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移动PTN和中国联通IP-RAN网络建设的区别

2015-05-30刘彦军

中国新通信 2015年15期
关键词:网络建设

刘彦军

【摘要】 文章简述了PTN技术和IPRAN技术的原理及特点,分析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对分组传送网技术的不同选择和原因,以及两大运营商各自网络建设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PTN IP RAN 网络建设

一、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业务也加速IP化,点到点的现有城域承载网连接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多点到多点基于IP机制连接的分组传送成为传送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PTN技术和IP RAN技术作为新兴的分组传送业务平台应运而生,并迅速受到业界领先电信设备厂商的大力追捧。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根据基础网络的差异对分组承载网技术进行了不同的选择。

二、PTN、IP RAN技术原理及应用

2.1 PTN技术方案

PTN即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简称。就是通过分组实现传送单位,以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要业务,集合了IP、ATM、TDM业务等的一种先进的传送技术。

PTN最初采用了二层面向连接技术,基于这种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不仅使PTN具有了组播、统计复用等二层设备的功能,同时也具有了以太网端到端业务以及宽带规划功能等,在网络故障定位、业务传送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随着信息化发展,在业务需求的带动下,PTN逐渐向着三层功能方面发展,通过升级等手段,使PTN能够提供更加完善的L3处理功能。

2.2 IP RAN技术方案

IP RAN即IP无线接入网(radio acess network)简称。主要是针对于基站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和定置的设备解决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OAM仿真、保护等能力,IP RAN网络分层通常用为本地传输网三层结构。

三、PTN与IP RAN技术对比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接口方面,PTN技术以及IP RAN技术在本质上没有差别。2)在三层功能方面。PTN设备通过升级改造,能够满足L3VPN的相关需求,包括路由协议、IP寻址、报文处理等,提高了网络业务调度、处理能力,同时基于对下层L2传送通道的应用,增加了L3业务承载能力;IP RAN技术的三层网络功能,从第一层到第三层均支持内部IP报文处理,然而IP RAN技术对于报文处理的程序相对繁杂,在成本方面还有待商榷。3)QOS功能方面。PTN和IP RAN具有同等级的精细化QOS调制,在本质上并没有区别。4)在网络保护机制方面。PTN具有多重保护功能,包括SNC保护、段层保护、LSP层保护、PW层保护、物理层保护等;而IP RAN主要是利用VRRP、FRR、STP三层动态协议实施保护。对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IP RAN的保护收敛及恢复时间控制到电信级的需求下有一定困难。

四、中国移动的PTN技术建设

中国移动是三大运营商中3G部署规模最大、用户最多的运营商,这就造成了移动无线回传网分组具有更大的压力。作为移动市场的领先者,它有力倡导和推动了的PTN技术。2009年,其停止了MSTP网络的建设,以先行者的姿态择了PTN技术作为分组传送解决方案,让PTN移动回传在各种分组传送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经过几年来的多次集采,目前,PTN已经成为中国移动现网最为主要的网络架构,用于2G/3G/4G基站回传,承载着现有移动和集团业务、政企专线接入等核心业务和大客户业务等精品业务。除了在城域网部署外,中国移动在省际和省内干线上也引入大容量PTN设备,以实现多种业务的全程全网端到端承载。

随着移动宽带的快速发展、宽带升级战略、以及高带宽业务,如网络视频、P2P、云计算,不断兴起,中国移动对于PTN设备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保证下一代移动回传网络能完全满足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终用户对业务提出的各种要求。

五、中国联通的IP RAN技术建设

中国联通虽然用户量不及移动,但已有庞大的基础传输网络,且具有一大批专业的IP网络维护团队。另外面对巨大的扩容压力,对于一向勒緊裤腰带过日子的中国联通做到高效率、低成本的转化才能实现双赢。因此在技术选型上中国联通显得更为务实,它搁置了PTN和IP RAN的选型争议,仅以功能和性能而不是设备形态来选择设备。为了支撑联通3G精品网的承载,满足联通综合业务承载能力,联通在国内率先选择了全球主流承载标准IPRAN,并决定采用“L3+L2”模式,在原有城域网基础之上新建一张端到端的分组业务承载网。在分组网的核心层采用IP RAN,接入层设备对IP RAN、PTN不做限制,但所有设备均需支持IP\MPLS协议。IP RAN采用成熟的IP组网技术,同时吸取了传统传输网的管理理念,是实现移动与固定宽带业务统一承载的重要手段。综合承载是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IP RAN将成新一代无线承载网络。

六、总结

虽然发展之初PTN方案与IPRAN方案有各自的设定,但是发展至今两者已趋于一致,差别并不大。两种技术将长期共存,应根据不同场景进行选择。

猜你喜欢

网络建设
高校党建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创新探究
浅析高校影响力与其官网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路政案件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中的需求因素分析
浅析TD—LTE网络性能干扰因素及防治对策
云端资源网站在《交互媒体制作》项目化教学中的作用探讨
当前移动通信(4G)网络建设技术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校园植物科普教育及网络建设初探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研究
基于网络服务的大学生“帮帮搬”平台建设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