数学学科的知识经验和基础。有一节“容积和体积”的课,老师问,如果要测量像“土豆”这种不规则物体体积怎么办?学生马上就说到“量筒”,后面的怎么量学生也讲得特别清楚。老师在这个阶段并没有花什么时间,更没有准备量筒让学生去量,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容积和体积的不同。还有一节课“温度中的数学”里面有关温度计的认识和测量方法,老师也是一笔带过可学生却并没有什么疑惑。当时我觉得很奇怪,心想他应该事先在班上讲了,可是这不会影响他的得分吗?后来学生退场在后堂休息时我问了问孩子们才知道原来这些知识都在科学课上讲的。这些上课的老师应该也是做足了功课才能抓住孩子们在科学上的这个知识生长点,从而为课堂上的探究赢得了更多的时间。从这些课上孩子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们学校对于科学课的教学应该也是很认真,很到位的。
另外,他们的探究式教学和我们的也似乎不太一样。虽说我们也尝试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摸索,但我不知道是我们的教学比较滞后还是地域差别,是不是每个地方对于探究式教学的理解不一样,所以模式也会不一样。但我个人认为他们那种教学才是真正的在探究。首先,他们的导入特别简明扼要,基本是单刀直入,没有什么情景创设,个别人有情景创设也是非常贴切的,给人感觉就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他们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了“探究”上,他们对于课堂中的一个一个小知识点到知识体系的形成都是在探究中完成的,所以他们这部分花的时间都特别长,也基本没什么时间练习,有也是一些适当的穿插练习,课后思考什么的。对于我们平时教学中的什么基础练习,练习的梯度,拓展练习什么的就更没有了。我印象很深的还是“容积和体积”一课,他在探究完什么是物体的体积和容积后,为了让学生感受容积和体积有什么不一样,他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装箱子,箱壁加厚(里面加厚)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接着外面加厚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为什么?不过这也许是和每个地方的特殊性有关,毕竟他们的学校条件和家庭重视程度都和我们相差太多了。
最后,在听了一些特别精彩课后,我认为“说话”应该成为我们教师的一项能力去修炼。把“说话”在生活中锻炼,并形成一种你说话的风格,把这种语言风格变成课堂上的一种“艺术语言”继而让它成为教学的一种魅力。那些特级教师上课不仅孩子喜欢,就连我们听课的教师都觉得听他们的课都是一种享受。我觉得不仅是他们的那种教学模式,而是他们的语言内涵。他们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课堂中随处可见,如信手拈来,更给人一种诙谐而又大气的感觉。我想这种语言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生活中日积月累的逐渐形成的。又或是他们在生活中本就是如此幽默风趣之人,才能使得他的幽默风趣恰到好处,不矫揉造作,不低俗,使得他的这种语言风格和课堂浑然天成。
以上所说由于知识所限,所教学科的年段所限,也许会有一些出入或是不当之处,但都是我的真实感受。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