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管学与讲学
2015-05-30赵延红
赵延红
[摘 要]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有待转变,“重教(讲)轻管”、“管教(讲)不管学”,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认为只要讲过了学生就应该学会,把课堂变成“讲”堂而不是“学”堂,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被动学习。
[关键词]习惯 规则 威信 协调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107
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在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核心环节。教师如何把握课堂、灵活驾驭课堂,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应该看到:①仍有部分教师课堂教学观念有待转变,“重教(讲)轻管”、“管教(讲)不管学”,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教师认为只要讲过学生就应该学会,把课堂变成“讲”堂而不是“学”堂,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被动学习。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进度(速度)轻达成(养成)的情况,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有待加强。
一、制定课堂规则
课堂规则的制定一定要在开学头几周,因为这样对整个学期的教学成效有决定性的影响。任课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课堂规则的重要性。讨论的重点,应围绕学生遵守这些课堂规则得到的益处展开,例如,如果每个人都各行其是,课堂就会变得一片混乱,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制定的课堂规则应当少而精,避免那些不相关或不必要的规则,抓住最基本的东西。具体可行的措施有利于得到学生的认同、接纳、内化,并成为自觉的行为。
定出课堂规则后,下一步就是帮助学生要从始至终遵守这些规则,并不断重复强化。课堂规则不仅仅是要贴在墙上,更要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动中,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监控,一旦发现言行不一致,就要纠正。如果学生遵守课堂规则,我们可以给学生相应的奖励,如果违背规则或选择不当的行为方式,教师不但要指出来,还要制定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比如,让学生打扫教室、擦黑板等,既惩罚了学生,也算是义务劳动。学生为了避免受罚,会减少犯错的几率。实践表明,教师将平时的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而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认真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教学秩序混乱,同时在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对教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
二、树立教师威信
第一,要热爱你所从事的职业,关爱你的学生,教师要以呕心沥血育人为本,以安平乐道教书为根。第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待学生的态度要温和而不凶猛,让学生如坐春风,乐于受教,要言必行,行必果。在课堂中,要沉稳内敛,宽中有严,严中有爱,宽严相济,发自内心地接受每一位学生,以真诚的爱来影响他们,使他们时时刻刻感受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关怀和期望,也只有真心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烦恼问题。如:天气变化了,及时提醒学生增添衣服;学生不舒服了,义无反顾带学生去医院;哪个学生有情绪波动,及时找到他谈心,就是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来自教师的这份爱。引发学生愉快的情绪,形成一个良好的融洽气氛,促使学生进一步要求自己表现得更好,可见,同样的教学,其效果往往随教师威信的高低而有所变化,教师威信越高,管理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有威信,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教学管理,威信是第一步。
三、转变陈旧观念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民主课堂管理的人际基础。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尔逊说:“为了得到教师的爱,学生可以去做各种教师所喜爱的事,甚至去学习他最不感兴趣的科目。”在传统的过去,教师一直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地位,主宰一切、是学术的象征和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因而传统的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但随着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比过去强烈;随着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及科学化的今天,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早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原来那些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
所以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创建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人际关系,首要条件是教师必须转变想法,改除“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建立一种相互尊重、关心、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必须从关注少数出色的学生,转换到对每一个学生都关爱。“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地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总之,教师课堂管学是核心,“我的课堂我负责”。“管学”要贯穿始终,决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三分教七分管”,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是关键。三分教,重在教师转变观念;七分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课堂,即学堂,而非讲堂,让学生“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责任编辑 斯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