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多学科融合的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

2015-05-30汤慧池

北方音乐 2015年17期
关键词:音乐学科学科融合

【摘要】随着创意经济的发展,市场产生了对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广泛需求。基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形成大多体现了多学科知识融合参与的这一规律,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应突破长久以来受价值观念、分科制度影响而形成的学科壁垒,使音乐学科能够积极地开展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通过案例说明、对比分析的方法,指出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必须理清几组关系结构即学科融合得以发生的基础条件、可能的路径等。

【关键词】学科融合;音乐学科;文化创意人才

“两弹一星”之父钱学森认为“人们的创造性成果往往出现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跨度越大,创新的程度也越大……”①。当传统的教育方法暴露出扼杀学生创造力的弊端,人们在不断的反思中寻求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时,学科融合日渐成为教育关注的对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学科体系的大学,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越来越趋向紧密,学科的融合也更容易发生。在此背景下,作为本身就是极富创造力的音乐学科,如果能够主动融入其他学科,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多学科的协作发展,无疑有助于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市场迫切呼唤音乐文化创意人才。世界各国经济结构中,随着创意经济②比重的逐渐加大,我国也将它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创意经济的发展自然促进了市场对创意产业的需求。与音乐产生关联的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就有多种形式。如,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结合,发展成音乐旅游文化产业;音乐文化融入动漫创作,成为动漫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等。这些与音乐文化相关的创意产业从创意形成之初到最后见诸于众需要调动多门类的知识來参与合作。换言之,它是包括音乐在内的多学科知识融合的产物。在市场产生了对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广泛需求的今天,我们不妨从学科融合的角度出发,来进一步探索有关人才培养方面的现实困境及发展途径。

一、存在于音乐学科边缘的主要现实障碍

音乐学科,是音乐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在音乐教育这个大系统里,音乐教育有可能指挥音乐学科朝着更加符合人性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健康前行,也可能因不科学的教育理念、教育客观环境的不足而导致发展的畸形或营养不良。就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发生交叉融合的现实环境而言,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障碍。其一是音乐教育价值观念左右下形成的学科壁垒。音乐教育的价值是什么?这实际是关涉学校音乐教育存在理由的问题。人们认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令人信服地阐明音乐教育的价值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使音乐教育获得多大的尊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价值取向的发展历史上各种价值理论层出不穷。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念,虽为不同时代的音乐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显示了它的弊端:抛开个体发展价值谈社会发展价值,社会凌驾于“人”之上;将音乐教育作为德育的工具或手段,使之成为学校教育中德育的“附庸”;将音乐教育作为智能训练的手段,使之成为学好其他学科的好“帮手”;强调音乐的本体价值即审美价值,对于它的非本体价值存在的合理性充满争议等等。这里,人们看到的“人与社会”是倒置的发展关系;人是割裂的人,而非“整体的人”;学科的存在价值非此即彼等现象。很显然,围绕着音乐学科产生的各价值观念的界限或障碍,即是存在于音乐学科内部的壁垒。这些壁垒存在的危害,正如人体之气与血不通达畅快就会显现出病态一样,它既难能使音乐学科真正的发展壮大,又束缚了人的发展。

其二是音乐学科分科制度形成的学科壁垒。学科的划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要打破它形成的思维定势并非容易之事。回顾自身专业学习的历程,各专业的同学之间平常很少开展合作。作曲的同学创作的作品往往止步于笔端或纸上,很少见诸于众;学习器乐的同学,往往习惯于突出各自的专业性,很少与器乐内部各分类以及声乐走到一起形成团体的合作。学科的分科制度,不仅使音乐内部各学科之间产生了界限,还使音乐与姊妹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中断。我国教育已经认识到各学科之间合作的必要性,但在行动上一时还难以破解长久以来形成的壁垒。

二、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理清学科融合发生的关系结构

学科的价值观及分科制度是横亘在学科之间的强大壁垒。了解问题的主要根源,有针对性地予以破解,是培养创意人才的必经之路。而破解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有几组关系结构值得研究。

