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定向大学生培养发展机制研究

2015-05-30王骥洲

求知导刊 2015年15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发展

王骥洲

摘要:西藏定向生制度作为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政策。西藏定向生总体发展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在重新解读西藏定向生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定向生培养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未来西藏定向生的培养发展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西藏定向;培养;发展;机制

西藏定向生,全称为“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大学生”,是指户籍在西藏以外的考生,入学时与西藏教育部门、招生高校签订三方协议,在大学就读期间由西藏政府出资培养,毕业后需按协议到西藏工作服务不少于五年时间。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西藏干部队伍、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1] 19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援藏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6号)精神,全国有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3所高校有资格招收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生,为西藏地区培养输送高级专门人才。

一、西藏定向生培养的现实意义

西藏定向生制度作为国家少数民族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制度。西藏定向生人数虽少,却是建设西藏艰苦地区,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力量,更是着眼未来的战略布局。加强对西藏定向生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培养教育,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促进西藏地区发展,缓和民族矛盾的重要举措。

二、西藏定向生培养发展工作面临的主要困境

1.成绩相对落后,抗挫能力较差

由于毕业后要到艰苦地区工作,西藏定向生在招录时,给予了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大部分西藏定向生是以“降分录取”的方式进入高校就读的。相对其他正常录取的学生,西藏定向生的学业基础较弱,导致在日后的大学学习中,成绩相对较差,排名相对靠后。另外,由于专业思想不稳定,部分西藏定向生对前途未来感到迷茫,造成学习缺乏动力,进一步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即便有一些同学想要奋发图强,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仍可能只取得班级中等偏后的成绩,由高中时期的“白天鹅”变成了大学里的“丑小鸭”,成为班级中“平凡”甚至“平庸”的一员,心理落差较大,导致自尊心受挫,部分西藏定向生逐渐从自信走向自卑,意志消沉,情绪低落,陷入心理困境。

2.身份认同不高,容易自我消沉

部分西藏定向生报考时对西藏定向协议的条款不甚了解,只是为了考上某所好学校而尝试报考西藏定向生,不少同学甚至怀着“先考进大学,再想办法转换专业”的心态。随着入学后对西藏定向协议条款的深入了解,发现不存在由“西藏定向生”转为“普通生”的可能性,无法转换身份,毕业后去西藏工作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由于转换身份期待落空,对于未来去西藏艰苦地区服务的心理准备不足,对西藏定向生的身份认同度不高等原因,西藏定向生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丧失拼搏进取的精神。

3.缺乏职业规划,未来感到迷茫

一些高校乃至社会对这一学生群体的关注度不够,未能开展合理有效的、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培养与指导。专门针对西藏定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学业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指导等工作的缺乏,造成这部分学生理想信念不够坚定,心理挫折承受力不高,对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困惑。而且,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大学生,在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之前,几乎都没有踏足过西藏的经历。西藏对他们来说只是存在于书本或网络上的地理名词。由于西藏定向生对西藏的不了解,造成了认识上的误区,将西藏的艰苦因素片面扩大化,导致对前途感到渺茫,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慌。

4.难适艰苦环境,人才流失较多

西藏定向生毕业后几乎都在高原艰苦地区工作,部分同学大学期间缺乏锻炼,身体素质不过关,无法适应高原艰苦环境,到达西藏工作一段时间后,以身体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为理由申请转岗。思想上,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奉献精神,不能安心在艰苦地区工作,工作一段时间后,想方设法调离西藏。政策上,西藏当地部分用人单位对西藏定向生的配套制度的不尽完善,没有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没有为他们开辟良好的发展通道,导致西藏定向生在单位无用武之地,虽然满怀报国热忱,却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于是产生抵触心理,希望早日离开西藏,另外寻找能充分发挥个人才干和体现个人价值的舞台。这些综合因素造成了西藏定向生人才流失率较高。

三、西藏定向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发展路径

1.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战略规划

西藏定向生虽然只占在校生的很少一部分,但却是服务西藏,建设西藏,发展西藏,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方针政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政治力量,招生高校应对这类学生群体高度重视。为做好西藏定向生的培养发展工作,建议招生高校应成立学校层面的“西藏定向生培养发展领导小组”,制订学校层面的《西藏定向生培养发展计划》,将西藏定向生的学业教育、党员发展、素质培养、毕业后帮扶等内容纳入学校总体战略部署,在人财物等各方面为西藏定向生培养发展工作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2.以党建为抓手,适度发展党员

