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火罐治疗脾虚泄泻临证举隅

2015-05-30胡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脾虚

胡波

【摘要】探讨平衡火罐治疗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评价平衡火罐治疗法在脾胃内科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此法具有疗效确切、迅速、无副作用、操作简便等优点。

【关键词】泄泻;脾虚;平衡火罐疗法

【中图分类号】R256.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3-0035-02

泄泻亦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古人将大便溏薄者称为“泄”,大便如水注者称为“泻”。《难经》有五泄之分,谓:“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汉唐方书多称“下利”,如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方”,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为“下利”,宋代以后统称“泄泻”。

1 病因病机

泄泻病变脏腑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脾虚泄泻是由脾气虚,或病后过服寒凉,或饮食失节,或劳倦伤脾引起的。脾虚泄泻的基本证候特征为身弱怯冷,面色萎黄,手足皆冷,四肢倦怠,不思饮食,时时泻薄,其脉多虚濡或沉缓。急性脾虚泄泻,因饮食不节,进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运化失常;或暑湿热邪,客于肠胃,脾虚受湿困,邪滞交阻,气机不利,肠胃运化及传导功能失常,以致清浊不分,水谷夹杂而下,发生泄泻。慢性泄泻,因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1]。

2 平衡火罐治疗法

平衡火罐以中医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用平衡理论为指导,在传统火罐疗法的基础上,以现代医学的神经反射为治疗途径,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为治疗核心;以不同的火罐手法为治疗手段。操作要点:①火罐选择:充分暴露治疗区域,根据患者不同体位、不同部位,选择不同的火罐,且留罐不宜超过5分钟,以免产生水泡;②部位选择:躯体为主,四肢为辅,胸、腹、盆腔器官的治疗,以背、腰、骶为主;前病以取后背为主(脊神经后根-华佗夹脊穴,膀胱经),根据疾病的发病阶段取位:急性病或慢性病急发期,取健侧;反之,慢性病或急性病的恢复期,取患侧;③补泻原则:揉罐时的方向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顺经络为补,逆经络或垂直为泻,轻手法为补,重手法为泻;④操作程序:背部:闪罐(3~6遍)—飞罐(布满乳液等介质)—行罐(3-6遍)—揉罐(1遍)—弹拨罐(1遍)—振罐(1遍)—留罐(少于5分钟);腹部:闪罐(3圈)—飞罐(布满乳液等介质)—行罐(1~2圈)—揉罐(1圈)—抖罐(1圈)—留罐少于5分钟或不留罐;⑤治疗禁忌:孕妇或75岁以上者,中、重度心脏病患者,有出血倾向和血液病患者,肿瘤、结核病患者,极度衰弱、醉洒、过度疲劳、过饥过饱过渴、情绪不稳者及皮肤失去弹性和皮肤过敏等的患者不宜拔罐。

3 典型案例

案例1:某患儿,6岁3个月,2014年8月20日就诊。该患儿于半月前,因过量饮食后,出现腹泻,日解10余次,呈稀水样,有酸臭味,曾服用思密达,大便一度好转,大便日2~3次,但近2日因饮食不节致前症复重,大便日8~10次不等,食后即便,入食量多则大便量亦多。大便呈水样,量较多,色淡无腥臭味。查:精神疲倦,面色略黄,皮肤弹性可,无明显脱水征。舌质淡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诊断为脾虚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予平衡火罐补法背部膀胱经及夹脊穴治疗1次,次日患儿大便次数明显减少,隔日行第2次治疗,患儿大便恢复正常,嘱其节制饮食,避风寒。

按:本病患儿最初为过食伤脾,本损其谷则可愈,然其于病愈之前未节饮食,致使脾胃功能进一步受损,以致患儿脾气日虚,久而不愈。故予以平衡火罐[2]背部治疗健脾化湿,助运化以止泻,并配合适度节食,则效。脾虚泄泻是儿科泄泻中最常见的证型。对于脾虚泄泻的中医治疗应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为法。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杂病谟》有:“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脾常不足”,常易为饮食所伤。督脉的功能以脏腑为基础,《素问·骨空论》记载督脉,“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肾相通,而得肾中命火温养”。“上贯心入喉”,与心相通,而得君火之助。督脉行身之背而主一身之阳,又得相火、命火、君火之助,故称“阳脉之海”。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至足,纵贯全身,五脏六腑的经气均输注于膀胱经上,具有调整全身气血运行的作用。通过督脉和膀胱经平衡火罐补法治疗,能调气血、健脾胃,则泄泻自愈。