(一)“分合”关系

音乐文化创意作品往往融入了多学科知识。当这些作品呈现于人前时,人们更多是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它们的。基于个体知识的局限,这个整体在人们面前多半会显得有些神秘,而神秘又使人产生距离感。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正需要打破这种距离感。打破距离感的最好办法是了解它形成的任何细节即这些作品需要哪些部门的合作才能创作而成。对于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而言,探索每一类创意活动的规律或程式应是入门的课程。就象一辆汽车,大多数的人们只需要学会驾驶技巧,如何使用它。即便出现了故障,也有专门的人员来处理。但对于制造汽车的人而言,就有必要懂得汽车的每一个组成部件。如果不懂得其中的规律或程式,汽车的生产便难以发生。因而,分解创意形成的必要知识,寻找每一个知识的耦合点,是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起点。其作用不仅在于认识多学科知识积累的必要性,还在于认识自身在知识链条中的作用。使创意发生时,能够从部分到整体,从微观到宏观全面地把握它。当人们熟知某一类创意发生的规律或程式时,认识学科之间合作的必要性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如果能够深谙规律,又能在行动上开展各学科之间的合作,分科制度带来的学科壁垒便自然而然被突破。

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左右了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来往。现在看来,人们可以摒弃那些片面的音乐教育价值观,追求一种既能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又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在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中,成就自我的一种价值观。而能够将这一切联合起来的关键词是“创造”。 一方面,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容易产生创新成果,而发展人的创造能力,有必要在多学科融合的状态下展开。另一方面,只有发展了人的创造能力,才能产生创意产品。有了创意产品才能形成创意产业,推动创意经济的发展,成就自我价值。

除了在各价值之间寻求“联合”,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它包括各学科专家之间的合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学校与政府的合作,人才培养的跨国界合作等。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理论上的研究远远地滞后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因而,需要整合多学科专家的智慧,开展音乐文化创意的理论建设。进一步,学生在书本上学习的、老师在理论上强调的文化创意知识都不过是“花拳绣腿”,要使学生能真正开展创意实践,产生创意成果,学校应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通过合作平台的建立,融合学界和业界的创新资源,在相互需要又相互给予的常态下各自发展壮大,推动创意成果的产生。可以说,开展多种合作关系的研究与实践,都有可能成为消解学科壁垒的发展之路。

(二)“内外”关系

无论是音乐旅游文化还是影视动漫、广告音乐文化,它们都有自身的文化艺术特性,而这些特性与它们根植的文化土壤莫不相关。因而,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是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养料,如,湖北随县挖掘出奇世旷古的编钟之后,人们利用它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出了全国闻名的“编钟之乡”。在编钟音乐的创作与表演方面,不断推陈出新,以丰富的节目形式亮相于海内外的观众。1997年香港回归晚会上,著名音乐人谭盾创作的大型交响乐《交响曲1997:天·地·人》被作为晚会的开场节目。庄严肃穆的时刻,编钟厚重绵长的音色,似在唤醒历史,也似在向世人发出警示。为香港回归祖国,奏响了民族之声。除了特定事件的特殊意义,编钟音乐的表演以及由编钟衍生的文化创意产品,不仅使我国的民族器乐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还促进了旅游经济的发展。试想,在编钟文化产业形成之前,如果没有艺术家、历史学家、青铜冶炼行业的专家等多方面的人才对編钟价值的认识,人们就不会和经济联通起来形成编钟文化产业。这里,包括政府官员在内的任何一个节点上的人都需要有对民族编钟艺术的认识素养。没有这种认识素养,民族艺术资源就不会被得以充分发挥成创意经济。

实际上,我国多民族的艺术都可以源源不断地为音乐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丰富的养料。只是它还没有实现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必须强化民族音乐艺术的内容。对民族音乐艺术的认识和了解也是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一个必备素养。因而,学科融合发生的关系结构中,“内外”关系中的“内”包含了多层的意义:重视民族内部文化,学习民族艺术的内容,使之成为一种内在素养。

