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评价改革

2015-05-30柳劲朱健

中国市场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课程评价创新型人才独立学院

柳劲 朱健

[摘 要]独立学院课程评价存在评价标准一元性、评价方式单一性、评价主体缺位性、评价内容单薄性等问题,直接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根据独立学院办学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系统地改革课程评价体系,从而培养出独具规格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课程评价;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5.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象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培养应用性创新人才成为独立学院追求的目标之一,但由独立学院创办时间短,办学经验相对不足,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较为缺乏。课程评价是一种以课程为对象,判断课程的价值、功能及其实现程度的一种活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认真研究和改革课程评价,以发现和解决课程评价中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学术界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一般从培养模式、培养机制等方面去探索,较少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探索。实际上,人才培养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实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所以,必须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去分析独立学院课程评价问题。

1 独立学院课程评价的现状及其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

当前独立学院在课程评价实践中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由于沿袭母体高校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给独立学院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造成以下方面的消极影响。

1.1 课堂评价标准的一元性

课程评价的唯一取向便是知识掌握的多少及其程度,對学生创新精神较为忽视。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考试一般是以大纲为基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教材知识掌握多少,而不是以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重点。学校或外界对于教师的课程评价也是以教师是否全面、系统地传授了本课程的知识体系,而忽视教师在学生能力形成和思维发展方面的作用。

1.2 课程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囿于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独立学院在课程评价方式上没有进行大胆创新,主要采用总结性评价,忽视发展性评价,通常用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情况,忽视学生的发展过程;在对教师的课程教学业绩评价时,也主要是运用结论性评价方式来衡量,忽视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授课表现。

1.3 课程评价主体的缺位性

独立学院是公办高校与社会力量联合举办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民”、“独”、“优”是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所在,多方联合办学要求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办学机制创新和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风格。但独立学院课程评价中,目前只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母体高校、社会投资方、用人单位和家长等利益主体很少或根本没有参与独立学院的课程评价中。这样既不利于课程评价的客观公正性,也不利于教师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还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

1.4 课程评价内容的单薄性

目前独立学院课程评价主要是从教师的备课上课情况、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很少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去考虑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也较少考虑课程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

2 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课程评价改革路径分析

为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必须进行课程评价改革,其基本路径如下。

2.1 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传统的课程评价通过量化的手段测量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这种的优势是可以直接把握课程教学和课程效果的关系,但这种课程评价,对课程的情境和课程外的经验不重视,实际上,许多知识和经验是很难通过量化的手段可以测量的,这种评价,排斥生命体验,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作为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创新型人才突出特征是思维的发散性,统一的评价标准会制约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必须建立多样化的质量评价标准。该标准不仅以知识量的掌握的多少为主要标准,还要看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观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评价情况,其有益的经验之一便是采用多样化的课程评价标准,实行开放式、多元性的课程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不在注重对知识量的掌握,更多在于对采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对学习、搜索到的信息和信息特征进行拓新处理的能力、信息搜索加工的能力、把握事物特征的能力、思维发散和思维收敛的能力。而且,多样化标准的倾向于现实、使用技术与规范的经验知识,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降低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知识量,提高了实践教学在评价标准中的地位,因此更有利于独立学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2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传统的课程评价,以教学管理者为主要的评价主体,忽视学生的评价。教学管理者作为主要的评价者,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一般比较注重外在指标的简单组合或既定目标的是否判断:是否完成了课时量?是否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计划?是否按照教学方案进行课堂教学?实际上,教学实施中会有因学生个性差异而导致的偶发性因素,还应有感性指标:学习者主体性满足的程度。而且,课程教学是非常复杂的活动,教师、学生、教材互相作用,学生的主体性必然影响到课程目标的实现。因此,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必须改变,在评价的主体上,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作用。

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主体可以有效防止传统评价的弊端,发挥课程评价分析、诊断、激励和导向等作用,调动不同的主体参加课程评价。独立学院的利益相关者,如投资方、母体高校、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用人单位、学生本人等主体都可以以不同方式参与独立学院的课程评价。不同的主体必然从不同视角去看待学生、帮助学生,必然有利于学生从多维视角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2.3 构建多类型的课程评价方式

创新型人才对记忆内容不太感兴趣,喜欢自己探索未知世界,思想观念不拘泥于书本,视野广阔,他们往往不在乎探索的结果,更在乎探索的过程。所以要改革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所以,在课程评价方式上,独立学院实现形成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相统一,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统一。首先,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统一的思维定势对待不同领域的课程。针对人才类型多元化的现实情况,要坚持发展的、多样的质量观。其次,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也是动静结合体,静者观其结果,动者跟随过程。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与评价手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质量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过程的质量。结论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以促进评价对象未来发展为目的,以“发展为本”的评价制度,其评价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处理都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的发展,使评价对象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最后,评价标准自身随人才培养理念更新变化。因为对人才培养有不同价值取向的国家、学校之间评价观迥异;不同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也影响评价标准,所以课程体系要切实按照国际范围内的现代化标准培养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时刻处于发展的状态,才能使学生充满活力和创造力。

2.4 创新课程评价内容

课程是知识选择、分配、传播和積累的过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养成的载体。课程本身的关键要素和重点环节主要包括:知识传授的主体、客体;知识内容的选择、处理;知识传授的组织形式、路径与方法。

知识传授的主体和客体上,要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的学生特质,考察课程是否将学生当做课程的主体。独立学院学生具有鲜明的特质。其优势表现在:①大部分学生为改变自己的三本“身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学习欲望;②大部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较强;③很多学生信息接收渠道比较多,见识比较广;④部分学生特长比较突出。其不足之处表现在:①整体的知识文化基础相对薄弱;②部分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③部分学生的学习方法不科学;④极少数学生缺乏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对自己的认识、定位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比较迷茫;⑤少数学生缺乏刻苦精神,没有很强的进取意识。所以在进行课程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独立学院学生这些方面特质,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独立学院在知识的选择和处理上,要突破传统的知识型课程教学,考察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处理上是否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发展,是否能培养学生动脑与动手的能力。因为创新素质高的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兴趣广泛,对创造有强烈的好奇心;目标专一,有毅力;独立性、自信性强,情感丰富;做事认真,爱钻研;思维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和灵活性;想象力极为丰富;喜欢用多种方式探讨复杂的事务。所以在评价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考察是否多选择了一些“怎么办”的知识,而不是强调是否传授了“是什么”、“为什么”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

在对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的评价上,要考察课程中教授是否采用了有利于发散性思维发展的多样化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和特殊的课程组织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跟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开设了大量的导论性研讨课程,在这种课程中运用了启发性、讨论性、互动性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所以,独立学院在课程评价中,应着重评价教师是否采用了启发性教学模式、讨论式教学模式、互动性教学模式、情境性教学模式和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否采用了激励法、设问法、类比法等教学方法;是否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考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是否确立了主体地位;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独立学院课程组织形式上的评价,要注重是否采用了综合性课程组织形式,从而突破传统的单科课程。单科课程讲究深刻性、专门性。如专业方向课程,就要主动结合就业市场,加强学科综合,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使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独特的创新与应用能力。所以,通过课程评价,鼓励广大教师大胆采用综合性教学组织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并鼓励广大教师采用小班教学、校外教学等多种组织形式,使学生将多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形成持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魏小林.后现代视野中的高校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7(7):91

[2][4]刘秋圃.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分析[J].探索与争鸣,2006(3):119.

[3]施方良.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2.

[4]张晓鹏.美国大学怎样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0(10):45.

猜你喜欢

课程评价创新型人才独立学院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