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引导——发现”模式在舞蹈教学中的思考

2015-05-30苏佳燕

艺术评鉴 2015年12期
关键词:舞蹈教学引导思考

苏佳燕

摘要:在新时期的课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丰富,更重要的是在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而且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去教,让学生更容易提起对学习的兴趣,更容易学到知识。本文通过对“引导——探究” 教学模式的描述,试析此种教学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新思考。

关键词:“引导——探究” 教学模式 舞蹈教学 思考

一、“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概述

中国的教育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同时,课程也随之有很大的改革和新的实施标准,对于老师们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舞蹈教学来说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要以“引导”为手段,以学生“发现”为目的,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引导——发现”教育模式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的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引导——发现”教育模式的方法就是让老师摆脱知识灌输者的身份,让他们以探索知识引导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教材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情景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发现、体验、探究、讨论新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引导——发现”模式的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的龙头部分。因为它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设置相关的悬念和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快速进入这个情境中。舞蹈课和一般的课程不一样,它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要很快地把舞蹈动作表演出来。

舞蹈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老师来说,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多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不能按照以往的“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无聊和枯燥。老师可以先给学生放一个相关教学内容视频,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简单的评价,并提出视频里面表演的成功之处,并鼓励学生也可以做得像视频里的孩子一样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的核心部分。针对一套舞蹈动作,要给学生自己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老师在做出标准示范之前,让他们想象一下该以何种姿势来表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表演出来,老师根据学生的动作要给予正面的评价,对于不好的地方进行善意的纠正,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挖掘学生的自信心。对于教学中比较难的问题,老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探究问题困难的根源,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让学生之间相互沟通。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并让他们产生创作的灵感。通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三)总结提高

总结提高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的升华部分。经历创作情境、探究学习环节,学生对教学的内容有了较全面的认知,接下来老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做一个总结,让他们对所学的并让学生谈谈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然后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对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奖励。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把舞蹈完整的动作编排出来,学生跳着自己编排的舞蹈,不仅易学易懂,更能把每一个动作把握得更准确。

(四)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中的再现部分。练习对舞蹈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的舞蹈动作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只是让学生学习一遍,他们能记住的东西就非常少。因此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方式练习,甚至可以结合组织学生分组表演的练习方式,来增强表演的趣味性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以及舞台感染力。

三、“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对当前舞蹈教育模式的新思考

以幼儿舞蹈教学为例,其目的不仅仅在于舞蹈知识、技能的传授,还在于促进其智力发展,拓展其艺术视野,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整体素质。幼儿舞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适当的加以技能传授以及必要的作品赏析。提高针对性、增强直观性、增加趣味性、融合情感性是教好幼儿舞蹈的有效策略。对于舞蹈来说,它是一门感情艺术。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能采用呆板的以模仿为主的教学方式,而应当集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于一身,然后采用灵活多变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老师的态度对于儿童有很深远的影响,要培养和儿童之间的感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投入充沛的感情。在眼神交流时,老师要有极佳的精神状态,并且附带亲切和鼓励性的目光;在语言交流时,老师要让自己有不错的亲和力,语言风格则是尽量做到生动活泼中夹带些许幽默。另外,幼儿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由于身体协调能力的不同,每个人学习的进度就会有所不同,有的学得快有的学得慢,有的动作做得标准有的动作不到位。对于学生的动作表现,老师不要把学生划分等级,也不要轻易的批判他们,这样会打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根据儿童的不同表现,给予不同的鼓励,要尊重他们的差异性,并且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和成功感,从而让儿童对舞蹈具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对学习舞蹈的向往和持久的学习动力。

四、结语

舞蹈老师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下使用口传身授式教学法将使这种教学法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同样对舞蹈老师自身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在备课时,教师将收集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来保证教学模式的正常运行;在教学中,灵活多变的互动方式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有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达到发现的目的,同样多变的互动方式将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让教师更好地讲授自己准备的知识甚至帮助他们临场用优于备课所选的教学方式来教学来提升授课效率;在课后,学生的积极反馈将更好地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从而推动他们更主动地完善其教学风格。当这种良性循环成形后,这种教学模式也必将备受关注甚至成为普适模式。

参考文献:

[1]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于平.舞蹈教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9,(04).

[3]刘荣蔚.浅谈舞蹈教学中教师如何搞好示范教学[J].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1).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舞蹈教学引导思考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浅谈舞蹈演员的舞台表现能力培养
民办应用型本科音乐表演专业舞蹈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大学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情感表现力的方法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