民族的艺术文化是音乐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对世界上其他国家文化艺术的借鉴也必不可少,一些能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创意产品也主要来自这两种资源的融合。如,李安持导的电影《卧虎藏龙》配乐堪称中西音乐结合的典范。影片中俞秀莲与盗剑贼夜斗的场景没有以庞大的交响乐队来渲染战斗的激烈,而是运用中国的鼓乐,通过鼓点的节奏及速度的缓急,来烘托武林高手的对决。其音乐创作的手法,莫不体现了大道至简的中国文化精神。整个电影中,除了浓郁的东方色彩的音乐,西洋乐器大提琴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从电影开头大提琴的缓缓吟出,到结尾玉娇龙纵身跳下悬崖音乐的细缠幽绕,配乐深谙中国哲学中的动静之道,简单之道,使整个电影充满了英雄之大气。该影片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和最佳主题曲两项大奖,在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历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知识结构中,民族艺术及其他国家文化艺术知识的储备是学科融合得以发生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创意发生的机会就有可能随之减少。

(三)“个体与组织”关系

在分科制度面前,个体只能顺应组织创设的制度及环境而生长。不突破组织制度,依赖个人的力量来开展学科融合的教学及实践,很难成气候。促进音乐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实现大学音乐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同样也需要组织制度上的突破。在全国高校中,四川大学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该校的校长谢和平院士十分重视人文艺术的融合,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曾在多个场合下提到学科融合的重要意义以及关于学科融合的畅想。如,2012在中国综合大学艺术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中就提到了四川大学将打造全球第一个“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汇聚中心”。他的致辞较好地阐释了艺术的价值意义,同时清晰地展现了与艺术学科合作的构想。就谢和平院士所处的角色身份而言,他代表的既是一种个人力量,也是一种组织力量。往往这种具备双重力量的人才能够最快地消解分科制度带来的障碍。

突破分科制度的障碍,期待于大学组织的变革以及个体知识结构的改善。受传统的音乐学科培养模式的局限,音乐教育工作者中知识面宽而又懂得其它学科知识者甚少,而其他学科领域的专门人才能够擅长音乐等艺术的也只是为数较少的一部分人。音乐老师去找动漫创作的老师或文化创意产业的老师开展合作,很有可能因为没有共同的兴奋点而导致尴尬的出现。即便有共同兴奋点,如果双方寻找切入点的能力和意愿不够强的话,合作便难以实质性地展开。因而,促进音乐与其他学科融合,实现培养音乐创意人才培养的目标,从事各学科工作的个体素质结构的提升也很关键。

创意经济的发展呼唤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大学如何突破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开展音乐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有待于我们不懈地探索。

注释:

①钱学敏.《作为思想者的钱学森》[N].北京日报,2011年11月14日第19版.

②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在《创意经济》一书中认为“创意经济是由创意产品之间进行的交易”,而“创意产品来源于创意且具有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易奇志.开展跨界合作 发挥高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学术论坛[J].2012(1):215-218页.

[2]易晓明.创意经济的崛起与学校艺术教育的改革.社会科学战线[J].2012(9):207-212页.

[3]谢和平.浅谈人文艺术与科学——在2012中国·成都·综合大学艺术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上的致辞[EB/OL]. http://po.scu.edu.cn/new/detail.asp?id=1710.

[4]谢和平.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交叉融合与新跨越.2004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的演讲稿摘要[EB/OL]..http://www.edu.cn/gai_ge_365/20060323/t20060323_107519.shtml.

作者简介:汤慧池(1974—),女,湖南益阳人,博士,副教授,湖南商学院,研究方向:艺术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音乐学科学科融合
简析音乐学科与小学足球教学的整合
情商教育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师生互动实践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国培计划”音乐学科教师培训内容的优化
浅谈音乐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巧用课前10分钟,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