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内部环境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5-05-30李园
李园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准,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课程。该课程的实施效果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主要从学校内部环境解读影响其实施效果的因素。
关键词:内部环境 品德与社会 实施效果 影响因素
目前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研究颇多,其研究成果在丰富和发展课程教育思想的同时,也使小学生在德育知识方面的学习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体的课程实施效果依旧不容乐观,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单从学校内部环境(学校领导层面和任课教师层面)研究发现,此课程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课程管理体系不够健全、教师缺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综合研究、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比较差等存在一系列的校内影响因素。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此课程的实施效果,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
一、学校领导层面缺乏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
(一)课程实施方案缺乏研究
各学科的课程改革目标以及课程改革的要求都首先在学校实施方案这一层面得以体现。在德育新课程改革之后,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效果难以达到课程改革的目标以及要求,在已有课程现状研究中发现,到小升初这一年,部分学校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时分配很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并没有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学校也没有具体根据有关部门对品德与社会制定课程设计方案,未对品德与社会课程做出相应整体的计划。因此,缺少对课程实施方案的研究会成为影响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效果的因素。
(二)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
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师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制约和导向作用。在德育课程改革之后,学校在考核方式、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评估等这些相对基础性的工作未做详细部署,教学管理制度未能与课程改革相融合,致使新课程以达到优化。通过文献研究得出德育课程教师几乎未参加过与德育课程改革相关的学校教研活动有些甚至未参加过,因为学校从未组织有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研活动。同时,学校未能及时对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没有具体的实施策略,未能引导教师对其进行深刻的研究,从而逐渐淡化了教师们对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的意识。
(三)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缺少研究
学校未能真正将新课改对学生评价方式的要求应用于评价制度的建立,学校依旧用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方法仍然传统。未能对学生采用开放的评价方式,比如观察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作品评价等。未能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评价,比如对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以及课程实施和研究能力等多角度的评价。因此,学校在对学生和教师评价方面的传统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品德与社会課程的实施效果。
二、教师教学层面缺少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研究
(一)缺乏对教材的解读
首先,教师未能将以“育人为本”的基础教育和以“知识为本”的教育辨别清楚。其次,教师能否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能否理解各单元之间的联系都受到一定的质疑。好多老师对教材的内容相对熟悉,对上课内容也进行了一定的再创新,但他们未能将课程之间的连贯作用应用到位,他们只是在先熟悉本节课内容、对本节课进行精心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表演,这实际上只是单纯的在上课,未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最后,未能将实际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机整合。
(二)缺乏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素材性资源是目前教师能开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唯一资源,且开发不典型,将校内外资源以及人文资源进行整合的教师无几。比如,教师讲述的是“邻里之间”这一课,教师选用的资源都是反面案列,仅给孩子讲授邻里之间不和谐的事情。这样的资源运用应该是不符合教学主题,更谈不上典型的案列,不能根据主题挖掘周围的教育资源。因为没有挖掘合理的资源,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不能让孩子们知道邻里团结的重要性,反而使孩子们对周围的邻居处于一种警惕的心理。
(三)缺乏对课堂教学设计形式的研究
教师缺乏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课堂教学设计形式研究。品德与社会教学注重学生亲自去感受真实的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去内化知识。常用的品德教学设计形式主要包括创设情景——模拟表演式、参与实践——体验探究式、综合学习——合作讨论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式。其实,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也渗透了其中一些课堂教学设计形式,但是他们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层次性。
三、教师对教学对象缺少分析
(一)缺乏学情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情分析是对教学对象的深入了解,德育课程改革教学要求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来指导学生的生活实践。教师自身由于众多原因根本没时间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对象进行认真分析,对教学对象分析的具体内容和对教学对象分析的作用和意义没有一定的理解。没有对教学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教师之前的备课、到后来的讲课都是对自己一个人的表演。
(二)缺少对学生个体差异性的研究
人的身心发展除了某些共同规律之外,人们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依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个体的身心发展在各个方面的发展是有着某些共同的规律,恰是由于这些共同规律的存在,使得传统的教育教学一直制约着教育工作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就是根据身心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人们更多的提倡“因材施教”。而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依旧打着新课改的旗帜走自己的路,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缺少根本性的研究。
(三)缺少对学生生活地域特点的研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扩大的社会生活范围来设置课程内容,所以执教者应该将此课程教学与当地自身的地域特点相联系。比如在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中,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抗争史,各位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就应该合理的利用我们身边的地域特色,并非从学生们陌生的地区展开讲解,教师应该让学生亲自去参观革命旧址,使学生在亲自体验、亲自感受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品德与社会课程设置即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加强德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小学德育课程向整体性、综合化发展的需要,更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代的需要。因此,要进一步提升其实施效果,对其影响因素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赵同友.变异学习理论视角下《品德与社会》主题单元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19-27.
[2]刘旭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读本[M].兰州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