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特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5-30庹前进
庹前进
摘要:建立会员制共建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参与各方专业建设积极性;建立送教学进中职课堂、送资源给中职学生分享、送招生就业信息进中职校园;统一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统一制订专业建设规划,统一建立专业学习与管理信息平台,统一制订学分制管理制度的“三送四统一”共享机制。充分共享专业资源,实现中高职专业的整体优化升级。
关键词:焊接;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1.前言
高职和中职的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内涵之一,是技能型人才类型和层次结构科学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职、拉动中职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焊接特色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探索,勇于创新,建立了会员制的共建共享机制,充分调动了参与各方专业建设的积极性;同时,还建立了“三送四统一”的运行模式,充分共享专业资源,实现了中高职专业的整体优化升级,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2.建立“三送四统一”运行共享机制,实现中高职专业整体优化升级
(1)送教学进中职课堂。选派高职优秀老师到中职开展专业讲座、上一周专业课参与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中职学校专业课老师的教学水平。
(2)送资源给中职学生分享。精心挑选专业核心课程的优秀视频、课程项目、典型案例等优秀资源供中职学生分享,提高中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效果。
(3)送招生就业信息进中职校园。协助中职学校进行招生宣传、就业指导工作,发挥我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对接长沙经开区装备制造业职业岗位的特长,加强对中职学生就业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的宣传引导,促使中职学生提前进入职业准备阶段。
(4)统一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通过高职、中职机械制造大类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带头人的综合研究讨论、参与企业的指导、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审定,形成统一的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中高衔接人培养方案,作为指导参与方各自修订本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
(5)统一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参与方中高职各校的焊接技术类专业有着各自的专业特色和优势,在五年建设期里,专业建设规划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规划下进行,能更好地分配资源,更好地对接装备制造业技术标准。
(6)统一建立专业学习与管理信息平台。加强自主学习管理平台建设,建立衔接课程的空间课程、专业课程微课程和名师课堂、专递课堂、职业教育慕课,区院校企四方一起参与建设“机械制图”等五门核心课程。按照“人人参与、校校建设”的模式建设以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为主线的数字资源库。加强教务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实习管理和毕业生跟踪管理,通过网络管理平台,提升区院校企四方科学管理水平。
(7)统一制订学分制管理制度。建立学分制与弹性选课制,兼顾各类学习者的要求,设计中高职一体化的学分认可体系。对于中职高职统一课程与学分的转化标准,建立统一的必修与选修课程包,扩充选修课的范围,重视学生参与技能大赛、技术发明和创新创业获得的成果,并转化为相应学分。
3.完善“教师互派、定期研讨、常态沟通”的共培共享机制,建设焊接特色专业教师团队
建立中高职教师互聘互派制度。在专业建设委员的协调下,落实中高职院校之间教师、管理人员互聘互派,相互兼职运行机制。制订每学期不少于两次、区院校企四方参与的定期研讨活动,研讨主题至少包括:衔接课程内容、行业技术动态、专业技术难题解答和教学管理等,落实“定期研讨”运行机制。搭建沟通平台,把定期沟通与不定期沟通、专项沟通、管理沟通、教学沟通、领导沟通、教师沟通、学生沟通、家长沟通、区院校企四方沟通,落实“常态沟通”运行机制。
(1)组建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师大团队。以省级焊接专业教学团队为基础,从中职、高职、合作企业选拔100名骨干,组建成由专业带头人引领的优秀教师大团队。共同制定教学团队工作细则、管理制度,共同落实师资培训培养计划。
(2)实施中高职教师“五个一”制度。每年高职院校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试点中职,至少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和业务指导;每年中职教师至少到高职学院跟班学习一次;每位中职教师有一位高职教师一对一指导;教师团队中的兼职教师每年至少到试点中高职学校开展一次教学指导;每学期至少合作开展一次专题联合教研活动。
(3)落实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四个一”制度。每年教师团队中的中高职教师到企业实践一个月,参与一项工程项目,结对一位企业技术骨干,引入一项真实的课程项目,实现双师素质90%以上。
(4)完善中高职教师系统培养、分层培养的培训体系。针对中职教师液压技术、PLC技术的薄弱和高职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的情况,我院每年组织开展校本培训,确保每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培训30课时以上;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国内外培训进修等方式健全“合格教师一骨干教师一专业带头人一教学名师”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每年选送教师参加国内培训30人次,国外培训10人次,逐步达到人均每年3天次的外出培训目标。
4.根据岗位群需要设置实训项目,配置实训基地设施,形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备、工位充足校内外实训基地
基于省级焊接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进一步完善校内外专项实训基地建设,中高职学校要按照技能掌握等级序列和复杂程度要求,配置减速器拆装、测绘、加工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数控加工设备、机器人操控设备、智能制造设备操作运用与维护维修等实习实训设施。
重点整合“焊条电弧焊技术应用”等五门衔接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场地,进行设备添置与改造,确保五门核心衔接课程每一个教学项目、每一个教学任务都有技术先进、真实的教学载体。
按“识岗、仿岗、跟岗、顶岗”的实训体系要求,在校外新建实习实训基地,使基地总数达到45家以上,满足各层次教师培训和学生实习实训的需要。
5.共同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充分利用中高职院校技术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每年为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提供自动生产线系统升级改造、智能制造系统设计改造等技术服务两项以上,横向到账经费30万元以上。
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成立一个由中高职学校专业教师组成的服务团队,通过企业核心技术人员引领,积极投入湖南省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株潭试验区智能制造、互联网+等产学研活动,为本地区工业4.0在装备制造业中的启动作出贡献,引领产业的进步和发展。
6.结束语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朝向终身教育体系的完善与发展,而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如何根据中高职教育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未来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形成良性循环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