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心理与感觉寻求
2015-05-30徐佳
徐佳
艺术即文艺,指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对艺术科学的研究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其中艺术心理学是艺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艺术心理学尝试研究人们在接受和创作艺术作品时的行为和体验,除了艺术,也包括日常的行为、工艺美术的工作、兴趣、动机、态度、以及绘画等方面。艺术心理学研究者特别习惯于研究绘画艺术 。除此之外,艺术心理学还关心音乐和文艺心理学,在经验性的心理学诞生之时,美术和艺术心理学的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在行为主义之后,艺术心理学走到了边缘状态,因为人们很难从中找出或提出合适的问题。
Freud进行了最早的艺术心理研究——关于Michelangelo的《Moses》和Leonardo da Vinci的 《Mona Lisa》的创造性研究。创造力在这个研究中被理解成为雕塑过程中的纯粹攻击能量或是对生活中缺失人物的补偿。Freud相信,米开朗基罗在他的《Moses》雕塑中解决了他内心对于攻击性的追求和控制的戏剧冲突,并且允许旁观者代理了这种超越原动力的控制感觉。他用超出个人的方式解决了自己的个人问题,而旁观者可以以肯定的或否定的方式参与其中,通过一个对自我的暂时的回忆,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一种精神上放松的过程。Niederland证明了“自恋性创伤(Narzisstischen Wunde)”的存在。许多的艺术家都有很深的自卑情结,他们往往通过制造美丽的事物而得到心理上的平衡。Freud认为艺术家追寻压抑的宣泄或者“力比多”的转移往往具有固着性,这方面他们同精神病人颇有相似之处。但是,在本质上他们又与精神病人有别。艺术中的形式只是隐秘个人性欲得以满足的过渡物,而形式之下或背后的内容才是真正使人得到快乐的情绪对象。任何形式的艺术作品中都渗透或掩饰着作者变了形的欲念,因而对艺术作品的符号加以解剖,最终都可以走进艺术家意识深层的内容。
弗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艺术的高创造性与心理健康总是有矛盾的。高玉祥在《健全人格及其塑造》中提到:“根据对艺术家的日常观察分析,对他们的人格特征有誉有毁。认为他们的人格特征和生活方式多采多姿、清洁高雅、内心生活丰富、精力旺盛对自己的创作锲而不舍,有不屈不挠的精神。但也有人认为他们行经怪癖,落落寡合,喜怒无常,不修边幅,焦虑,神经质,情绪不稳定……与心理失常的人相类似”同时又谈到:“对天才的艺术家之所以给人以病态的印象,许多人认为这是由于高创造者独立性甚强,敢说敢为,超尘脱俗,这常常引起他人的反感或排斥……”
突出的个人艺术家群体在精神病理学上高于平均水平已被证实。巴伦选择了56位作家和10位学生的研究发现,对于作品未成熟的写作生来说,写作也是一种自我治疗的过程(或手段)……写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社会所许可的发泄狂想的升华。Geoffrey I. Wills的研究发现,一些杰出的jazz音乐家的精神病理现象较明显,音乐家与其他创造性群体相似,创造性与感觉寻求有突出的相关。David Rawlings,Fionnuala Twomey,Elizabeth Burns,Sharon Morris研究了创造力和审美偏爱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感觉寻求、开放度和精神病人之间存在真实的联系,并且对复杂度的偏爱特别能体现创造力的性质。
从心理分析学派的理论基础出发,在艺术科学也在艺术心理学之中,收集了关于各种形式和创造性事物治疗功能的知识,由行为治疗的根源和精神病人热烈的艺术兴趣发展出了一种“艺术治疗”的方法。通过将艺术作品的构成元素看作梦,利用这些形象来理解无意识的内容。在现代艺术治疗里,艺术家在生活中获得的经验与专业的治疗知识相融合,通过图画语言的翻译,把艺术家的创造性传播到生活中的方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艺术治疗的方法目前已被国内医院的精神科所采用,治疗一般都是以个案的形式进行。弗洛依德的理论是对艺术行为最成功的解释之一,但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很难获得数据的支持,相关的实验研究非常少见。关于艺术治疗与精神健康之间的关系可以尝试通过对艺术的感觉寻求人格研究得到一定的印证。
在艺术心理学之中,音乐也受到了认知心理学、生物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相当大的注意,但是对于人们为什么喜欢音乐却知道的很少。很明显,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对某种类型音乐的偏爱。但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音乐偏爱?人们对特定类型的音乐有个体差异吗?有一些研究探讨了人格和音乐偏好之间的关系。Cattell相信,对特定音乐的偏爱揭示了被大多数人格忽视的隐藏人格方面的重要信息 。Cattell 和 Saunders 确定了12种音乐偏爱因素,并且认为每一个偏爱因素都是特殊人格特质的无意识反映。
Cattell 认为对音乐的偏爱是无意识的表现形式,但大多数的研究者却认为音乐偏爱更多是一种外在人格特质的表现,如感觉寻求就与对摇滚、重金属和朋克音乐的偏爱存在正相关而与轨道音乐和教堂音乐负相关,而外倾性和精神病则显示出对夸张的低音音乐的偏好,如Rap和舞曲。
近来理论的发展说明人们发现“美”的本质,除了用原始人类超过百万年的感官进化、知觉和认知的发展更适合解释以外,是不确定的。感觉具有适应的价值,经常成为美的首选因素。M. Zuckerman设想用问卷法测定“最佳刺激水平”的个体差异,并据以预测在感觉剥夺的情况下被试将做出什么反应。由此产生的感觉寻求量表是根据人类活动和态度上的刺激和觉醒表达需要发展而来。感觉寻求量表试图将社会需求因素最小化。Furnham等人的研究发现,在测查人们对艺术倾向性的选择中,使用范围具体些、有针对性的人格量表可以更好地测量人对某些特殊艺术形式的偏好。其中,感觉寻求量表比“大五”人格维度更能有效地反映这种变化;不同艺术倾向的人在感觉寻求量表上的差异比在大五人格维度的差异更大。感觉寻求量表因此成为测量艺术人格特征较有代表性的人格量表之一。有研究表明我国艺术家群体具有高于正常人的去抑制(表述的大多是追求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赌博、性等刺激活动)寻求水平,结果对Frued的艺术心理解释方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但是这一高水平与艺术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目前尚不明确。
感觉寻求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理论似乎与艺术有着较强烈的联系。发现频道曾出版的一集科学前沿中描述了感觉寻求与艺术之间的关系,认为艺术产生于感觉。众所周知,在艺术创作之中,感觉是艺术家强调的重点,艺术是充满感性和感情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情感的表达。艺术思维本质上应视为情感思维。从艺术起源看,艺术思维的发生是原始思维的混沌状态被打破,从而情感思维得以确立的结果;从艺术创造看,艺术思维活动也主要是一种情感活动。因此感觉寻求特征有可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艺术的特点。对艺术人群进行感觉寻求的研究,可以使人们从一个侧面理解艺术、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行为。感觉寻求是进行科学艺术心理研究的一条可取之路。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2011年度项目(项目编号:2011TJK06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 孙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