案例2:某女,18岁,高三学生,2014年5月26日就诊。该患者因升学压力,长时间学习,休息甚少,思虑过度,1月前开始出现神疲倦怠,头昏寐差,身重胸满,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虽予多酶片及思密达口服等对症治疗,不效,病情反复。查体:神疲,面色萎黄,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余一般情况可。舌淡苔白脉细弱。诊断为脾虚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兼以疏肝理气。予平衡火罐膀胱经穴平补平泻法治疗,3日一次,嘱其注意休息,畅情志,适当运动,第2次治疗后,患者头昏、体倦、睡眠、泄泻等症有所缓解,经5次治疗后患者恢复正常。

按:《黄帝内经》中记载“思伤脾”。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泄泻》:“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认为除了外感邪气、饮食生冷、劳逸所伤外,情志失调亦可引起泄泻。《素问·宣明五气篇》:“脾主意”,意,即意念;是五脏精气所化生的情志活动之一,为脾所主。中医认为:“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为脾之志,思伤脾,思则气结。思虑过度不但耗伤心神,也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患者迫于升学压力,长时间学习,休息甚少,思虑过度,损伤脾胃,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虚失运,水湿阻于胃肠,不能制水,湿注肠道,水谷精华不能输布,谷滞为积,清阳之气不升反下陷,分利无权而水湿并入大肠,遂致体倦、泄泻、食欲不振、胸腹痞满等病症。《灵枢·经脉》:督脉与肝脉“会于巅”,得肝气以为用,肝藏血而寄相火,体阴而用阳;《素问·气交变大论》:“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王旭高医案·卷之三》所述:“夫肝胆属木而喜升达,寄根于土。”于督脉和膀胱经平衡火罐平补平泻治疗抑肝扶脾,能通经脉、平阴阳、和脏腑,脾土健旺,则效。

案例3:某男,67岁,退休工人,该患者因肢体偏瘫于2014年6月23日入院,对症治疗半月余,患者恢复尚可,一般情况良好。但患者逐渐出现食欲减退,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予思密达口服等对症治疗,疗效欠佳。舌淡胖苔白有齿印,脉濡滑。诊断为脾虚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兼以补肾阳。予平衡火罐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补法治疗,3日一次,嘱其注意营养,坚持活动运动,第2次治疗后,患者泄泻、不思饮食有所缓解,经4次治疗后痊愈。

按:《脾胃论·脾胃胜衰论》云:“形体劳役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患者年老体弱,大病体衰,脾胃虚弱,肾气不足,命门火衰,脾失温煦,运化失职,致水谷不化,而成泄泻。《景岳全书·杂病谟》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而阴寒独盛,故于子丑五更之后,阳气未复,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督脉为“阳脉之海”,调节阳经气血,总督一身之阳气,对全身阳经脉气具有统率、督促的作用;足太阳膀胱经从上到下贯通整个人体,体腔内的五脏六腑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脊背部的腧穴,受督脉经气的调控和支配[3]。中医学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通过平衡火罐针对督脉及膀胱经的补法刺激达到调理脏腑气血、温阳健脾、化湿助运、脾肾兼治的目的。

4 临床体会

平衡火罐治疗法是在火罐疗法的基础上,用平衡理论为指导的火罐治疗方法,通过罐口对局部穴位或神经的牵拉、温刮、挤压、弹拨等机械刺激和温热双重作用于局部的血管、神经、周围肌肉组织等,使脊髓或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转变为良性信息,传递到需治疗的各器官组织,使毛细血管扩张、组织间隙自溶、组织胺类物质释放,增加机体器官组织反应、自我调节、自我修复,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平衡火罐治疗法是一种操作简便、易于普及、无损伤、无副作用、疗效明确、患者易接受、既治病又防病的治疗方法。中医认为:火罐有温经散寒,舒经活血,祛风除湿,清热泻火,行气通络,消炎抑菌,退热止痛,平衡阴阳等功效。临床实践表明:平衡火罐针对各种因素所致的脾虚泄泻具有较好疗效,能起到调理脏腑气血、舒畅气机、温阳健脾、化湿助运、五脏兼治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245-253.

[2]邓春梅.整体护理观在平衡火罐操作中的运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856-7857.

[3]李鼎.经络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99-102.

(收稿日期:2015.08.25)

猜你喜欢

脾虚
自拟健脾除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汗疱疹疗效观察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刘万里治疗脾虚痰湿型功能性便秘伴无便意症经验及验案浅析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唐喜玉治疗肝郁脾虚型泄泻经验总结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
为什么那么多人“脾虚”
理中复元方结合针刺法治疗脾虚痰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