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学概论》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2015-05-30岑燕波
作者简介:岑燕波,女,汉,广东茂名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政治文化。
摘要:《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类、政治学类、公共管理类等多个本科专业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学生在学习中普遍存在困难,教师在教学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从而提高社会学概论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
关键词:社会学概论;学习困难;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103-02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1]
是社会学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由于社会学广泛的应用性和学科的规范性,经常面向公共管理、政治学、新闻传播、汉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开设。
“社会学概论”的主要的任务是介绍社会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视角与方法。非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学习“社会学概论”具有有助于个体掌握社会常识,以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思考社会生活,增进其行动的合理性,促进个体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意义。然而,对于非社会学专业的大学生,即使是最基本的社会学概念,仍显得比较抽象而难于理解,普遍存在着学习困难。
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困难
(一) 学生受应试思维影响,学习中缺乏学科意识
学生学习前对《社会学概论》缺乏基本的了解,部分学生把它看作是类似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的课程,乍一接触教材内容普遍觉得非常陌生与艰深。在学习思维上也沿用了以往的应试思维。最明显的表现是学生习惯在学习中追求一字不差的唯一标准答案,对教材介绍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定义,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无所适从。甚至要求老师提供练习册,通过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复习。这种应试思维严重影响了学生以学科意识来整体把握《社会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奠定社会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造成学习的困难。
(二)学生学习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存在困难。
《社会学学概论》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往往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同时,使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系统性较强,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学习理解抽象概念和理论会有一些困难和挑战。往往是名词听起来熟悉,但却不能准确表述与理解,如“社会、文化、群体、组织”等。对社会学学中的基础理论,特别是某一理论的不同流派与观点,如“社会化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等往往是似是而非,不知其所以然,更谈不上用其概念与理论分析现实社会问题。
(三)学生课外阅读社会学经典著作存在困难
阅读经典著作是人文社会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提倡学生不要囿于教材,要阅读经典著作。但社会学经典著作多数来源于西方学者,无论是内容体系,还是理论分析逻辑、抑或行文表述都令学生觉得艰涩难懂,难以坚持。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还有马列经典社会学原著等都不是大一新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单纯强调学生阅读经典著作,不仅无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反而加深了学生认为社会学学是一门枯燥、难懂的课程的刻板印象。[2]
(四)学生自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存在困难
《社会学概论》教材由于知识体系庞大丰富,囿于篇幅,往往限于简单介绍理论流派的主要观点,或是简单得出结论。表现为作者在论证观点时仅仅限于从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价值判断等传统的规范手段,缺乏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的介绍分析,未能够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变化。这样进行教学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获得的只是一些僵硬的概念、理论,没有领会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特性,不会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社会学概论》的教学建议
上述学生在学习社会学中存在的困难,既涉及到中国社会学研究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到社会学的教材建设的问题,但笔者主要就教学中应对学习困难的提出一些建议。主要是课程讲授中应凸显学科意识与学科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一) 教学体系安排应凸显学科体系的完整、独立,帮助学生建立学科意识
社会学的知识体系庞大丰富,《社会学概论》课程到底应该涵盖哪些基础性社会学知识?为使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社会学概论》的基本框架及其独立的学科地位,需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进而明确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2]而且这不仅仅是在导论课给学生作一次性的介绍,教师应在每一章节的课程讲授中起到串珠成宝的作用。
社会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三方面:一是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而是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是社会运行研究方法的内容。以这三方面为线,根据所选教材的分析框架及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需要精选教材内容,做到注重知识性,凸显常识性;注重系统性,凸显趣味性;注重专业性,凸显入门性;注重学术性,凸显社会性。(高校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理念探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系统把握社会学概论的课程内容,而不是通过“背多分”的应试方式来获得几个概念或理论观点。
(二) 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的介绍与分析
关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教材中的一章内容,但这远远不能让学生掌握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更不足以让学生自主运用这些学科方法去学习、研究。学者们的理论成果是通过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得出来的,教师进行理论分析也运用了一定的学科研究方法,但是,如果我们疏于介绍与分析方法的使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接受知识性内容为重,方法的学习与运用为轻。就如大厨端出美味佳肴,食客能品尝到食材,却不懂炮制方法。而师生之间的教学,不仅要授之以鱼,亦要授之以渔,因此强调理论教学过程注重学科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介绍与分析。如:在讲授“个体社会化理论”的内容时,需要对每一思想家的历史背景、思想家的经济地位、阶级地位及其研究过程、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不同理论观点的合理性、局限性进行辨证分析,作到有理有据、全面客观。[3]
(三)构建互动课堂,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
构建互动课堂的方式,已经有很多学者作了有益尝试,提出了“引导讨论”式、启发式、辩论式、师生角色互换式等等,这都值得我们在课堂中学习应用。值得重视的是,构建互动课堂不能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的生动性、有趣性,更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述议”能力,提高学生的明辨、批判和创新等思维水平。例如,在介绍了非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与马克思主义社会观之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社会的概念,可以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界定进行发言,讲出自己赞同或者反对的理由。在涉及到观点评价的讲述时,还可以让多个同学针对彼此的看法进行发言,以更深入明了观点的逻辑。“述议”能力的锻炼,能够培养学生在表达思想观点时拥有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有力的论据和明确的观点,这十分重要。“凭借这种思维,在了解必要的预备知识后,对于关乎国计民生的社会热点话题,就能够独立思考并得出正确结论;对于社会上的种种争论,也能够给予恰当评价。”[4]
(四)教师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与巩固,少不了课外学习的配合。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引导、推动学生的课外学习。
第一,推动主题阅读,夯实理论功底。
阅读是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理论思维能力的基本载体。针对学生阅读经典的困难,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少而精地选择一些经典的章节先教师导读再学生阅读,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学科发展前沿与中国社会发展热点、难点为依托,推荐学生阅读一些比较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还可以通过举办“社会问题我关注、“读书笔记大赛”等常规性的学生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交流、提高的平台。也可以以读书笔记、小论文等作为作业形式与学生考核方式之一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
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推进课外学习。
一是利用多种网络形式建立师生的课外互动。微博、微信、Q群等多种网络形式为师生课外的提问答疑、讨论交流、分享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关键是教师在网络交流平台中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除了答疑与分享资源,要善于抛出问题、引起讨论、适当总结,营造活跃、热闹的学习讨论、交流的氛围。
二是充分利用《 社会学概论 》精品课程 等教学网络资源 ,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参考书目和复习思考题等 ,补充和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参考资料。
三是利用政治学学术网站与名家博客等网络资源学生课外学习提供高质量的资源。如“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专题网 ” 、 “ 中国社会学网 ” 、 “ 社会学视野” 、 “ 中国农村研究网 ”、“共识网”、“爱思想” 等学术网站吸取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前沿动态信息等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让学生及时了解到学术界的新成果和新动向。一些学者、专家在自己博客中的精湛论述往往就是社会学中的理论难题与现实难题,可以从某种程度弥补教材未能够及时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能力。
三、结语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学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学习困难,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授课风格、所拥有的资源和学生的能力与专业要求不同,依据课程的内容多种方法组合运用,减少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间的差距,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杭生. 社会学概论新修.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013.4-4.
[2]史红斌.《社会学》课程在非社会学专业学生中的教学实效性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236):43-44
[3]王正文.运用实践教学法,提高社会学教学的实效性.[J].教育探索,2007,2(188):40-41
[4]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J].教育研究,2010,5(364):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