为了使西藏定向生明确自己的使命与责任,纠正部分学生认为的毕业后就是去风景秀美的地区游山玩水的,而不是去条件艰苦地区吃苦奉献的错误思想。有关高校要培养西藏定向生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品格,培养他们战天斗地敢拼会赢的无畏精神,培养他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精神。可以考虑把符合入党条件的西藏定向生发展成为共产党员。彰显每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精神风貌。在他们入学到毕业的四年时间里,合理规划,重点培养,有计划、有步骤、有梯队地做好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培养教育工作。同时,以西藏定向生党支部和党员为核心,团结凝聚整个定向生群体,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整个西藏定向生群体,提升士气、振奋精神,塑造良好的精神面貌,培养奉献精神与崇高品格。要将党建工作贯穿西藏定向生培养发展工作的始终,使西藏定向生的政治培养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共同服务于西藏定向生人才发展总体战略。

3.强化学业帮扶,打造核心能力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也是西藏定向生塑造个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学习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是日后服务西藏,建设西藏的基础。一个学艺不精的西藏定向生毕业分配到了西藏,不仅不能服务当地老百姓,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失误,给当地少数民族老百姓留下不好的印象,甚至可能激发民族矛盾,造成负面政治影响。为对西藏定向生开展学业帮扶工作,可以在西藏定向生群体中组建学习小组,引导他们自助助人,可以引导成绩优秀的党员骨干学生与定向生结对子,对定向生开展“一对一”学业帮扶,也可以指定优秀辅导员和班主任担任定向生的学业指导老师,督促定向生的学习,并在专业上为他们答疑解惑。

4.组建学生社团,加强进藏实践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的自治组织,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组建和运作西藏定向生社团,有利于发挥西藏定向生的主体陛作用;有利于增强西藏定向生群体的凝聚力、向心力、荣誉感、自豪感,提高对定向生身份的认同度;有利于定向生骨干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藏族文化的传播和汉藏文化的交流。具体的做法可以是:在文化上,邀请具有援藏经历的干部教师举办西藏地理与人文讲座,介绍西藏的历史发展和风土人情,消除西藏定向生对西藏的陌生感和疑惑感;在社会实践上,社团利用暑假社会实践火热开展的契机,组织西藏定向生进藏开展社会实践,亲身体验西藏的风俗民情,考察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走访未来的就业单位,寻访毕业后入藏服务的优秀校友。通过走进西藏的亲身体验,让西藏定向生们深刻意识到,西藏这片热土,正是民风淳朴乡亲可爱,正是求贤若渴虚位以待,正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从而提升西藏定向生的身份认同,坚定进藏服务的理想信念。

5.做好心理辅导,提升心理品质

西藏地区生活环境艰苦,对西藏定向生来说,不仅需要有良好的体魄来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艰苦的生活环境,还要有开朗乐观的心态和积极顽强的韧性来支撑自己在西藏的工作生活。可以说,西藏定向生在读期间免不了要经历各种挑战和挫折,难免产生各种心理困扰,背负各种心理负担。帮助西藏定向生提升心理耐挫能力,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也是我们在定向生培养发展工作中的当务之急。舒缓心理压力,排遣负面情绪,纠正错误观念,调整郁闷心态,从而帮助西藏定向生心情愉悦地完成学业,满怀信心地迎接艰苦地区工作的挑战,积极乐观地迈向广阔天地的人生大舞台。

6.制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发展

职业生涯的发展关系到西藏定向生的切身利益。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西藏定向生在学校里就缺乏学习热情,到了工作岗位也无法沉下心,扎下根,安心工作,全心奉献。所以要加强对西藏定向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指导与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毕业后按协议包分配到西藏工作,避免了求职的烦恼与艰辛,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就不存在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问题。对西藏定向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第一,要为他们解读国家定向西藏就业的政策方针,明确责任与权利的界限,让他们明白权利与义务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可分割。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一定要履行义务。第二,指导西藏定向生制定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每个人的个性能力兴趣爱好不同,应该有不同的职业发展路径,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职业发展套路,应该量体裁衣,因材施教,个性化地制定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案。

总之,西藏定向生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发展良好。在个人、学校、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关注和扶持下,西藏定向生有能力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有能力将国家战略与个人发展相结合,从而撰写出西藏大建设大发展的辉煌篇章。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