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略论

2015-05-30杨晴

创作与评论 2015年14期
关键词:民间舞蹈本体舞蹈

杨晴

中国古代著名学者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可见,在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舞蹈教学的普遍规律。“口传身授法”是它基本的教学法,它符合舞蹈的基本教学规律。而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门独特的学科,其教学法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它具有民族地域性、情感性、民间性、多样性、复杂性、时代性的特点,这决定了其教学方法不拘一格。因此,“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回归民间舞蹈本体”

教学方法创新迫在眉睫

在当今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课堂中,“口传身授法”成为了其主导的教学方式,即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将教学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对每一种民间舞蹈的认知和掌握都源于自己的老师。课堂中,教师通常以直接教授老一辈舞蹈艺术家整理出来的组合为主要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模仿动作的层面上,思维模式固定,缺乏能动性、自主性与创造性。周而复始,当学生为人师时,其思维必定也难以超脱。因此,我们必须对其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再者,就目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大部分对其自身的教学定位不够清晰,还没有形成与生源条件及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民间舞蹈教学模式,在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大都基本雷同于北京舞蹈学院这类培养高精尖舞蹈专业人才的学院模式。而这种教育教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相似性以及教育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的雷同性, 使教学失去了针对性,不能有的放矢,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故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对民间舞蹈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推动作用。

另外,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街舞、爵士舞、肚皮舞等外来舞蹈文化在我国盛行。这些舞蹈已经成为社会上各舞蹈培训机构以及一些学校外国代表性舞蹈课的必修科目之一。无疑,这些外来舞蹈的盛行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想要成为一门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群众当中普及开来,甚至于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必须要寻求开发、创新的新路。“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

理论研究形势所趋

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教学实践。从我国老一辈的舞蹈家戴爱莲、吴晓邦、盛婕、彭松、贾作光等先生以“口传身授”的方式向民间艺人学习到八十年代以许淑媖教授为首的舞蹈教育家们将“元素教学法”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以及马啸“单元式”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提出等,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教学法理论建设的步伐迟滞,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系统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理论体系。马跃教授说:“一代又一代舞蹈教师仍然在依靠经验、凭着感觉重复着‘手传心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而一批又一批青年舞蹈教师又总是在从头开始、从零探索前人的经验、自己的创造、那些窍门都随着那些前人,那些自己、那些同事的离去而离去,消失、蒸发在历史里。舞蹈学科基础技术理论建设的薄弱同舞蹈专业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形成了极为明显的反差。”

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概括阐述,以及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方法应用现状的思考两个方面,为“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关于“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研究方面,目前偶有提及,尚不系统。因此,“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具有创新性,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法的研究中填补一些空白。

三、“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的设想

多年来,中国高等院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其他学科相比略显滞后,从而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指导性作用,同时也波及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的规范和完善。“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不仅要从理论上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进行研究,而且要将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结合教学实践,运用理论指导教学。同时,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衔接问题。

“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可以通过研究 “回归民间舞蹈本体”的传承方式,从中研究创新的民间舞蹈教学方法。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着手,将其创新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为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作一点切实可行的工作,让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从而服务于实践。具体研究如下。

第一,研究“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对其实践研究有一定的成果,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而关于“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研究少之甚少。了解“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对其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奠定基础。

第二,研究“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要改变民间舞教学单一的“口传身授”教学方法应用现状就要懂得如何合理地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教学改革创新,对原生性舞蹈的传承方式进行“采风”,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的源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传统文化的新诠释并整合其传承方式,对民间舞蹈教学尤具指导意义。

第三,以民间舞蹈课堂为例进行个案研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将“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创新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通过对课堂教学、民间“采风”等各种外围资料的收集,结合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现存文本,突破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研究现状,丰富和深化其研究成果。最终以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方法理论为基础,对“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创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原生性的民间舞蹈,它是有“灵性”的。我们不能墨守成规地使用僵化的教学方法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活的灵魂”在传承中予以抹煞,进而失去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魅力,使得民间舞蹈传承成为一种刻板的训练模式。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者,我们应当“回归民间舞蹈本体”,探索民间舞蹈原生性的传承方式,并懂得如何科学地将其运用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去。作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育者必须“回归民间舞蹈本体”的传承方式,必须扎根于我们自己的民族民间舞蹈本体,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教育不是形而上学的教育,而是有根源追溯、有文化底蕴的教育;我们才不是技艺传承的工匠,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承者。

*本文系“2011年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YSIIJ15)、“2014年度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省级科研项目”(项目编号:XJK014CTW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

猜你喜欢

民间舞蹈本体舞蹈
Abstracts and Key Words
探析民间舞蹈传承的现状及发展
对姜夔自度曲音乐本体的现代解读
学舞蹈的男孩子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在高校舞蹈教育中如何传承民间舞蹈艺术
我和舞蹈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