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05-30李志刚闫永强
李志刚 闫永强
[摘 要]通过分析当前农村德育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即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重视学校、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对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突出课堂教学在学生德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关键词]德育 现状 思考 家庭 资源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6-0100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而且加强学生道德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德育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尚存在很多须引起关注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德育工作的现状
1.家庭教育的“缺位”和“越位”造成学生思想的扭曲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对孩子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孩子的性格、道德品质、思想情操的形成等都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而现今,农村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大体上可以概括为“缺位”和“越位”两个方面。
所谓的“缺位”就是对孩子的放任自流、疏于管理。这种现象的形成,一是由于很多家长在外打工,无力对子女进行管理和教育,形成教育上的“空档”。一些孩子由于缺乏家长教育,跟着社会上一些不良青年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二是部分家长素质低下,不明事理,对孩子过分溺爱。
所谓“越位”,一是家长专制蛮横,当孩子出了问题,不问情由,不管对错,一味打骂体罚。二是家长觉着自己生在农村,苦了累了半辈子,不能再让孩子苦着累着,因而过分疼爱孩子,大小事情一概包办代替。这造成子女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2.农村不良社会风气对学生思想观念形成误导
当前农村由于环境闭塞,文化娱乐生活贫乏,聚众赌博 、抽烟喝酒之风盛行, 看风水等迷信活动层出不穷,村民为区区小事打群架、污言秽语骂街等现象屡见不鲜。这些恶习对尚处在成长期,思想认识不够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了恶劣影响。部分学生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有本事”“有意思”,从而主动模仿、学习。
3.应试教育的导向致使学生认识发生偏差
当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已失去了选拔人才的本意,反而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面影响。而影响最为严重的莫过于在校的学生,尤其是背负着改变家庭命运,期望跻身上层社会的农村学生。不少学生并不重视自己道德成长,而是“读死书”“抓考分”,认为只要成绩好,就能考上好的学校,就会有一个好的前途。于是学校出现了一批“两耳不闻他人事,一心只读理化书”的自私自利的学生。
4.教师工作方式的不当和德育形式的单一导致德育工作流于形式,甚至造成学生逆反心理
目前农村中学中,虽然也有德育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如班主任、政教员等,但他们大多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他们眼中只盯着考分,心里只装着智育,从而造成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而部分教师虽很重视德育,但工作无方法,教育无技巧,“管、卡、压”是他们的拿手戏,“打、骂、逼”是他们的看家宝,造成学生情绪对立,甚至酿成严重后果。
二、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应开辟新思路,实现新突破
1.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
针对目前家庭、学校教育各自为政,甚至相互矛盾的现状,我们应当建立学校、家庭联动机制,实现学校、家庭教育资源的整合。这种整合机制的建立,可以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定期举行家长会、教师家访等形式来进行。这种做法,其一,可以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信息之间的沟通,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其二,教师可以对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进行正确引导,并可及时督促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促使“缺位”的家庭教育“归位”。
2.重视学校、社会教育资源的整合,抵制歪风邪气对学生的影响
学校可以加强与乡镇、村委会、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的联系。将学校教育资源密集、教育活动易于开展等优势,与乡镇、村委会、派出所等单位社会威信高、道德教育可信度强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学校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邀请上述单位的工作人员到学校通过举办道德讲座、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形式开展教育活动。
同时,学校还应大力挖掘民间教育资源。目前,农村不良风气较为严重,导致参与者遭受损失。如相信迷信,被骗取钱财;痴迷赌博,闹得妻离子散;热衷斗殴,结果锒铛入狱等。学校可邀请受害人“现身说法”,使学生受到教育。
此外,农村中部分老人一身正气、品质高尚,在周边威信很高,受到学生和家长的尊崇。学校也可邀请他们对有不良思想倾向的学生进行教育。
3.教师应转变德育观念,提高对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教师应当认识到,如果不能培养数百万农村在校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今后中国农村的发展和繁荣将不可能实现。即使发展,即使繁荣,也只能是畸形的发展和繁荣。我们这些只重教书不重育人的教书匠也是失职的。因而抓紧德育、抓好德育,是摆在我们眼前的重要任务。广大教师应强化德育意识,抓好学生道德教育。
4.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寓教于乐”
正如前面所说,农村中学教师德育工作的僵化、空洞、不切实际,已严重影响到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而有必要大力倡导形式多样、切合学生实际、具有创造性的德育工作方式。
根据农村实际,笔者以为在德育工作中,教师眼光既要盯着校内,也应投向校外的广阔天地。
校内活动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我为集体做奉献”实践、“文明中学生”的评选、演讲比赛、道德问题校内辩论会、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形式来进行。
校外活动可采用以下形式:组织学生访问特困群众;帮劳力不足家庭义务劳动;搜集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民歌、民谚来教育学生。
5.突出课堂教学在德育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
思想政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应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精选案例,深入分析、诱导;以学生道德成长为回归,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法制观。
面对中国农村几百万迫切需要得到正确教育的中小学生,面对当前农村中学德育的新问题、新动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构建农村德育的新模式,实现农村德育的新突破,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文化和品德优良的人才。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