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德育,优化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2015-05-30郑青春
郑青春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展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阶段,教师应该认识到德育与综合实践教育的紧密联系,明确课程开展的方向,通过汲取生活养分、发挥师范价值、开展自主探究等多个措施,促进德育在综合实践中的全面融合。
一、汲取生活养分,尽显德育魅力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实践”,其本身就是基于生活领域的课程,即打破课堂围墙的拘束,将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以生活为资源进行课程教学还有利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因此,在开展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积极从生活中汲取养分,不能死板、僵硬地说教材、讲教材、做教材,应该加强对德育、教育、生活三者关系的有效疏通,提高对学生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大小事宜的利用水平,通过开展调查家乡历史、探寻名人趣事、开展社区活动等多种活动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服务精神、社会意识、爱国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
以《狼山自助游》的教学设计为例,贴近自然,有助于学生发现自然的魅力,从而产生一种热爱大好河山的爱国意识与主动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并在活动中提高其自理能力与互助能力。狼山是本地较为有名的自然资源,在设计综合实践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小组一起去游玩狼山,自己去安排行程、路线、经费、时间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制定详细的《旅行计划书》,并且鼓励学生在游玩后说出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这次贴近自然、贴近生活的自助旅游促使德育、生活以及综合实践课程得以完美的结合,为学生开展生活化的时间活动提供了有利的场所。
二、发挥师范价值,推行逐步感染
在小学综合实践的教学中,为了实现德育的目标,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的行为,为学生树立好扮演,从而发挥“师范”的正能量,给学生提供潜移默化的感染。教师的一言一行与仪表态度是一本动态化的书,有着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教师应该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为实践教学做好全面的准备,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程之中。另外,教师还需要采取灵活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环境的构建作为有效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感受到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愉悦性。最后,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为活动的开展与教学的进行指明方向,为学生排疑解惑,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对其行为态度进行有效的规范。
以《怎样和他人联系》的教学为例,本次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欣赏、学会表达为目标。虽然课程的开展为一时的,但是良好品质的影响却发挥了长期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就培养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注意交流的态度,为这次教学埋下良好的伏笔。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我和你》这首歌引入知识点,让学生认识到“联系”的重要性。而在模拟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从已设置好的具体情况来开展预演、练习活动,还可以进行自身的示范,让学生评价自己的态度、行为与语言,从而进行换位思考,避免在以后的交流沟通中出现失误。
三、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创造精神
创造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之一,也是融入德育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爱好、能力与需求,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相对而言,小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个人想法较为独特,教师应该把握这一特征,在综合实践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时间,充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
以《我的新发现》这一课程的开展为例,本次课程开展的目标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对比身边的事物,自主分析、交流这些新事物的优点、特征,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全面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不怕吃苦的探索精神与敢于发现的创造意识。虽然是开展自主学习的活动,但是教师依然需要做好引导,通过展示课件、建立QQ群来加强对课程开展的监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对比、分析、总结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为什么要制作这样的产品?”“这些产品有什么缺点?”“如果是你,会对产品做出哪些改进?”等问题让学生对分析进行汇总。教师对学生的这次活动进行了鼓励性的评价,肯定了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突破创新的重要性,实现综合实践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发挥自身的积极影响,通过充实综合实践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为这门课程的开展打下良好的根基,将其与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学生在思维、能力与品德上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