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对策分析
2015-05-30庞辉
庞辉
摘 要:中俄经贸合作在经历十多年发展后不断加快推广速度、扩大合作领域,两国在传统双边贸易基础上不断挖掘出更多合作潜力。中俄两国固有的合作基础比较牢固,虽然也面临着各种问题,但双方的发展前景仍然光明。本文介绍了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分析了双方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中俄经贸合作转型的发展提出了对策,以期为广大双边贸易参与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俄经贸合作;现实基础;发展对策
俄罗斯与中国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和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近年来的经贸合作一直呈献持续增长的态势。从1999年开始,中俄经贸连续八年保持正增长,年均增速高达28.6%。至2006年,中俄经贸总额达333.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14.7%。随着两国经贸合作的继续推进和不断深化,中俄在核能、航空、航天、能源、高科技等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也陆续展开,中国与俄罗斯的双边经贸活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快速发展。
一、中俄经贸合作的现实基础
(一)地缘优势基础。中俄两国有超过4300公里的共同边界,在经贸合作过程中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地缘优势基础。当前中俄边界上的过货口岸已有二十二个,通过这些口岸实现的双边贸易额已经占到两国整体双边贸易额的五分之一。两国边境贸易持续扩大和深入推进,边境毗邻的城市和地区已经成为双方发展贸易合作活动的桥头堡,对促进双方加快经贸合作、深化互利共赢、提高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政治关系基础。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经过十多年的共同发展,在两国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下,中俄政治关系在多层面均取得长足进展,目前已经建立了成熟、配套的双边谈判机制和两国关系发展条约。中俄两国政府高层的交往已经形成制度化、系统化,两国关系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融洽。在第二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十年”间,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框架下,中俄两国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精神,交替开展“国家年”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进两国在政治、经济、科技、人文等范围内的全面、务实合作。目前双方的“国家年”活动举办顺利、成果丰硕,为继续深入推进两国经贸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三)经济合作基础。随着中俄两国先后进入各自历史上重大转折期,经济发展都是未来一个很长时期内国家发展的首要任务。中国的发展能够为俄罗斯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和大量合作机会,俄罗斯的发展也可以为中国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机遇。2007年3月《中俄联合声明》在莫斯科签署,两国领导人表示“(两国在)机电产品贸易与高科技项目的合作生产领域有巨大发展潜力,应继续步调一致地共同发展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双边贸易合作质量与水平的提高。”
二、中俄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商品结构单一。中俄两国目前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与投资相对成熟,规模较大,但其他行业的投资规模和合作程度相对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双边贸易商品的结构比较单一。中国的经贸商品中劳动密集型比重过大,主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家电等日用消费品,而俄罗斯方面则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商品如燃料、金属(制品)、机械制造、运输、化工、贵金属(制品)、纸浆等。这种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经贸商品难以对双边贸易金额产生累加效果,两国贸易发展仍然停留在单纯依赖数量增长的较原始阶段。
(二)贸易规模较小。中俄经贸合作中的双向投资仍未形成大规模效应,一般性的经贸合作在贸易总额中的比例达60%,而双边贸易则仅约占20%,加工贸易最少,仅为12%。这种小规模的投资对双方贸易没有明显的提拉作用。虽然近年来两国持续开展了经济和技术等项目的使用,但总体而言仍然没有有效扩大规模,中俄经贸互补的优势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发挥。
(三)贸易结构不平衡。长期以来中俄经贸合作一直未能有效摆脱贸易结构不平衡的局面,中国对俄罗斯出口主要为劳动密集型和机电产品,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则主要依赖资源密集型产品。中俄经贸合作徘徊在原材料产品、初加工产品、低附加值产品等较原始、缺乏科技含量的产品范围内。这种落后的双边贸易状态对两国深化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战略协作伙伴进程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中俄双方经贸结构亟待优化,需要更深层次、高科技、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范畴的贸易合作。
三、中俄经贸合作转型的发展对策
(一)理念上转型。俄罗斯横跨欧亚两洲,习惯上却以欧洲国家自居,对于历史上饱受西方殖民侵略的亚洲国家带有轻视的心态,但西欧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熟与发达又使自身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俄罗斯不同程度带有自卑感。因此,西欧国家的产品在俄罗斯被认为是“优质、高档”的象征,而亚洲国家的产品则被作为廉价甚至粗制滥造的代表。俄罗斯人在与中国的贸易合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拼命压低价格、导致中国企业无利可图的情况。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又让俄罗斯人产生了“中国威胁”的观念,俄罗斯以“经济大国→政治大国→军事大国”的逻辑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担心中国有朝一日成为军事大国后会成为俄罗斯的巨大威胁,故在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中也掺杂了这样的偏见。
为促进中俄经贸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两国应尽快转变旧的思想理念,消除“中国威胁”在俄罗斯的影响,应该充分意识到中俄两国在新世纪都正处于快速崛起的状态。2004年普京访华期间,两国解决了东部边界遗留问题,并就双方移民问题达成了协议,明确了对俄劳务出口统一规划、集中管理的原则,纠正了以往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向俄罗斯输出劳动力比较随意和放任的现象,加强了对俄输出劳动力的监管力度。
(二)机制上转型。建立健全以WTO多边贸易规则为原则的中俄经贸合作机制,两国共同遵循“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自由贸易、公平竞争”诸原则,使WTO经贸原则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基准与标尺。同时,两国应在WTO多边贸易与中俄双边贸易的大框架下定期开展高层领导会晤,并充分发挥经贸、科技等分委会的作用。政府加强管理与监督职能,商会或行会等民间组织则发挥中介与沟通交流作用。两国应尽快打破旧的贸易壁垒、扫清双边合作障碍,全面整顿经贸秩序,解决贸易纠纷,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尽快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机制化,最大程度地推进中俄经贸合作全面、健康、顺利发展。
(三)环境上转型。适时加大政府宏观层面的调控管理力度,尽快消除俄罗斯方面长期以来存在的“灰色清关”的障碍,积极解决阻碍两国经贸合作的瓶颈问题,为两国合作创造良好和健康的经济与社会环境。中俄两国的海关应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在不违法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手续、缩短时间,可以试行“绿色通道”或“一站式”通关的新型海关通关措施。两国应加大打击非法和半非法贸易的力度,对双边贸易实行严格审核制度,净化、规范贸易环境,深化改革,促进利于双边贸易合作的专业化市场的建立健全。
结束语
中俄经贸合作一直以来就具备比较牢固的基础,两国应不断完善相关合作机制与体系,消除阻碍合作的因素,加快推进深度合作的步伐,促进两国在21世纪实现双边贸易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与崛起。(作者单位:沈阳大学经济学院)
辽宁省社科联基金项目:基于PLS下提升辽宁蔬菜出口竞争力对策研究(项目号:2015lslktzijjx-29)
参考文献:
[1] 田永祥.中俄关系的现状、特点及前景[J].俄罗斯研究,2007(03).
[2] 陆南泉.有利因素不断增加的中俄经贸关系[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3).
[3] 牛燕平.非经济因素对中俄经贸发展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7(03).
[4] 任贤慧.中俄经贸发展的状态分析及其对策[J].金融经济,2007(12).
[5] 于海生.21世纪中俄经贸关系面对的法律挑战[J].法学与实践,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